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浙江省文化廳在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2-09-28 09:18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09-28

浙江省在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的過程中,把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關注文化民生實現文化惠民的重要舉措,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省文化廳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作為推動我省文化工作的重要載體,作為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有力抓手,激勵地方政府重視文化工作,實現文化擔當

一、加強指導,上下合力,努力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從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啟動開始,浙江省文化廳高度重視,扎實推動每一項工作。

1.認真研討申報材料

為了充分做好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的申報工作,浙江省文化廳在2011年2月召開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申報材料審核專題會議。組織專家聽取各地申報工作情況匯報,認真審核申報材料。通過專家的點評,不隻是申報材料在文字表述上進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各申報單位在提煉經驗、查找問題、制定規劃、開展制度設計研究上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了。為接下來的創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精心指導創建工作

在鄞州區列入首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後,浙江省文化廳迅速組織在鄞州區召開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專家座談會,邀請國家有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與會,對鄞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進行具體指導,明確創建的目標和任務,為鄞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提供思路,指明方向。

3.建立督導檢查制度

為了有效推進示范區創建工作,浙江省文化廳建立了督導檢查制度,定期聽取鄞州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督促鄞州區按時保質完成文化部交付的關於示范區建設的各項任務。文化廳還指定專人負責聯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

今年3月,文化部督查組來浙江省進行了中期驗收,鄞州區在25個重點指標中,23個中期進度評定為優,1個為良,1個為中,督查項目和指標的優良率為96%。

同時,浙江省文化廳也組織了兩個督查組,通過聽取匯報、查看資料、實地考察、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分別對我省嘉興市、蒼南縣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進行了督查。

二、明確目標,強化考核,積極打造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工作是浙江省文化廳、財政廳“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去年10月,浙江省在嘉興平湖市召開了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評審會,對申報單位和項目進行了嚴格的評審。經過專家評議、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省財政廳審核,確定首批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7個、示范項目10個。“十二五”期間,浙江省擬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10個、示范項目20個。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示范項目創建周期為2年。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發揮典型的示范、影響和帶動作用,充分調動地方人民政府的積極性,更好地研究解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持續發展。

在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方面,浙江省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成立專門性的創建工作領導機構

創建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創建示范區成立由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發改、財政、人事、編制、文化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明確職責,落實分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工作組若干。領導小組實行定期例會制度和重大事項會商制度,專題研究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各項工作,並形成會議紀要備查,這也是示范區驗收的重要材料。

專門性的創建工作領導機構的設立,有利於在創建中給予項目、資金上的支持,切實加強資金項目的整合、文化資源的整合、服務的整合和行政管理資源的整合,在文化建設中實現共建共享、優勢互補,合力推進效益最大化。

2.制訂切實可行的創建規劃和實施方案

各縣(市、區)根據創建標准,結合本縣(市、區)的具體情況,制訂示范區創建規劃以及實施方案。示范區創建規劃,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發布,上報省文化廳。

3.建立健全創建工作目標責任制

各創建單位對創建目標責任進行分解,落實到具體的單位和個人,確保創建目標按時按質實現。各市文廣新局負責成立督查組,定期對本市創建單位進行督查。各創建示范區成立由督查室、人大、政協、監察局、審計局等部門組成的督查組,負責對本縣(市、區)各部門落實創建工作情況進行督查、通報,對落實不到位、工作不力的進行問責。各創建示范區至少每半年向省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一次自查報告。省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年組織督查組赴各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所在地開展1-2次督導工作。督導檢查情況以書面反饋的形式通報當地人民政府。

4.確保創建工作專項資金投入

省文化廳要求各創建單位努力增加投入,改進投入方式,形成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各地對照示范區創建標准,逐項落實資金,特別是與創建標准差距較大的,必須千方百計保障投入,保證示范區建設的資金需要。

5.切實加大創建工作宣傳力度

省文化廳要求各創建單位組織開展特色鮮明的主題宣傳活動,推出一批生動鮮活的深度報道,大力宣傳示范區、示范項目創建的好做法、好經驗。同時也可以在主要的社區、街道、道路等顯著位置以標語、報欄等不同方式進行宣傳,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要大力宣傳各地的文化品牌、文化人才、文化形象,宣傳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所創造的優秀成果,營造重文化、抓文化、興文化的濃厚氛圍,把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示范項目建設的要求和標准上來,強化地方文化意識,提升地方文化品位。

各創建示范區每月報送一次工作動態,每季度報送一次深度工作進展情況、制度設計研究進展情況和階段性創建成果。

6.建立聯絡員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

為加強工作聯系,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確定一位聯絡員,原則上由當地文廣新局分管副局長擔任,其主要職責是負責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工作銜接與信息溝通,協調落實有關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具體工作事宜。每半年召開一次聯絡員工作會議,由省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排。另外建立示范區創建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創建示范區工作會議,由各創建示范區輪流舉辦。

7.積極推進其他縣(市、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浙江省在努力開展國家級、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同時,以創建文化先進縣為抓手,積極推進其他縣(市、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縣、鄉、村、戶四級層面,設計示范載體:縣級層面有“省級文化先進縣”(總量佔全省縣(市、區)總數的49%)﹔鄉鎮層面有“文化強鎮”與“東海文化明珠”(2010年之前評選“浙江東海文化明珠”,“十二五”開始評選“文化強鎮”, 總量達全省鄉鎮(街道)總數的36%)﹔行政村(社區)層面有“省級文化示范村(社區)”(全省總526個)﹔農戶級層面有“浙江省農村文化示范戶”(全省總1萬戶)。

三、總結經驗,探索路徑,深入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

創建示范區所擔負的一項重要責任就是要為同類型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示范區應該在公共文化服務的管理體制、機制、組織保障等方面具有先進性、示范性。創建示范區必須根據實際,認真開展制度設計研究,有針對性地和創造性地研究解決當前制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通過制度設計、實踐探索和理論提升,形成可供推廣的經驗。制度設計研究服務於示范區創建,與示范區創建緊密結合。浙江省在推進制度設計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 領導高度重視

浙江省政府及文化廳領導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課題研究工作高度重視,2010年12月9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度設計研究工作會議在寧波市鄞州區隆重召開,這標志著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度設計研究工作全面啟動。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鄭繼偉、文化廳廳長楊建新出席會議並做了重要講話。鄭繼偉副省長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作為他2011年度重點調研課題,省政府副秘書長馬林雲多次召集會議,專門聽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省文化廳專門發文成立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度設計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組。浙江省各級領導對制度設計課題研究的重視,有效地推進了課題的研究。

2. 明確研究思路

為了理清思路,明確方向,2011年4月28至29日,浙江省文化廳在杭州市召開了為期兩天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課題研究思路討論會,對每一個子課題的研究思路進行集中討論。專家們對子課題研究思路逐一進行了點評,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地指導意見。

3. 建立研究基地

浙江省確定了20個子課題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的課題研究范圍,由各地市文廣新局承擔課題研究任務。省文化廳給每個子課題安排了省級專家進行具體指導,落實了所有子課題的研究經費。省文化廳在杭州師范大學設立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研究中心”,在浙江藝術研究院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研究所。形成了文化廳領導、地市文廣新局、專家學者參與指導與研究的良好工作機制。

4. 加強監督檢查

為了督查課題研究進展情況,2011年10月,浙江省文化廳在嘉興平湖市召開了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課題中期檢查會議。各子課題提交了前期研究成果,並向專家組匯報了課題研究進展情況,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對每一個子課題的前期研究都進行了點評,提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指導意見。

5. 提升研究成果

今年8月,各子課題根據進度安排,分別召開了初評會,9月省廳將組織專家進行終審答辯,對各課題逐個進行分析討論,確保各子課題的質量。浙江省文化廳將對各子課題提交的前期成果,進行梳理、提煉、篩選草擬《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提交省政府,希望由省政府出台。

6.強化指導實踐

浙江省文化廳努力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與國家和省級示范區、示范項目的創建相結合,以期制度設計研究真正能指導實踐,同時示范區、示范項目的創建,能提煉研究成果,真正體現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省文化廳要求各課題結題要在前期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制定與課題配套的相關政策措施,指導、推動文化工作的開展。

四、創新機制,謀劃長遠,整體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浙江省在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及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過程中,不斷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體制機制創新。

1.考評機制的創新

2011年,浙江省文化廳出台《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績效挂鉤獎勵資金考核細則》。從“十二五”開始,每年對全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進行量化考核,並根據考核結果,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2009年,對全省150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開展了第四次評估定級,共評出特級站157個、一級站270個、二級站248個、三級站222個,定級文化站約佔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總數的60%。今年新一輪的評估定級即將展開。 

2.服務機制的創新

●建立全省圖書館四大聯盟:鞏固浙江省公共圖書館講座、展覽、信息聯盟,提升全省公共圖書館讀者活動和信息服務水平。啟動浙江省公共圖書館雲服務平台(網絡技術聯盟)建設,創立全省公共圖書館一體化業務合作系統,在2012年首先完成和推出講座、信息雲服務。

●推廣“文化走親”活動:浙江省推行了以文藝演出和特色文化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文化走親”活動,通過各市、縣(市、區)對本區域的文化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提煉,自行組織品牌節目、代表人物到其他相鄰或相近的市、縣(市、區)開展文化交流,創新“種文化”載體,有效發揮基層文藝骨干主力軍的作用,促進了市際、縣際、鎮際的文化交流與合作。2011年,全省累計組織“文化走親”活動913場。

●推行公共文化“菜單式”服務:面對多變多樣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需求,通過政府採購、項目補貼、定向補助等形式,積極探索“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買服務”的公共文化市場化運作模式,面向全國公開招標公共文化服務產品,通過競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檔次,制定公共文化服務菜單,讓老百姓自主“點菜”,享受文化大餐。

●加強公共文化產品配送:省政府連續6年把送文化下鄉活動列為“為民服務十件實事”之一,重點組織開展了 萬場電影進農村、萬場演出到基層、200萬冊圖書送鄉鎮活動。為全省所有欠發達縣(市、區)和部分中等發達地區配送流動舞台表演車和多功能圖書流動車,並持續實施了電影“2131工程”。“十一五”期間,全省年均送演出下鄉1.5萬場、圖書200萬冊,電影22萬場,實現了全省農村中心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2012年度全省擬轉移支付送書下鄉專項補助資金1174.25萬元

●實施“文化低保”工程:完善“文化低保”專項資金申報評審辦法,開設網上申報渠道,面向全社會公開招集項目,支持個人、團體、社會組織等從事面向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提高“文化低保”專項資金使用的透明度,擴大影響力。從2008年開始,省財政每年安排600萬元的困難群眾文化活動經費,重點加強對農村貧困人員、老年人、外來務工人員、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十二五”期間每年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對全省“文化低保”項目進行補助。

如余姚市從2008年開始每年撥款400萬元實施“文化低保”工程,制作了4萬張“陽光文化愛心卡”和“陽光文化共享卡”,下發給全市8000多戶低保戶和“新余姚人”,用以文化刷卡消費。

3.活動機制的創新

近年來通過探索群眾文化活動新理念、新機制、新樣式和新服務,不斷適應新形勢的挑戰,形成了以群眾為主體的文化活動機制,並積極在全省進行推廣,例如:

●推廣群眾為主體的文化活動:舟山市定海區“唱響定海”群眾文化活動凸顯全民草根特色,群眾參與率高﹔強化互動公益氛圍,社會反響好﹔呼應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影響力大。形成了“唱響定海”大型群眾文化活動新機制。今年5月,我廳召開了群眾文化活動機制建設現場會,予以推廣。

●宣傳“文化有約”服務方式:嘉興市啟動了以“共享和均等”為理念,以“資訊便捷、雙向互動和零距離參與”為目標的“文化有約”項目及數字化互動平台建設。我廳在各類會議和媒體上予以宣傳推廣。

●推進特色文化廣場建設:麗水市蓮都區近年來建立的“十分鐘文體圈”,“天天樂”文體廣場以“沒有圍牆的百姓文體樂園”為主題,通過群眾參與、自發組織和自我管理,極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體育生活,更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感受生活、享受快樂的平台,有效提升群眾文體活動檔次,同時也加強和創新了社會管理,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該項目被評為省級公共文化示范項目,在全省予以推廣。

4.人才培訓機制的創新

近年來,浙江省文化廳對全省從事文化、藝術領域的骨干和全省鄉鎮文化員、村級文化管理員進行了分層次培訓。“十一五”以來,每年安排培訓專項經費500萬元。採取對點培訓、異地培訓、分類培訓等方式,組織培訓圖書館長、文化館長、鄉鎮文化站長、鄉鎮文化員每年600名以上。據統計,2011年省、市、縣三級文化部門共培訓基層文化干部和農民文藝骨干21萬名。

浙江省以3萬余支文體團隊、50余萬名業余文藝骨干為基礎,整合力量組建了一支覆蓋老、中、青各個年齡層次的文化志願者隊伍。將文化志願者的培訓工作納入農村文化隊伍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范圍,不斷提高文化志願者的服務水平。文化志願者隊伍緊緊依托各類大型文化活動和各級文化陣地,積極開展文化志願服務,已成為促進文化繁榮,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生力量。

今年,成立了浙江省文化志願者聯合會,建立浙疆藏三地文化交流新機制,與新疆、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對接,開展“文化志願者邊疆行大講堂”、“文化志願者邊疆行大展台”活動,並邀請西藏地區文化骨干來浙江挂職鍛煉。

5.工作機制的創新

●建立“全省公共文化動態填報系統”:為了摸清家底、科學決策,更准確地掌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數據,2009年開始,省文化廳自行設計制作了省、市、縣三級公共文化數據動態填報系統。以縣級文化部門為基本單位,通過網上填報各類公共文化數據,以實時掌握全省和各地的公共文化數據。省、市、縣各級文化部門通過該系統可以實時查詢當地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狀況。

●發布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年度排名:浙江省率先推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指標體系,體系共設置5個類別21項指標,較綜合地反映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貌。2008年起,每年對全省90個縣(市、區)進行全面的數據採集、分析與研究、排名公布。排名結果分送各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排名公布後,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各地紛紛尋找差距,查找問題,調整工作重點,積極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強調,浙江要牢固樹立服務群眾意識,努力改善文化民生,要讓群眾在享受文化、參與文化、創造文化中增強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們將努力以創新的精神,從建設、管理、應用著手,全面推進浙江省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