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西藏
西藏
西藏唐卡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
發布時間:2015-04-16 09:4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5-04-16

  唐卡是藏民族特有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素有藏族百科全書之美譽,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之一。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著重從唐卡的保護、傳承和推廣展示入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西藏自治區有自治區級唐卡項目8項,其中勉唐派、欽則派、嘎瑪嘎赤派、勉薩派及直孔刺繡等5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21名,其中3人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一支梯隊合理、技藝理論兼修的唐卡傳承隊伍已初步建成。西藏自治區先後命名33個自治區級非遺傳習基地,其中唐卡傳習基地5個,4個國家級和12個自治區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中唐卡示范基地各佔1個。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西藏唐卡藝術,展示傳承人的技藝風採,同時,讓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唐卡藝術的繼承、保護和發展,西藏自治區通過舉辦唐卡系列精品展、唐卡傳承人論壇及推薦參加國內各類展覽展示活動等方式,大力宣傳獨具特色的唐卡藝術,極大地提升了藏族唐卡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得到了各級唐卡傳承人的積極參與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好評。 

  下一步,西藏自治區將繼續加大唐卡藝術的挖掘、整理及保護工作力度,著重在生產性保護上下功夫,為各級傳承人搭建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促使傳承人在有效保護唐卡傳統繪制技藝的基礎上,充分釋放唐卡藝術的市場活力,努力實現傳承與增收雙贏的目標。(來源:西藏自治區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