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甘肅
甘肅
不忘初心,“玉門精神”再次出發
發布時間:2019-11-29 11:26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2019-11-29

   

  近日,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第二季“豐收了﹒游甘肅”冬春季旅游產品暨優惠政策正式發布。值此絲路文化研學之旅、紅色聖地勵志之旅、“非遺”傳承體驗之旅等十大主題線路產品發布之際,甘肅省文旅廳於11月26日到30日,招募專業文化類的旅行KOL赴甘肅玉門進行深度採編,深入挖掘老城區的文化內涵,以不同視角發現老城新亮點。在體驗過程中,旅行KOL用精美的圖片、流動的文字、生動的視頻在微博和微信平台同步傳播,依托粉絲基礎,全方位展現玉門老城的魅力。

  提起中國的石油工業,繞不開坐落於戈壁腹地、祁連山下的玉門油田。這是一個承載中國石油夢想與初心的地方,被人們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先後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第一個油田和第一個石化基地,開了中國現代煉油工業的先河,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鐵人”王進喜從這裡走出。

  玉門油田位於河西走廊的祁連山北麓,東連萬裡長城的西端雄關——嘉峪關和歷史名城酒泉,西通敦煌、新疆等地。玉門油田80多個春秋深厚而堅實的發展歷程,為人類文明創造並留下了諸多歷史遺存。一個個歷史遺存,刻畫著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腳步,從一無所有到“當驚世界殊”,清晰顯現著一個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和軌跡。

  玉門鐵人干部學院副院長李玉忠表示,被譽為“石油搖籃”的玉門油田,承載著中國石油在油田開發過程中的無數經驗教訓和啟迪﹔承載了中國石油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的歷史軌跡﹔也承載了中國石油的歷史、現在和未來。

  在玉門油田,除了礦區美麗的自然風光、現代化的採油生產場景外,還有舊社會淘金者和建礦之初石油工人居住過的西河壩窯洞,有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的老君廟,有玉門油田鑽鑿的第一口井——老君廟一號井,有“鐵人”王進喜鑽井隊首創鑽機整體搬家遺址、首創鑽井進尺記錄遺址、人背鋼絲繩修井遺址,有矗立孫健初紀念碑和王進喜銅像的油城公園,有“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有展現石油工業生產過程的煉油廠、水電廠、機械廠等豐富的旅游資源。

  玉門油田老君廟一號井遺址是重要的文化遺產,位於南坪街道老君廟門前西側,它是玉門油田的發現井。老君廟一號井是中國石油工人打出的第一口油井,在我國近現代石油工業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西河壩窯洞遺址也是玉門寶貴的文化遺產,位於祁連山北麓弓形山下的山前扇形坡帶上,地處石油河西岸,與老君廟隔河相望,是舊中國玉門石油工人曾居住過的地方,也是玉門油田艱難創業初期的歷史見證。

  近年來,玉門市依托玉門油田石油工業遺跡、歷史文化和玉門老市區完善的城市系統,積極打造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典范,宣傳和弘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鐵人”精神,實現了以旅游產品帶動玉門社會、經濟雙發展的格局。

  李玉忠介紹,目前老市區已建成了鐵人紀念館、鐵人干部學院、鐵人干部公寓、人防工程等館場,並借鑒延安、井岡山、蘭考等地的經驗做法,建設集干部培訓、職工培訓、廉政教育為一體的綜合培訓基地。

  據了解,玉門市已全面開展工業遺址普查,對“鐵人”王進喜銅像、老市區人防工程、青年林、石油工人石雕、石油工人窯洞、石油工人影劇院、孫健初紀念碑等20處工業遺跡展開保護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現場測量工作。

  以老市區紅色旅游為依托,玉門市充分發揮鐵人干部學院優勢,主打工業旅游和紅色旅游相結合的規劃路線。通過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老君廟一號井進行修繕、對周邊環境衛生進行綜合整治,持續做好工業遺跡及老市區文物保護工作。與此同時,玉門市大力推進文旅融合,不斷挖掘老市區紅色文化、鐵人文化、石油文化,推進旅游業和工業歷史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老市區優勢資源,不斷挖掘紅色基因、紅色歷史,通過復建“解放門”、修復1956蘇聯專家樓,改造英雄公園、恢復老市委樓辦公場景等多項舉措,在修舊補舊的基礎上,留住紅色基因,留住老市區50、60年代的歷史風貌,讓紅色基因有跡可循。

  從資源型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轉型發展,在這一新的征程中,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容的“鐵人精神”,必將成為玉門闊步向前的力量支撐,並永遠銘刻在每個玉門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