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山西省長治市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集中評議匯報材料
發布時間:2013-09-16 14:52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3-09-16

  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轄13個縣)和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總面積1.39萬平方公裡,總人口337萬。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28.6億元,財政總收入302.1億元經濟總量位居山西第二,是山西發展最好和最具潛力的地市之一。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等10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一、創建工作採取的主要舉措 

  (一)強化組織領導。長治市將創建工作作為政府一把手工程來抓市政府和各縣政府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市長和各長擔任組長,宣傳部長、副縣長擔任副組長,宣傳、發改、編辦、財政、文廣、新聞、人社、住建、國土等職能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的組織、實施、協調、監督、考核等工作。 

  (二)分解落實任務。制定下發了《長治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規劃(2011—2012年)》和具體方案,明確了創建工作的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並層層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創建任務進行細化分解,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去年8月以來,市創建領導小組抽調力量組成3個督查組,嚴格按照創建標准,逐條逐項、從嚴從細對創建工作多次進行全面督查,每月查進度、找差距、明責任,每旬開一次碰頭會,講問題、找辦法、抓落實,做到了責任全覆蓋、管理無漏洞、創建無死角,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大資金投入。市裡出台了《關於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將公共文化發展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市財政每年設立1000萬元的公共文化發展專項資金,今年增加到2000萬元。市、縣兩級每年對文化事業投入近5億元,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15.2個百分點。文化建設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例超過3%,人均文化事業費達到44.54元,這兩項主要指標均在全省排名第一。 

  (四)加強隊伍建設。市縣編制部門專門為全市132個鄉鎮文化站每站增加3名全額事業編制,配齊、配強了基層文化站輔導員﹔3454個行政村每村配備1名村文化管理員,每月享受50—200元的財政補貼。制定了基層文化隊伍培訓計劃,健全了培訓制度,市裡每年舉辦多期鄉鎮綜合文化站輔導員培訓班和村文化骨干培訓班,縣每年對基層文化干部進行培訓。去年,我市在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舉辦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門培訓班 

  (五)營造創建氛圍。2011年8月9日,我市召開示范區創建動員大會,隨後又召開了兩次推進會、三次現場會,市黨代會報告及各個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也都對示范區創建工作作了部署。兩年多來,我們通過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擺放宣傳展板,在街頭公益廣告屏反復播放宣傳標語,在新聞媒體開辟專欄、專題,舉辦創建示范區有獎知識競賽活動等方式對創建工作進行了大力宣傳。先後在市級以上新聞媒體刊登稿件300多篇,編發工作簡報119,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前夕,在《中國文化報》、《山西日報》上進行了整版宣傳,營造了全民參與、共同創建的濃厚氛圍。 

  二、創建工作取得的實際效果 

  在創建示范區過程中,我們圍繞設施、服務、活動三個方面大作文章,收到了三個方面的成效。 

  (一)文化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我們把加快建設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市、縣、鄉、村四級文化設施網絡作為示范區創建的重中之重。新建了市群眾藝術館歌舞團排練廳改造了潞州劇院潞安劇院﹔新建了潞城壺關、黎城3個縣級文化館和城區、平順、沁縣、黎城4個縣級圖書館兩年來,市縣“兩館”總面積由6萬平方米增加到10萬平方米。28個市縣“兩館”有15個達到三級以上標准(其中一級5個、二級6個),另外13個全部達到三級館必備條件,達標率居全省第一。鄉鎮綜合文化站132個、村活動室3454個、農家書屋3515個實現了綜合文化站、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全覆蓋。 

  (二)文化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積極推進“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全市28個“兩館”,2個博物館和13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免費開放,對15處紀念館、收藏館、文博場所等重點文化設施、企業自辦文化設施以及其它國有、民營公共文化資源進行協調整合、免費開放。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市縣“兩館”全部建立了專門網站,便了市民查閱圖書和文化信息按照總分制的模式,市圖書館總館與13個縣分館全部聯網運行,實現了“一證通用、通借通還”。狠抓數字圖書館建設,抓住市圖書館被確定為全省數字圖書館試點的有利契機,逐步將國家數字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覆蓋到全市各縣(市、區)、各鄉鎮、各街道,著力打造基於新媒體的圖書館服務新業態。在全市所有的鄉鎮(街道)和社區建立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按照市有分中心、縣支中心、鄉村服務點的模式,延伸公共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目前建立市級中心1個,縣級支中心13個,鄉鎮基層服務站點132個,3454個行政村實現了文化共享工程“村村通”目標。 

  (三)公共文化活動廣泛開展。一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實施了圖書流動服務車進社區、文藝輕騎小分隊下鄉等4項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文化服務項目。圖書流動服務車進社區活動,去年市裡專門購置了兩圖書流動服務車,每月選擇10個社區開展巡回流動服務,為市民提供了就近、便利、快捷的圖書閱覽服務﹔文藝輕騎小分隊下鄉活動自實施以來,共提供演出300多場次,深受基層群眾的歡迎。針對我市回族人口數量較多、分布較為集中這一實際情況,今年7月,在全省首家成立了兩個清真寺民族圖書閱覽室,為少數民族群眾看書學習提供了便利。在全市廣泛組織開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等各種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年以來全市共組織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近900場,受眾人數達到150萬,形成小舞台演繹大精彩、小節目烘托大氛圍的喜人局面。 

  二是創作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上黨八音會《好興頭》、群舞《海英和她的媽媽們》、潞安大鼓《好婆婆》、長子鼓書《常回家看看》取得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音樂、舞蹈、曲藝作品決賽資格。多個節目參加了央視《我們的節日——清明》、《歡樂中國行——魅力長治》和《激情廣場》的拍攝工作。上黨梆子《丹鳳朝陽、襄垣秧歌豫讓與襄子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蟬聯山西省戲曲“杏花獎”比賽第一名。我市上黨梆子《漢陽堂》等4台大戲、上黨落子《申紀蘭》和《大地情深——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專場文藝晚會》晉京展演,受到各界好評。 

  三是培育了長治“草根文化”品牌。通過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在全市打造了一批群眾自編、自導、自演、自樂的廣場消夏文化活動、大家走到一起來”社區文化藝術節、新秧歌大賽等“草根文化”品牌,挖掘、傳承和提升了傳統文化影響力我市將發展群眾自辦“草根文化”作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設計成果。2013年5月14日,課題研究成果順利通過國家文化部專家評審,在全國31個示范區中名列第12位,被評為良好課題。 

  三、創建工作呈現的亮點 

  在示范區創建中,長治市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探索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一是實施“文化低保”工程。從2007年我市實施了“文化低保”工程,確保全市835個貧困村30萬貧困人口每年至少看1場戲、6場電影、讀1本書,有效解決了貧困地區群眾看書、看戲、看電影難 

  二是開展“周末大劇院”“公益電影放映”活動。從2008起,採取群眾娛樂、政府買單的辦法,每年政府補貼50萬元,每周五在潞安劇院安排一場文藝演出﹔每年政府補貼10萬元,每天在長治電影院免費放映兩場電影。 

  三是推動民辦博物館等社會文化資源免費開放在保證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經費的同時,對全市15個民辦博物館給予資金、設備等方面的補助,推動民辦文化資源向社會免費開放。 

  四是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標准化。制定出台了《長治市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標准》,明確了市、縣、鄉、村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服務內容、標准要求,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規范化水平。 

  五是建立群眾自辦文化長效機制。市政府出台了《關於扶持和鼓勵群眾自辦文化意見》實施細則,為群眾自辦文化發展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目前,全市文化大院1210個、民辦劇團89個、民辦個體放映隊85個其它民辦文化機構及民間工藝特色文化戶2181個。 

  六是創新了“非遺”項目保護傳承方式對我市16項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採取出圖書挂歷、上報紙電視的同時,選擇上黨落子、上黨梆子進中學校園,選擇壺關秧歌、沁源秧歌進鄉土教材,並在長治文化藝術學校開設襄垣秧歌專業,培養傳承人 

  七是規范群眾自辦網絡文化。放寬群眾自辦網絡文化門檻,由重事前審批到重事後監管,在網絡資源配置上給予扶持自辦網絡文化的興起,有效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上黨公社網現社員43.4萬人次,在中文綜合性百強網站名列17位。 

  八是打造節慶文化品牌。將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綠色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長治中華祈福文化旅游節、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壺關國際攀岩節、沁源靈空山避暑節、平順全國新聞記者漂流邀請賽、武鄉八路軍文化旅游等節慶品牌 

  九是開設道德大講堂。2012年5月,市建立起市圖書館為總堂各縣圖書館為分堂的道德大講堂體系每周六聘請市工會、市婦聯、團市委、市文明辦、高校及社會各界人士舉辦講座,共舉辦70場,受益人數達1400人次。 

  十是開展鄉土特色文化活動。按照“一縣一品牌、一鄉一特色、一村一活動”的思路,縣、鄉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大院文化、飯場文化、星期天文化活動,形成了縣縣有品牌、鄉鄉有特色、村村有活動的良好氛圍。 

  十一是構建街居“五個一”文化活動體系。主城區形成街道、居委會擁有一站綜合文化站)、一場文體活動廣場)、一院文化大院)、一節大家走到一起來文化藝術節)、一隊文體表演)為內容的“五個一”文化活動體系,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備 

  十二是堅持開展春節企業職工文藝演。1973年起,長治市總工會就開始舉辦春節企業職工文藝演,堅持40不間斷豐富了職工文化生活,培養了一批文藝人才 

  十三是提升公共文化群眾知曉度。每年市級新聞媒體開展公共文化有獎知識競賽活動,極大提升了公共文化的群眾知曉和參與度。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長治市的示范區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國家文化部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們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繼續按照市為龍頭、縣為基礎、鄉村為重點的工作思路,從六個方面進一步鞏固成果、提高完善: 

  一是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繼續加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力爭新建的市群眾藝術館7個縣級“兩館”早日投入使用。明年將在長治新區體育中心周邊規劃新建文化藝術中心、會展中心、規劃展覽館、博物館和圖書館,形成“六大新地標建筑”對舊城區的潞安府城隍廟、明皇城遺址、觀音堂等六大古建筑進行保護重塑,真正讓群眾得實惠,讓城市增品位 

  二是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設投入。進一步落實政府主導責任,積極探索“政府+企業+社會”共同投入機制,為創建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進一步加強流動文化服務工作,為每個縣配備一台流動圖書服務車、購買一台數字電影放映機和一台圖書自助借書機。同時還要搞好送戲、送書、送電影下鄉等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的文化惠民項目,使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貼近老百姓的需求。 

  三是進一步創品牌、增亮點。圍繞太行精神、抗戰精神、綠色生態文化等核心內容,挖掘、傳承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宣傳項目。繼續辦好長治中華祈福文化旅游節、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壺關國際攀岩節、沁源靈空山避暑節、平順全國新聞記者漂流邀請賽、武鄉八路軍文化旅游等標志性節慶文化活動,有效提升品牌的帶動力。 

  四是進一步完善示范區長效管理機制。圍繞讓人民群眾更多更好享受公共文化服務這一主題,總結提煉示范區創建工作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長效機制全面鞏固創建成果,真正起到對全省、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的示范引領作用。 

  五是進一步加大對群眾自辦文化的扶持力度。出台相關政策,從資金、設施設備、人員等方面群眾自辦文化予以創新群眾自辦文化發展模式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強發展活力 

  六是積極出台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生產和供給採取項目補貼、項目資助政府招標採購等方式,解決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實現公共文化產品提供主體和方式多元化以實際行動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