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廣西東興:農旅融合助脫貧
發布時間:2020-04-22 08:52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4-22
  走進東興市江平鎮那漏村石江產業基地,五顏六色的花卉競相綻放,桑樹碩果累累、長勢喜人,充滿詩意的田園小屋讓人賞心悅目。
  那漏村第一書記繆道坤說,當地正利用自然資源優勢,依托專業合作社,按照“以旅促農、以旅富農、農旅互動”的思路,大力發展鄉村旅游與生態休閑產業,重點打造集休閑和娛樂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示范區。
  石江產業基地功能分區明確,游客既可以觀賞花海、體驗農耕生活,也可以採摘當季水果、進行親子活動等。如今,這樣貼近自然、又避免聚集的鄉村旅游點越來越受到游客青睞。
  東興市綠水青山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石江產業基地的合作企業。該公司負責人文山林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現在游客還不是很多,基地正全力做好春耕生產,種植各種花卉,養殖原生態的雞、鴨等,為旅游復蘇做好准備。
  在七彩貝丘灣景區,當地村民充分利用灘涂和紅樹林資源,發展濱海鄉村生態游,通過挖海螺、撿海鴨蛋等具有特色的體驗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前來旅游。家住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的脫貧戶龍樹雲一家,正忙著運送七彩貝丘灣景區訂購的土雞。自從與景區簽訂農副產品回購協議以來,自家的農產品再也不用愁銷路了。
  吃上“旅游飯”的,除了龍樹雲一家外,還有同村的溫胡蓉。通過在景區餐廳裡當服務員,溫胡蓉一家的生活條件得以改善,2018年順利脫貧。“我在景區工作兩年多了,每月收入2500多元,全家摘掉了‘貧困帽子’。”溫胡蓉說。
  近年來,東興市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邊境旅游+農村建設+農業發展+農民就業”的扶貧模式,建設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打造了鑫宇金花茶產業示范區、不老峰鐵皮石斛產業示范區、“紅姑娘”紅薯生態產業園區、鄉級示范區等。通過產業引領、結對幫扶等方式,東興市已引導農村貧困戶110戶450多人與15家酒店、景區達成農副產品供給合作,以旅游業發展帶動農產品銷售。
  2019年,東興共接待游客1489.63萬人次,同比增長30.63%,實現旅游總消費147.03億元,同比增長40.36%,縣域旅游經濟綜合指數排名位居廣西第六。
  目前,東興市擁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8個、鄉村旅游業農戶(休閑山庄)72余戶,直接就業人數7000多人,帶動相關就業人數3萬多人。鄉村旅游有力推動了餐飲、旅店、種植、運輸等產業的發展,成為該市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