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雨濕濕,穿對木屐,行渡塘邊……”夸張的表演,有趣的問答方式,聲情並茂的演說,吸引著台下觀眾。廣西民族文化專家萬立仁分別用普通話、白話講述了南寧白話童謠故事,來自邕武路學校的800多名中小學生被深深吸引,笑聲不斷,掌聲熱烈。
5月2日,“守望非遺研學旅行”活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田野牧歌山豐原研學基地舉行。該活動在熱烈喜慶的狀元大鼓中開始,當地民間文藝隊伍和藝人通過南寧白話童謠、蒲廟花婆文化、壯族八音、天琴、舞春牛、師公舞、壯族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向中小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藝術。其間還開展了民族文化主題教育講座、品嘗五色糯米飯、拋繡球等互動節目,讓中小學生走出教室,學習和體驗民族傳統文化。
活動以旅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將廣西本土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寓教於樂,增進青少年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他們對廣西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賓靜鳳)
上一篇: 廣西北海:海絲文化謀新篇 |
下一篇: 山水實景演出《越南往事》在越南會安首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