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中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湖北省主場城市活動暨唐崖土司城址開園儀式在咸豐縣唐崖鎮隆重舉行,標志著湖北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地正式對外開放。當天,已經遷走的原唐崖司村村民和周邊數萬土家兒女觀看了非遺展演,參觀了唐崖土司城址,共享文化盛宴。大家興高採烈,盛況空前。很多村民表示,遺址內保護很好,周邊環境變化很大,他們很驕傲,因為這是“世界的唐崖我的家”。
唐崖土司城址自2012年11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以來,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其他申遺項目需十余年甚至數十年時間才能走完的申遺之路,於2015年7月4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創造了中國申遺史上的“唐崖速度”。
2013年國家正式確定土司遺址作為2015年中國申遺項目後,省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組長的申遺工作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到唐崖土司城址調研,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安排,先後出台《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辦法》、公布《唐崖土司城址保護管理規劃》,直接解決申遺工作經費,累計安排資金9600余萬元。省文化廳、文物局與恩施州及咸豐縣共同努力,出色完成遺址內居民搬遷安置、道路改道等艱巨工作,高效規范實施一系列文物保護工程,為成功申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崖土司城址成功申遺後,恩施州、咸豐縣兩級政府安排整合8500萬元投入配套旅游公路、唐崖集鎮改造、遺址公園環境整治等工作﹔成立“唐崖土司城址管理處”(副縣級),組建服務公司﹔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功能,先後完成遺址區綠化、民俗展示館、旅游觀光交通等硬件設施建設,同時按照“互聯網+”模式加強軟件建設,開發電子導覽系統、自動感應講解、手機APP等,實現對遺址全方位虛擬介紹和自助參觀游覽﹔實施wifi全覆蓋,配備中英文雙語講解員,設計和開發文創產品,在高規格管理、高水平展示、高標准服務等方面為正式開園做好充分准備。
唐崖土司城址申遺成功,進一步鞏固了湖北文化大省地位。申遺成功不到一年時間內正式開園迎賓,開啟了湖北省在申遺成果合理有效利用、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民生工作上新的篇章,也為湖北省武陵山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期間,還舉辦了第二屆“唐崖論壇”土司文化學術研討會,舉行了中國文化遺產日紀念郵票湖北省首發式,一批咸豐縣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了現場展演。(來源:湖北省文化廳)
上一篇: 湖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推動戲曲傳承發展 |
下一篇: 湖北舉辦2016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