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福建
福建
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新起點再出發
發布時間:2020-04-27 12:21 來源: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04-27

  4月22日,廈門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地方文化保護專項法規,其出台總結了廈門市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成效與經驗,直面閩南文化保護體制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健全等制約因素和若干問題,對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進行關鍵性制度設計,不僅使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也為全國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管理開辟出一條依法治理的新路子。

  今後,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工作將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獲批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以及《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出台施行為全新起點,認真貫徹文旅部《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規定,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推動各項規定措施落細落實落地。一是調整成立廈門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領導小組,設立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二是會同市資源規劃等主管部門盡早啟動閩南文化保護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完善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名錄。三是指導各區建設閩南文化保護專職人員隊伍。四是促進閩南文化研究與傳承,推進閩南語和閩南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持續辦好閩南文化宣傳活動,進一步促成閩南文化保護的社會共識,營造人人參與閩南文化保護的環境氛圍。五是推動閩南文化集中展示中心籌建工作。六是促進閩南文化融合發展產業發展,重點推動“非遺+旅游”融合發展、傳統工藝振興、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發展閩南文化鄉村旅游。七是加強對外、對台交流合作,舉辦閩南文化論壇。跟蹤促成中國廈門與馬來西亞馬六甲聯合申報“送王船”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項目,評選符合條件的在廈台胞為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