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是移民之鄉。“湖廣填四川”,麻城孝感鄉是這一運動的移民集散中心,現今川渝每年都有大批移民後裔來麻城尋根問祖。為了挖掘歷史文化,弘揚孝善精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強與川渝經濟、文化交流,促進麻城市經濟、文化快速發展,麻城市委、市政府決定興建一個彰顯麻城歷史文化底蘊的公園。公園的總體定位為:川渝老家、市民樂園、文化窗口、藝術殿堂、城市客廳。園區規劃用地總面積約83公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成以“移民文化”為主、“科舉文化”為輔的文化公園,2012年11月採用開發權拍賣模式融資7億元,目前,已完成總投資4.5億元。其移民文化軸上的重點工程——麻城移民博物館,展廳面積2080㎡,擬投資3000萬元進行文化布展,力爭達到國內靠前、省內領先、大別山第一的水准。二期以移民為文化線索,以孝善文化為核心,以百家文化為表現的思路,建成以“孝善文化”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園,標致性建筑包括孝善樓、孝善一條街、百姓大舞台等。現已與北京眉州東坡萬景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投資5億元建設,計劃兩年建成。麻城市在該項目建設中實現了兩個創新:
一是融資體制創新。採取開發權拍賣模式,即以政府信用條件作基礎,以擬收儲出讓土地作擔保,以開發土地後溢價作資金佔用補償的一種融資模式,解決了土地運作資金不足的問題,規避了政府違法用地的風險,迅速推進土地開發,完成了從政策性融資向市場融資的轉變,從被動申請向主動決策的轉變,從單一項目運作向所有項目輻射的轉變。由於該項目的開發權出讓文本比較科學,已經作為漢海拍賣公司的成功范例得到推廣,有21個省市100多批次前來考察學習。
二是運營體制創新。作為一項公益性項目,為了讓市民盡快享受建設成果,讓文化產業盡快得到社會和經濟效益,公園項目運營採用了政府引導、公司主體、市場運作、分布推進的方式。其一,政府引導。政府首先確定公園建設的基本方案,明確公園建設的預期目標,配套好各方資源,成立了公園建設指揮部,組建公園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公司組建之初以城投公司3000萬的實物資本和國資局3000萬的貨幣資金作支持,設立綜合部、財務部、工程部三個部門。其二,公司主體。公司作為公園建設的主體,前期要承擔規劃和城投公司方面的工作,進行規劃方案的確定以及項目資金的籌措﹔中期要承擔住建、國土、園林方面的工作,進行工程建設﹔後期要承擔文化、旅游、招商方面的工作,進行公園文化布展、旅游推介、招商運營。其三,市場運作。公司採用市場手段來進行一體化運作,充分尊重市場、依靠市場、服從市場規律。其四,分步推進。公園項目比較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時間要求和預期目標,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整個項目需要分階段、有計劃的穩步推進。初步預計移民文化軸工程於2015年5月1日竣工並對外開放。(來源:湖北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