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創新方式 讓文物“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1-03-12 10:27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1-03-12

  去年12月初以來,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考古盲盒持續火爆、供不應求。前不久,河南衛視推出的春晚節目《唐宮夜宴》以及元宵節節目《元宵奇妙夜》,運用現代科技將博物館裡的唐代仕女俑“復活”,讓河南博物院再次“出圈”。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帶來的提案,還是呼吁推動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

  馬蕭林表示,考古盲盒的火爆,彰顯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這種形式讓年輕人通過新的視角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要借助科技創新等多種手段,繼續講好文物故事,讓文物真正“活”起來。他建議,用活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加強考古界與出版傳媒機構、網絡科技企業的交流合作,做好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與有效傳播,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時代價值。同時,依托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場所,將考古成果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陳列展覽、文創產品、數字化體驗,讓老百姓看得懂、感興趣、想參與、有收獲,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把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文物結合——打開考古盲盒,把水淋在土上,用迷你洛陽鏟探好位置後“開挖”,就有可能“見證”青銅器、元寶、銅鑒等“微縮文物”的“出土”,體驗“考古”的樂趣。繼考古盲盒後,河南博物院近期還推出了“古錢幣巧克力”文創新產品,造型各異的十款“院藏古錢幣”成了可品嘗的美食,這是對古錢幣的一次科普。馬蕭林認為,應該加強對青少年個性化表達方式的研究,推出更多高品質、有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考古成果是青少年認識歷史、傳承文化的鮮活教材。我們要針對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適應其圈層化交往、網絡化生存、個性化表達的特征,創新主題研學等方式,增強考古成果轉化的時代感、吸引力,有效運用新手段、實現新表達,發揮考古成果在青少年認知中華文明、樹立文化自信方面的獨特優勢,更好彰顯其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崔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