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北
湖北
湖北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格局努力建設非遺強省
發布時間:2013-03-25 09:44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張弛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3-03-25

  近年來,湖北著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並提出努力建設非遺強省,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一、湖北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地方立法工作成果顯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條例》開創了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立法先河。《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是全國第一個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於20129月(以下簡稱《非遺條例》)頒布實施。 

  二是名錄項目和傳承人得到有效保護。完成了全省范圍的第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建立非遺數據庫。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保護體系,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4項、國家級名錄84項(106個項目保護單位)、省級名錄260項(353個項目保護單位)、市(州)級名錄903項、縣級名錄2815個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7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452人、市(州)級代表性傳承人1399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20293人。 

  三是保護工作基礎條件有較大改善。全省各級文化部門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12年湖北省文化廳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保護經費初步保障,逐年增加,共爭取中央財政補助非遺保護經費6400多萬元,省財政補助經費1500多萬元。 

  四是整體性保護和生產性保護取得新成效。全省設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3個,市縣級文化生態保護區84個。命名了省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9個,各地建立保護基地70余個,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是社會影響不斷擴大。省政府與文化部成功舉辦了兩屆“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組織非遺項目參加 “歡樂春節——荊楚文化走澳洲”、上海世博會﹒湖北活動周等重大文化活動,組織開展了“荊楚記憶——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月”等活動,參加了文化部等國家部委主辦的眾多全國性展演展示活動。 

  六是理論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舉辦了“20年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論壇”和“湖北省首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資丘論壇”。《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相繼出版,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階段性成果。 

  二、強力推進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 

  湖北提出非遺保護工作重心由重申報向重保護、由階段性向常態化、由探索性向規范化轉變。“十二五”後三年的工作目標是:全省非遺保護機構更加健全,隊伍素質明顯提升,爭取一批市、縣文化部門單獨設立非遺科,50%以上的市、縣單獨設立非遺保護中心﹔爭取保護經費投入翻一番,2013年省財政投入非遺保護經費將達到600萬元﹔傳承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國家級名錄、代表性傳承人和生產性示范基地數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走在全國的前列﹔保護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全省非遺保護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一)著力加強保護工作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協調機構、保護工作機構、專家咨詢機構。按照《非遺法》和《非遺條例》的要求,爭取各地黨委、政府支持,明確非遺保護工作機構職責,實行定編、定崗、定人,不斷充實人才隊伍。建立分級培訓體系,系統舉辦管理人員、保護專職人員、傳承人專業知識和理論研究培訓班,努力提高全省非遺保護工作隊伍整體素質。 

  (二)著力加強項目和傳承人的保護。研究制定項目和傳承人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名錄體系,消除省級項目空白縣,加大督辦力度,督促落實國家級、省級名錄項目五年保護規劃和年度計劃。抓住和利用好國家“十二五”支持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設施建設的機遇,加強非遺基礎設施建設﹔與省直有關部門聯合命名一批傳承基地,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非遺展示中心和傳習所建設﹔建立一批研究中心,推動保護成果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 

    (三)加強文化生態保護區和生產性示范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各地開展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扎實推進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大力加強國家級武陵山區(鄂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積極推進生產性保護工作,充分發掘、合理利用湖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通過多種途徑支持和加強示范基地建設。 

  (四)加強大型活動的開展與宣傳。廣泛開展經常化、制度化的宣傳展示活動,擴大社會傳播面、影響力。抓好每年度的“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利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進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和教育。打造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等具有荊楚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活動品牌。積極選送湖北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參加文化部和其他省份舉辦的展覽展示活動,認真做好湘鄂贛皖四省非遺巡展工作。 

  (五)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加大對《非遺法》和《非遺條例》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非遺法律保護意識。積極爭取省人大的支持,加強執法檢查,督促各地貫徹落實好《非遺法》和《非遺條例》。拓展非遺傳播途徑,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非遺保護的濃厚氛圍。(來源:湖北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