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西兩會上,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廣西將加快建設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和廣西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開展“百鎮千村”生態特色文化旅游創建,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助力推動消費,提升服務業。
2021年,廣西文旅在謀發展、強消費、提振經濟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據廣西旅游抽樣調查統計測算,2021年全區共接待國內游客7.98億人次,同比增長20.8%﹔實現國內旅游消費9062.99億元,同比增長24.8%。文旅市場的逆勢飄紅,彰顯著廣西文旅行業強大的發展韌性與活力,也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勇攀高峰 廣西有戲
2021年,廣西接到參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的重要任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高度重視,組織了區內6所高校600多名舞蹈專業的學生參與創排演出。最終,廣西團隊圓滿完成任務,展示了不辱使命的擔當精神。
“《偉大征程》文藝演出是一次獻禮,也是一次終生難忘的精神洗禮。”廣西民族大學學生黃詩琴的話,說出了全體參演者的心聲。
參演《偉大征程》,是廣西藝術創作勇攀高峰的一個側面。圍繞建黨百年主題,廣西出台“百年百項”藝術精品創作扶持計劃,激發了全區文藝院團的創演激情,《蒼梧之約》《百色起義》《英雄虎膽》《血色湘江》等一批高質量劇目紛紛涌現。其中,壯劇《百色起義》榮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最佳劇目獎和最佳導演獎,音樂劇《血色湘江》榮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舞台美術獎。
“投入的是信仰,磨出的是好戲。壯劇《百色起義》榮獲國家大獎,將激勵我們創作更多藝術精品。”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說。
近年來,自治區文旅系統傾力打響“廣西有戲”品牌。2021年,自治區成功舉辦廣西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暨第十一屆廣西劇展、廣西雜技魔術展演等全區性專業藝術活動,演出70台新創、復排優秀大型劇目,彩調劇《新劉三姐》等5部作品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贏得無數觀眾的掌聲。
改革路上,碩果累累。2021年1月,廣西印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各市、各單位在抓劇本、抓劇目、抓劇場、抓人才培養上下功夫,積極推動改革政策落實。一批優秀文藝人才脫穎而出,桂劇演員伍思亭榮獲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文旅惠民 鄉村振興
2021年,廣西繼續實施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提升三年攻堅行動計劃,中央、自治區專項投入1.3億元,支持基層文化館、公共文化雲和鄉村旅游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
為打響群眾文化品牌,廣西開展“黨旗高高飄揚﹒走讀廣西”“文興廣西”和“5﹒23廣西全民藝術普及日”系列活動等全區性群眾文化品牌活動,通過大展覽、大講壇、大展演等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全年累計開展群眾文化活動13309場次,線上線下近3000萬人次參與。
“2021年,廣西政府開展了很多文化惠民活動,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歌聲裡,很幸福!”來賓市象州縣壯歡(壯語山歌)傳承人秦學依說。
同時,依托全區公共圖書館、村級綜合性文化中心和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廣西大力推動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建設,先後啟動了3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旅功能融合試點工程,將旅游要素納入村級基層公共服務中心,助推鄉村振興。
2021年10月,“一鍵游廣西”正式上線。截至2021年底,“一鍵游廣西”已實現入駐景區1013家、酒店民宿10525家。
傳承文脈 煥發生機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2021年,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加挂廣西文物局牌子,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區各市縣文物局挂牌,增設革命文物處,打造牢靠的文物保護陣地。桂林甑皮岩遺址、合浦漢墓群列入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建設保護規劃》獲國家批復,其中9個規劃項目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儲備項目。6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西段“一廊一園”(一期)項目如期竣工,成為向建黨百年獻禮的標志性工程。
“項目土建工程完成80%,其中主體建筑已完成驗收。我們將加快建設,確保廣西博物館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建成開放。”廣西博物館館長韋江說,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廣西博物館改擴建項目非常關心,在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改擴建工作整體進展順利。
2021年6月,廣西的“壯族天琴藝術”“北海貝雕”“瑤族祝著節”等18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實現國家級非遺項目14個市全覆蓋。
“壯族天琴藝術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後,我經常被邀請去參加各種非遺展演,去學校傳授天琴技藝,還收了一批徒弟。天琴保護傳承發展迎來了新機遇。”龍州天琴傳承人李紹偉說。
產業升級 激活消費
2021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在北海舉辦,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展示海絲首港等十大項目建設成就,簽約930億元招商項目,實現了“一屆舉辦、提升當地、帶動全區”的效果。大會發出加快建設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和廣西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動員令,高位推動廣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創新招商平台,先後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全年共簽約59個項目,投資金額1164億元。完善重大項目統籌推進機制,全區加快建設269個文旅重大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70.17億元。
在創新招商的基礎上,廣西注重文旅品牌打造。2021年,全區新創建、評定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五星級旅游飯店、廣西旅游休閑街區等15類文化旅游品牌共113個,開創了產業發展新局面。同時,廣西積極推進民族特色村寨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試點工作,推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據廣西旅游抽樣調查統計測算,2021年全區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約3.86億人次,同比增長25.7%﹔鄉村旅游消費約2584.81億元,同比增長28.8%。
作為旅游資源大區,廣西多措並舉激活旅游消費。持續開展“冬游廣西”“廣西人游廣西”“壯族三月三 相約游廣西”等系列主題活動,推出景區門票免費、打折等聯合促銷政策,對區內112家景區補助6297.2萬元,對區內32家組織包機專列旅游團的旅行社獎勵509.4萬元。
2021年,北海、玉林、貴港3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南寧三街兩巷等6家單位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賓陽 李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