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打造升級版廣西特色旅游名縣 大新全力建設現代化邊疆文化旅游名城
發布時間:2022-03-25 15:2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3-25
  在廣西獨具風情的中越邊境旅游帶上,大新是一座風景秀美的邊陲小城,也是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大新縣內的德天跨國瀑布是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也是中越邊境線上唯一一個5A級旅游景區,成為中國南部邊境旅游的重要標志。
  2022年春節前夕,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關於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復核工作情況通報顯示,大新縣位列第一檔。自2015年成功創建廣西特色旅游名縣以來,大新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抓手,立足縣域區位優勢和特色旅游資源,在旅游要素布局優化、旅游業態豐富、旅游配套設施提升、旅游營銷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打造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升級版,推進建設現代化邊疆文化旅游名城。
  據統計,2021年大新縣共接待游客733.75萬人次,同比增長26.17%,恢復至2019年的90.08%﹔實現旅游總消費58.06億元,同比增長32.97%,恢復至2019年的90.82%。
  盡展邊陲風情
  大新縣沿邊、達海、接東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旅游資源稟賦優越。
  在區域發展戰略定位上,大新縣堅持把綠色當底色,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大新縣文旅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大新縣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著重挖掘與打造旅游特色,實施“強工興旅固邊”發展戰略,努力把大新縣打造成為讓城裡人向往,讓鄉村人依戀,讓游人流連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秀美宜居之地。
  在特色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挖掘利用方面,大新縣加強土司、短衣壯及儂垌節、霜降節等本土特色文化的宣傳和開發﹔積極培育碩龍鎮“3﹒15”建街節、寶圩“2﹒19”觀音誕、下雷霜降節等文化旅游節慶品牌,舉辦“壯族三月三”節日現場直播活動,成功申報“中國儂垌文化之鄉”“中國土司文化之鄉”﹔不斷豐富旅游業態,推出大新美食“一桌菜”,挖掘多樣特色菜品,打造明仕珍珠鴨、越南春卷等特色美食品牌,以及攀岩、舂糍粑、篝火晚會、簸箕船等特色旅游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體驗。
  力推融合發展
  要下好全域旅游這盤棋,需要對區域社會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全方位優化提升。對縣域發展來講,既是一種考驗,也是乘勢而為、闖新路開新局的機遇。
  大新縣以全域旅游為統領,著力打造“文旅+”品牌,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實施文化旅游與農業、生態、康養、體育、影視、新興媒體等融合,推動產業發展。經過幾年的建設,桃城鎮濃沙旅游區和新屯鄉村旅游區被評為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大德天景區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桃城養生養老小鎮被評為廣西養生養老小鎮,明仕田園景區成功創建為三星級體育綜合體。在這些示范點的帶動下,大新縣文化旅游和多業態融合發展不斷深化。
  同時,大新縣注重全面提升旅游要素質量。挖掘旅游資源特色,結合“商、養、學、閑、情、奇”旅游新六要素,構建“125”大新旅游產品體系:一大主導產品即“跨國風情”觀光體驗產品,兩大拳頭旅游產品即“秀美大新”休閑度假產品和“樂享大新”鄉村休閑產品,五大專項旅游產品即養生旅游、紅色旅游、戶外運動、節事會展、多彩夜游。去年以來,德天跨國瀑布景區打造了2.0升級版“奇妙﹒夜德天”,成為亞洲首個沉浸式跨國夜游互動體驗項目,吸引了區內外眾多游客,推動了當地旅游夜經濟的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大新縣以生態康養為特色,以集中連片發展特色產業為基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通過產業基地、村落民居和自然風光串珠成鏈,形成集康養、休閑、觀光、體驗為一體的特色鄉村旅游。
  為了豐富民宿業態,近兩年,大新縣以廣西旅游民宿大會為契機,舉行明仕田園宿集、明仕田園帳篷客、明仕﹒那裡民宿、明仕非遺世家、明仕影視基地5個項目開工暨廣西鄉村旅游民宿體驗季﹒秋之韻系列活動,著力提升游客舒適度和滿意度。
  最近幾年,圍繞“發展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目標,大新縣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文化旅游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先後打造了明仕山庄、明仕雅居、明仕﹒那裡等220多家精品特色民宿。其中,明仕雅居被評為全國甲級民宿。在民宿業的發展過程中,大新縣將農業、文化、旅游緊密結合,擴大優質民宿產品供給,推動鄉村旅游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綜合效益。
  大新縣文旅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大新縣將堅持把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縣域經濟新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不斷鞏固提升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創建成果,圍繞構建“三區一帶一城”的旅游發展大格局,做足“邊、特、旅”文章,把大新縣早日建成現代化邊疆文化旅游名城。(賓陽 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