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河南洛陽“變廢為寶”打造產業園區
發布時間:2019-12-23 10:0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23

  老舊廠區記錄了老工業基地河南洛陽的發展印記,隨著洛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一些昔日熱火朝天的工業廠區變成冷清寂寥的閑置空間,如何發掘舊廠房的新價值成為新課題。洛陽利用閑置廠房,打造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的產業園區,從工業建筑中發掘創意經濟。

  古今交融 工業遺跡“變身”創意園區

  十三朝古都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工業重鎮,“一五”期間,全國156項重點工程有7項落戶洛陽。洛陽市澗西區是工程集聚地,60余年前,一座座廠房在庄稼地裡拔地而起,一批批技術工人“千軍萬馬會洛陽”。60余年後,隨著國企改制和產業結構調整,一些廠房停產閑置,老舊廠房轉化利用,澗西先行先試。

  “僅企業有轉化利用意向的閑置廠區就有1269畝。”澗西區文化體育旅游局副局長武傲說,在寸土寸金的市區,這些都是埋沒的“寶藏”。

  東方文創園創始人閔曉冰是廢舊廠房裡的“掘金人”。2017年,他在澗西發現一塊遮掩於荒草雜木中的“寶地”——原洛陽一拖建機廠舊址。“環境好,空間大,租金低,自帶歷史文化氣息,適合我們的產業定位。”閔曉冰改造時保留了紅磚、鋼結構等工業遺跡的鮮明特色,再讓入駐的影城等商戶自主添加創意元素。2019年開業後,2.4萬平方米廠房出租率達90%以上,預計園區當年淨收益150萬元左右。

  舊倉庫改造的鋼琴文化藝術館、半成品庫改造的文藝書店……在洛陽老城區,180畝老舊廠區改造的天心文化產業園已變成“網紅”打卡地,鄰近隋唐洛陽城宮城遺址,這裡最能體現洛陽的文脈傳承。

  “我想做有濃濃洛陽味的書店,這裡有歷史遺跡,也有工業印記,和我的願景高度契合。”園區內“澄明之境”書店的老板譚俊梅保留了舊廠房屋頂的木制框架、外部的紅色磚牆,甚至廊檐下的搪瓷碗燈,將書店打造成兩年舉辦300余場活動的熱門店鋪,古今交融的文化園區成為洛陽的活力新坐標。

  騰籠換鳥 老舊廠區“裝入”高新企業

  “無工不強,無商不活。”洛陽在探索老舊廠房轉化利用時不拘一格,既“退二進三”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騰籠換鳥”引入高新技術企業。

  利用原洛陽起重機廠的老舊廠房,老城區打造佔地190畝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古都科創園。“起重機廠改制外遷後,少量廠房出租,大部分閑置下來。”園區運營經理楊琳見證了老舊廠房的“華麗轉身”,“廠房在老城區中心,各類設施便利,閑置很可惜,但又不適合發展重工業,因此‘騰籠換鳥’,引入科技型企業。”

  特富特電磁科技(洛陽)有限公司2017年被引入古都科創園,如今已是年產值近億元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我們有技術、客戶,老城區投了4000萬元發展資金。”公司總經理周永亮說,“科創園位置優越,廠房主體結構很好,空間充足,裝修後就能用,每年租金比新建的廠房便宜100多萬元,園區還有配套的稅務、法務等服務。”入駐兩年,該公司的產能和產值均擴大3倍。

  老城區發改委主任徐錫勝說,借助古都科創園,老城區形成“股權投資引入+園區孵化成長+外圍基地承接”的產業培育模式,為企業提供跟進式服務,當年簽約,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目前,古都科創園共引進中小微企業100余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4家,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6家。達到設計產能後,預計園區年產值30億元,利稅5億元,解決就業1000余人。

  轉化利用需因地制宜 “變廢為寶”應務實探索

  為什麼不遺余力推動老舊廠房轉化利用?老城區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局長黨彤武回答:“利用老舊廠房裝進新業態,盤活閑置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但如何把廢舊廠房改造為新產業園區,對城市管理者、廠房所有者和商業投資者都是考驗。老城區在老舊廠區轉化利用時,與區域內景區相互借力,本著“保護工業遺產,延續城市文脈,發展文化產業”的原則,留住老洛陽底色,建設新洛陽客廳﹔澗西區以保護利用工業遺產為重點,引導社會資本與工廠企業合作開發,共同受益。

  於投資者而言,2014年改造的裡外文化創意產業園是洛陽第一個在老舊廠房轉化利用上“吃螃蟹的人”。總經理江華坦言,最初經驗不足,園區發展跟定位存在偏差,租賃期內很難收回投資成本,“但學費不會白交,為後來者提供借鑒,自己也攢了經驗。我們正計劃投資新項目,轉變投資模式,無論如何,老舊廠房轉化利用是一個好苗頭。”

  天心文化產業園總經理鄭少峰注重每一家入駐商家的特色,“不一定是大牌,但一定有獨特之處。”這裡涌現出洛陽第一家鋼琴藝術館、第一家大型蹦床樂園﹔閔曉冰對文化情有獨鐘,不僅優先選擇攝影、劇場等文創項目,還原樣保留試車台等標志性建筑,規劃建設“筑夢廣場”,向生產我國第一台拖拉機的洛陽一拖致敬。政府引導,工廠支持,投資者各顯“神通”,老舊廠房“變廢為寶”才能破局起步、發展壯大。(韓朝陽  馮碧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