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湖北省博物館《楚腔漢調——漢劇文物展》在國家大劇院隆重開幕。譚派、余派、馬派、荀派等京劇界名家及新聞媒體參加了開幕式。
本次展覽由湖北省博物館與國家大劇院共同策劃,共展出省博物館館藏漢劇文物展品數十件。通過文物展覽與漢劇現場演出的形式,使觀眾能夠完整全面地了解漢劇的歷史和現狀,加深戲曲界、學術界對於漢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推進對漢劇的保護和研究,這也是繼該展覽去年在本館展覽後,引起廣泛社會關注,積極拓展的方式,並為下一步在海外展演積累經驗。漢劇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是中國皮黃之祖,也是湖北的代表性劇種。漢劇首先融合“西皮”、“二黃”聲腔,實現“皮黃合流”,並從湖北傳播至各地。
京劇大師梅葆玖先生遠在日本專門發來致辭:十分高興湖北省博物館高度重視和保護漢劇這一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湖北省博物館和國家大劇院合作,舉辦展覽展演,對於加深戲曲界、學術界對於漢劇重要性的認識,推進對漢劇的保護和研究,十分重要。他還表示很遺憾未能出席開幕式,特致此信,祝展覽取得圓滿成功。
開幕式上,北京京劇院梅蘭芳劇團與武漢漢劇院及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漢劇團合演了《宇宙鋒》選段,吸引了不少觀眾觀看。同時為配合展覽,湖北省博物館還舉辦了漢劇展研討會。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20日。(來源:湖北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