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2-10-15 11:04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15

 

一、基本情況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與周邊8個國家接壤,邊境線長達5600公裡,地域面積達165萬平方公裡,轄14個地州市、98個縣市區(含4個直轄縣級市)、120個街道、924個鄉鎮、180個國有農牧場、1741個社區、8688個行政村﹔人口2218萬,由維、漢、哈、回、蒙、柯等47個民族成分構成﹔世居民族13個,常用語言文字5種﹔面積最大的地州達48萬多平方公裡,面積最大的縣達20萬平方公裡。

目前,新疆已成功申報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1個、示范項目2個,即:“喀什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烏魯木齊市圖書館文化講壇”和“克拉瑪依市圖書館聯建共享一體化服務體系”﹔連續三年開展了“送演出、送圖書”進工地活動,年均開展為農民工送演出活動1000余場次、送圖書進工地1500余場次﹔2011年底,依托各級共享工程服務中心、服務點,開展了為農民工提供網上購票服務活動,專門印發了《關於協助外來務工人員利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訂購火車票工作的緊急通知》。“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實際上新疆目前是“兩館一站”,美術館的免費開放條件還不具備。至2011年底前,已有自治區圖書館、自治區文化館和14個地(州、市)級圖書館、13個地(州、市)級文化館、88個縣級圖書館、97個縣級文化館、97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免費開放,並對1145個已建南疆三地州行政村文化室開放進行補助。免費開放涉及各級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945人、文化館從業人員1352人、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專職人員1069人。在開展示范區(項目)創建和推進免費開放中,各地能夠積極創造條件,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免費服務。在資金投入方面,自治區本級圖書館、文化館免費開放運行保障經費由往年的212萬元增加到812萬元﹔按照地(州、市)級“兩館”各50萬元、縣級“兩館”各20萬元、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5萬元、南疆三地州已建1145個行政村(社區)文化室1萬元的補助標准,中央與自治區2011年為基層提供的免費開放資金1.2225億元已全部撥付到位,其中中央資金1.0009億元,自治區2216萬元。今年的免費開放,中央補助資金已到位6358萬元,地方補助資金正在配套之中。據不完全統計,自2011年6月免費開放啟動以來,各級公共圖書館讀者總量達361.3萬人次,提供借閱服務2038.6萬人次﹔擁有電子閱覽終端數2664個、提供電子閱覽服務162.5余萬人次﹔舉辦各類讀書講座411場次、展覽258場次、開展讀書活動886場次、受益人數達250余萬人次﹔各級文化館建立各類業余藝術團隊493個、開展館內藝術培訓3377場次、藝術展覽933場次、藝術交流365場次、藝術講座332場次,開展館外文藝演出6292場次、基層輔導7865場次、業余骨干培訓1450場次,受益人數達965.6萬人次﹔鄉鎮綜合文化站建立“一鄉一隊”5529個、人數67000余名,開展文藝演出18192場次、圖書借閱148.5萬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4139場次、提供電子閱覽服務9.6萬人次,受益人數近1250萬人次,是往年同時段提供基本服務的1.5倍,初步實現了文化部提出的階段性工作目標。

二、當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成效

(一)黨委、政府領導高位推動,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堅持把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落實“以現代文化為引領”戰略選擇的重要工作來推動。去年,及時將免費開放工作列入了自治區22項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今年,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力度仍然不減,不僅將免費開放工作列入到民生工程,年初,還啟動了“現代文化促進周”和開展了“基層文化建設年”活動,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同志親自調研新疆文化建設情況。特別是去年免費開放的攻堅中,張春賢同志親力親為,召開第二十五次常委(擴大)會議,幫助文化部門協調解決免費開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難﹔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偉同志,自治區副主席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同志,也先後多次聽取文化廳免費開放專題匯報,指導文化廳、財政廳共同制定好《新疆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實施方案》,共同抓好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形成了圍繞解決好“人員編制不足”、“設施設備短缺”、“經費保障不充分”、“消防安防薄弱”四個基本問題制定免費開放實施方案的工作思路。2011年5月27日,自治區專題召開免費開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胡偉同志、鐵力瓦爾迪﹒阿不都熱西提同志等自治區黨委、政府分管文化的主要領導,親自出席會議並安排部署免費開放工作。以此為契機,新疆不僅解決了自治區圖書館老館維修改造6500萬元、1190萬元運行經費和基層1800多萬元配套資金問題,還制定了免費開放實施方案,規范了免費開放工作服務標准,建立了免費開放公示制度和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完善了服務考核評價體系,專題研究解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人員機構編制力量薄弱的問題,進一步把各級的力量凝聚到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上來。2011年底以來,自治區先後對“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喀什示范區”、“烏魯木齊示范項目”、“克拉瑪依示范項目”進行了督導檢查,在自治區宣傳部長會議上通報了免費開放督導檢查情況,給基層印發了《關於自治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督導檢查的情況通報》,給烏魯木齊市文化局、克拉瑪依市文化局反饋了示范項目督導檢查意見,對少數基層免費開放配套資金不到位、服務制度不健全、基本運行經費擠佔補助資金和個別單位“重收費服務、輕基本服務”進行了及時糾正。通過督導檢查,我們深刻體會到: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和“三館一站”免費開放,既是當前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最有效的抓手,也是營造邊疆地區現代文化氛圍、實現邊疆地區群眾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途徑,真正連著民生、牽著民心,真抓真有效。

(二)激發了基層文化建設的活力,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高潮。喀什地區建立了由行署專員艾克拜爾﹒吾甫爾為第一責任人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創建規劃、制度設計研究方案、宣傳方案、創建工作任務分解表,召開了動員大會,層層簽訂了責任書,帶動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7.33億元,初步實現了公共文化服務進村入戶的目標﹔克拉瑪依市,堅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兩館一站”免費開放、農民工文化與創建“全國文化城市”捆在一起抓,不僅制定了創建規劃,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還在全市范圍內實行油田企業、中小學校和“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文化服務機構圖書文獻資源聯合採購、統一編目、統一管理,實現通借通還﹔烏魯木齊市,計劃投資20多億元資金新建“六館一場”,提升首府文化魅力,在市圖書館開辟了“文化講壇”,連續6年邀請國內、疆內各類文化名人舉辦講座194場,贏得了讀者、凝聚了人氣、提升了服務﹔昌吉州隆重舉行了有人大、黨委、政府、政協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出席的免費開放啟動儀式,制定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規劃,計劃“十二五”投入15.51億元,在該州各縣市完成“一場(體育場)、四館(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館)、一院(影劇院)”建設,總建筑面積達59萬多平方米﹔阿克蘇地區注重抓細節,建立健全了免費開放服務、公示、監督等各項制度,普遍加大了財政支持力度,增加免費開放資金投入超過330萬元﹔阿勒泰地區堅持把文化工作納入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目標考核重要內容,與其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督促、同落實,注重解決好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冬季取暖問題,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巴州注重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堅持將“東歸”文化作為免費開放的重要內容,在部分圖書館、文化館開辟了“東歸”文化展區,和靜縣投資2億多元建成了建筑面積20000多平方米的“東歸文化中心”﹔和田地區正在抓緊與北京、天津等對口援疆省區協商,爭取把免費開放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援助范疇,北京對口援助洛浦縣的新建文化中心項目目前基本確定﹔伊犁州完成了13個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的改擴建任務﹔博州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按照自治區要求按時足額配齊了州縣兩級的19.5萬元配套資金等等,各級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三)基礎建設更加扎實,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保障更加有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快速發展。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區投入37336萬元資金新建了92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的全覆蓋﹔投入資金8170萬元,按照每站10萬元的標准,已經為817個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必要的設備。二是縣級圖書館、文化館設施建設明顯改善。投入12597萬元專項資金,對93個縣級“兩館”進行了維修改造,增添了必要的設備,為各級開展免費開放創造了條件。三是啟動南疆三地州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建設項目。啟動了南疆三地州4151個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建設項目,目前已下達建設項目1833個,投入資金43930萬元。四是為社區文化中心和文化室配置設備。按照街道12.5萬元、社區5萬元的標准,國家投入3518萬元,為我區79個社區文化中心和514個社區文化室配置了辦公、音響、PC機、投影儀、電子琴、數碼相機和文化信息共享設備。

(四)重大文化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科技含量顯著提升。注重把握政策機遇,實施了一大批重大文化工程。一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設。先後投入1.5億元資金,依托各級公共圖書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室,建成省級分中心1個、縣級支中心94個、鄉級服務點817個、村級基層服務點8504個。同時,國家和自治區還投入540萬元,建立7個少數民族資源庫,各類文化信息資源總量達1645小時,其中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視頻資源佔90%以上。2010年,我區正式啟動了“縣級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目前全區已實現全覆蓋,為提升免費開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大力開展“流動舞台車”和送書下鄉工程。先後投入1886萬元,為偏遠地區配備了61輛“流動舞台車”,大大提高了偏遠地區“送文化下鄉”的能力﹔先後投入633.7萬元,為南疆三地州及國貧縣、區貧縣48個圖書館和400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科普書籍50余萬冊,有效緩解了部分基層館、站圖書匱乏的問題。三是實施古籍保護工程。成立了由自治區分管副主席為組長的自治區古籍保護工作領導小組,依托自治區圖書館建立了“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先後三次在全疆范圍內開展了古籍普查工作。到目前,全區普查古籍文獻近50萬冊,其中少數民族古籍近5萬冊,入選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64部,為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新疆三史”創造了條件。

(五)緊扣主題,豐富載體,進一步增強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生機與活力。圍繞“文化強國”、“現代文化引領”目標要求,我們深入思考、科學定位新疆文化的特殊屬性。立足新疆宗教氛圍濃、信教群眾多的實際,圍繞解決群眾“相信誰、跟誰走”謀篇布局,強化新疆文化的“政治屬性”﹔著眼新疆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嚴峻形勢,堅持從意識形態反分裂斗爭需要入手,強化新疆文化的“戰場屬性”﹔針對新疆民族成分多和民族文化資源豐厚,正確認識新疆文化的“民族屬性”,推動民族文化健康有序發展﹔針對新疆與八個國家接壤、部分民族語言文字相通,從文化爭奪和文化安全角度關注新疆文化的“邊疆屬性”,掌握了主動和先機,維護了國家的文化安全。堅持用好重大題材、抓好重大時間節點、匯聚好祖國大家庭各個方面的力量。以“十九省市對口援疆”為契機,新疆文化廳圍繞“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發動各級各類文化服務機構在“七一”、“八一”、“十一”和傳統佳節等重要節慶期間,加大“百日廣場文化活動競賽”、“鄉村百日文體活動競賽”力度。在文化部和兄弟省區的支持下,我們不僅打造了享譽全國的“春雨工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之“藍靛金箔—中國畫﹒桑皮紙繪畫作品展”、“雙百活動競賽”、“群星耀天山”等重大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也催生了“百姓周末大舞台”、“麥西來甫”、“阿肯彈唱會”、“那達慕大會”、“農牧民文藝匯演”、“花兒會”、“秧歌社火會”、“花兒演唱會”等一大批新疆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做到了各級有抓手、各地有特色,做到了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服務。

三、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困難

當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與文化部的要求相比,與兄弟省區的標准相比,與廣大群眾的基本需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發展不平衡、基本保障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一是機構覆蓋不夠全面,人員隊伍力量薄弱。公共文化服務機構覆蓋不夠全面,目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編制序列中的美術館正在建立之中﹔地級文化館未覆蓋的1個﹔縣級圖書館未覆蓋的11個、縣級文化館未覆蓋的1個。同時,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人員隊伍力量比較薄弱,自治區圖書館人員編制106名,自治區文化館人員編制41名﹔地級圖書館每館人員編制平均19.6人,地級文化館每館平均16.2人﹔縣級圖書館每館平均7.1人,縣級文化館每館平均11.2人﹔鄉鎮綜合文化站專職人員每站平均1.09人。我們深刻感受到,當前新疆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情況,與新疆幅員遼闊、民族成分多、常用語言文字多的實際需要很不適應,需要國家高位推動。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比較薄弱。一方面,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基礎建設歷史欠賬多。目前,美術館正在實現零的突破﹔縣級“兩館”沒有館及館舍面積在800平方米以下的超過總數的40%﹔還有180個國有農牧場沒有建立綜合文化站。另一方面,在建的“春雨工程—南疆三地州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建設項目”遇到了新的困難,由於建造成本的攀升,項目出現了無人投標的情況。

三是“示范區創建”和免費開放工作存在一定畏難心理。主要原因是目前新疆各級財政自給的能力仍然較弱,新疆去年一般性地方財政收入僅779億元,70%以上縣(市)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達到財政收入的90%以上。錢少事多,能擠出投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非常有限。我們希望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中央進一步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以創建國家示范區(項目)和“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為契機,進一步提高補助標准,分期分批幫助新疆解決好基礎設施建設薄弱、人員隊伍力量不足等問題。到2020年,力爭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標准。

四是文化陣地爭奪的形勢和任務仍然十分嚴峻。一方面,由於新疆與周邊國家存在語言文字相通的問題,新疆文化陣地的爭奪歷來與周邊非理性宗教勢力交織在一起據有關資料顯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自獨立以來非理性宗教的發展一直以幾何數值遞增,如有的清真寺從最初的63座增加到了現在的4000多座,對新疆的文化安全構成了實質性威脅。另一方面,新疆的傳統宗教文化氛圍仍然過於濃厚,新疆現有宗教活動場所2.4萬余座,其中伊斯蘭教清真寺2.37萬座,宗教教職人員2.90萬人。而功能設施相對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僅2456個,從業人員不足4600人。文化陣地爭奪“一強一弱”、“一冷一熱”的問題還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五是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缺乏資金支持。目前,新疆活躍在基層、具備一定規模的民間班社等業余文化藝術活動隊約4000家,其中“一鄉一隊”約2500家、“一社區一隊”約1500家。還有近500家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其中自治區級的60余家、地州級的230余家、縣級的200余家。這些社會文化力量,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寶貴財富,對於建設和諧新疆、幸福新疆、美麗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這些社會力量普遍缺乏資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力量作用的發揮。

六是個別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主要體現在:①在維護農民工文化權益上,目前仍然停留在一般層面,還缺乏制度性設計和思考,適應農民工特點的文化服務工作機制有待完善。②部分基層免費開放工作方案可操作性不夠強,存在財政部門缺位的現象。③鄉鎮綜合文化站冬季採暖解決得不夠好,南疆三地州尤為突出。④部分基層經費保障不夠有力,存在基本運行經費擠佔活動補助經費的問題,有的甚至將辦公、人員聘用、水電暖等基本運行經費列入補助經費開支。

四、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新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打算

圍繞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認真開展“示范區(項目)”創建。按照文化部“三個並重”、 重在“過程”、突出創建和“2020年全覆蓋”的目標要求,採取整體部署、同步展開、分期分批推進的方式認真開展好新疆的“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在指導喀什地區、烏魯木齊市和克拉瑪依市開展好示范區(項目)創建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新疆各級黨委政府有目標、有計劃地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按照創建的標准和創建管理規定,逐步提升新疆公共文化建設整體水平。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優先將克拉瑪依市、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巴州、伊犁州申報“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喀什地區已經申報成功),力爭用3至5年時間,新疆公共文化建設能夠實現一個質的飛躍。

二是繼續抓好“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在去年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機構編制調研的基礎上,繼續與自治區編辦一起,按照自治區確定的三年目標,認真解決好公共文化服務人員機構編制力量薄弱的問題。同時,推動美術館人員機構編制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序列,推動新疆各級美術館硬件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早日實現新疆美術館對群眾的免費開放。今年6月,“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周年之際,自治區計劃對全區免費開放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不斷完善制度、提升免費開放服務質量。

三是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抓好當前“新疆藝術中心項目”、“自治區圖書館二期工程”和地市級“三館”建設重點項目﹔利用28個地級“三館”新建改擴建項目空余場所,建設好地級美術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力爭“十二五”內地級美術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全覆蓋﹔春雨工程—南疆三地州行政村(社區)文化室建設項目,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造成的資金短缺問題,希望國家能夠追加建設資金﹔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建設出現的困難與矛盾,以及縣級美術館、城市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南疆三地州之外的行政村(社區)文化活動室以及國有農牧場綜合文化站設施建設,希望國家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四是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今年2月7日,我們專題召開了“新疆促進‘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座談會”,初步提出了“打破體制界限,把文化類民辦非企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范疇”、“搭建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服務平台”、“建立民辦重大文化項目補助辦法”、“打造文化類民辦非企業活動品牌”、“把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從業人員職稱考核納入體制內管理”等六個方面提出意見。以此為契機,採取政府購買或者補貼服務項目的形式,希望國家在“新疆引導、鼓勵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一鄉一隊’、‘一社區一隊’等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給予資金支持。

五是抓好長效機制的建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即將召開的文化工作會議上,我們准備圍繞進一步推動示范區(項目)創建、“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和農民工文化工作,建議自治區黨委、政府出台《新疆關於圍繞現代文化引領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和《關於引導和鼓勵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以此為契機,在全疆范圍內逐步建立健全五個方面的長效機制:一是高位推動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由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總負責的組織協調機構,推動示范區(項目)和“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領導重要工作日程、納入財政預算、納入目標考核范圍。二是內容創新長效機制。緊緊圍繞形勢任務需要,組織召開好各類文化藝術研討會、觀摩會、交流會,賦予公共文化服務新的時代內涵,增加農民工文化內容、突出農民文化特色、暢通農民工文化活動渠道,高低搭配、上下連貫、左右連通、形成制度。三是服務提升長效機制。從制度設計研究入手,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增長、新需求,逐步擴大公共文化的服務空間、豐富公共文化的服務內容、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務標准,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數字化、信息化轉變。四是工作創新長效機制。打破體制界限,按照“多予少取、政府引導、行業自律、積極穩妥”原則,引導和鼓勵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五是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採取崗位練與集中學、以會代訓與分期分批輪訓、短平快培訓與專題培訓以及“請進來”與“走出去”等多種形式鍛煉干部,積極營造各級各類文化藝術干部梯次生長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