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廣西全區豐富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線上線下齊發力,有力保障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文化和旅游需求。一是指導景區等旅游接待單位,在具備疫情防控和相關必要條件下,A級景區和鄉村旅游點應開盡開。各地通過發放消費券、門票減免優惠等多種形式加大支持力度。南寧市區實行免費乘坐公交車政策,210條常規公交線路出動3600輛公交車及5500名駕駛員,為日均約40萬人次客流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務。柳州市為就地過年群眾發放了100萬元的旅游消費券。桂林市策劃“留在桂林過大年 新春文化和旅游惠民季”主題活動,推出41條惠民旅游線路、86項惠民活動,引導60家A級景區和34家星級飯店/民宿推出惠民優惠措施,並為5452名外地務工人員發放價值272萬元的消費券27260張。二是督促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保障開放時間,積極穩妥開展免費開放服務,大力開展網絡群眾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春節期間的文化生活。廣西戲劇院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平台,展播彩調劇《新劉三姐》、桂劇《赤子丹心》、壯劇《百色起義》等優秀劇目。廣西圖書館“福牛迎春 志趣新年”線上互動游戲、廣西群眾藝術館開設全面藝術普及線上課堂等活動吸引了不同興趣愛好者的關注參與。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春節惠民演出——千與千尋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廣西兒童劇院木偶戲《“偶”遇新春》等演出,滿足了青少年和兒童的文化需求。廣西文化惠民卡支持的“廣西文化惠”線上劇院推出大型音樂劇《桂花雨》、大型民族舞劇《花界人間》等優秀劇目,讓持有文惠卡的會員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春節假期以來,廣西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共舉辦720場群眾文化活動,線上線下總參與人次達214萬,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到館13萬人次。三是“博物館裡過大年”逐漸成為新年俗、新時尚,廣西各博物館積極應對、充分准備,推出多種多樣的新春活動。廣西博物館通過抖音平台開設“博物館裡的年味”直播,在微信公眾號、學習強國、廣西IPTV、新浪微博、抖音等媒體平台發布“館長說寶”新春特輯。廣西自然博物館通過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開設“《牛年說牛》生肖展”。廣西民族博物館與全國44家文博機構共同策劃的“牛轉干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春節期間於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為社會公眾獻上一份“文物新年禮”。
特色旅游亮點紛呈。一是夜游模式深受年輕游客青睞。賀州市“璀璨賀州﹒東融之夜”五大系列夜間經濟文化和旅游主題活動、南寧市夜游邕江、玉林市容州古城夜市、南丹歌婭思谷景區篝火晚會等夜間文化和旅游業態,有效增加了當地文化和旅游消費。桂林秀峰區推出夜游、夜食、夜娛、夜購系列活動,春節期間平均每天接待10萬至15萬人次,成為網紅打卡地之一。桂林部分餐飲店推出“夜茶”項目,晚上10點以後仍是顧客盈門,一直營業到凌晨3點。二是鄉村旅游持續火爆。春節期間,享受鄉村美景、體驗鄉村民俗、住鄉村民宿成為眾多市民游客首選。河池南丹歌婭思谷景區、宜州劉三姐故裡景區分別接待游客1.2萬人次、4.36萬人次。富川瑤族自治縣福利鎮的慢城花海景區12萬株郁金香爭奇斗艷,吸引了逾2萬人次的游客前往游覽﹔位於八步區賀街鎮的李子標准園萬畝李花競相開放,有2.3萬人次游客前往觀賞。賀州的岔山村有近10萬人次游客到訪,當地特色食品梭子粑粑、腐竹、紅薯等食品和農副產品深受游客歡迎,僅帶頭人楊志魁一戶每天就能賣出近3000個梭子粑粑和2800碗油茶,假期七天實現銷售額約9.65萬元。三是紅色旅游持續升溫。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景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紀念園紅色旅游景區3家,共接待游客19.72萬人次。四是冰雪旅游帶來新體驗,新開業的梧州市啟迪鴻星雪立方冰雪世界,為南方游客提供新的游玩選擇,能在家門口體驗到冰雪旅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