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陝西
陝西
端午假期陝西文化旅游活動異彩紛呈 旅游收入103.46億元
發布時間:2019-06-12 08:57 來源: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 2019-06-12

  2019年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陝西省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旅游產品供給豐富充足,周邊游、自駕游、自助游、短途游持續火爆,豐富的文化旅游市場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全省共接待游客2126.05萬人次,同比增長11.13%﹔旅游收入103.46億元,同比增長20.09%。

    感受傳統文化成為旅游亮點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全省各地市圍繞賽龍舟、吃粽子、熏艾草等傳統民俗,通過舞台演繹、非遺展示、民俗體驗、趣味互動、科普參觀的方式舉辦了的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旅游活動。陝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與安康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三秦非遺薈金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陝西省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大力宣傳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並開展鳳翔泥塑、安塞剪紙等手工技藝展示展銷,秦腔、皮影戲等劇目以及綏德剪紙、安塞農民畫和安康版畫作品展演展覽,彰顯了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積澱和獨特魅力。西安市以“品夏、樂夏、涼夏、讀夏、戲夏、康夏”為主題,重點打造西安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游學故裡、避暑天堂、養生福地等系列旅游IP,拉開“夏爽中國﹒嗨西安”夏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動帷幕。安康市舉辦了2019國際龍舟精英賽,向觀眾呈現了一場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文旅盛宴。寶雞市周原景區推出了“濃濃粽葉香、悠悠端午情”親子樂游周原民俗活動,通過射五毒、沐蘭湯、佩香囊、畫雄黃、賽“旱”龍舟,制作端午福袋、“擊鼓傳福”等傳統民俗活動,增進了游客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韓城市司馬遷景區推出“艾香飄端午﹒情織司馬遷”系列活動,讓游客通過讀、寫、聽、說、唱等形式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體驗紅色文化再掀旅游熱潮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是當前青少年的夢想。端午節期間全省各地市開展了200余項宣傳展示活動,重點突出革命文物保護傳承的時代價值。其中西安市推出的舞蹈《烽火育英》生動再現了育英小學師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從延安轉移到西安並將學校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延安市舉辦的“丹青記憶 守望家園——第六屆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和“2019年華為﹒神州杯文化遺產主題兒童及青少年畫展”,再現了中國革命聖地延安獨有的歷史底蘊、文化特質和人文風貌,詮釋了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吸引了許多游客前往參觀。假日期間,寶塔山、棗園舊址、楊家嶺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照金革命紀念館、馬欄革命紀念館等紅色革命景區游人如織。紅秀《延安 延安》、《延安保育院》等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據統計共有近300萬人次觀眾走進文博單位,感受傳統節日,尋找紅色記憶。

    短途休閑度假游持續升溫

  假日期間,家庭出行是主流,短途出游佔主體,近郊微度假、感受鄉村慢生活等旅游活動盛行。安康平利龍頭村、石泉勝利村、中壩七十二作坊小鎮等鄉村旅游點,推出的農耕體驗、小作坊制作體驗,深受熱衷鄉村休閑游客的喜愛。漢中市青木川景區舉辦自駕游帳篷燒烤節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扎帳露營。咸陽的袁家村、馬嵬驛,漢中的青木川、商洛的鳳凰古鎮等鄉村旅游景區持續火爆。

  特色民宿作為休閑度假的“新網紅”,把住宿變成體驗,讓游客在“新家”體驗閑暇生活,已經成為熱門的旅游方式。以農業、生態與民俗文化和自然科普為主要內容的研學旅游成為游客出行新時尚。西安的海蒂庄園、大美林庄、山水玉舍、上王院子、印象南湖、崖八裡、窮廬等民宿游客絡繹不絕、人氣頗旺。

    文化和旅游市場秩序安全平穩

  為做好假日旅游保障工作,全省各級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門加強值守,細致服務,密切協調,全力保障。節前,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媒體發布提示信息,引導游客合理安排出行,提醒游客注意假日旅游安全。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開展“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執法檢查等文化旅游市場整治行動,對重點旅游景區、星級飯店、重點涉旅企業、大型文化活動場所進行安全大檢查,確保了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穩定。同時,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為統領,持續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不合理低價游,規范導游執業行為,嚴厲打擊欺客、宰客、強迫消費等違法行為,確保了假期旅游的服務質量和游客的出行安全。假日期間,全省旅游態勢平穩,無游客滯留、無旅游安全事故、無重大投訴,旅游市場井然有序,節日氛圍喜慶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