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旅游:深化中非合作的“非”凡力量
發布時間:2018-09-07 15:04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郭鵬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18-09-07

  從2000年到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迎來“成人禮”。一個是蓬勃發展的發展中大國,一個是充滿希望的廣袤而神秘的大陸,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與非洲的領導人帶著26億人民的囑托,圍繞著“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表示,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要重點實施“八大行動”,其中包括“實施人文交流行動”,即中國決定設立中國非洲研究院,同非方深化文明互鑒﹔打造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增強版﹔實施50個文體旅游項目,支持非洲國家加入絲綢之路國際劇院、博物館、藝術節等聯盟﹔打造中非媒體合作網絡﹔繼續推動中非互設文化中心﹔支持非洲符合條件的教育機構申辦孔子學院﹔支持更多非洲國家成為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游目的地。

  回首過去18年,旅游交流合作不斷豐富著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內涵﹔展望未來,中非旅游領域將奏響深度合作新樂章。

  緊抓機遇再迎契機

  自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舉辦以來,根據《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有關要求,中非積極開展旅游領域合作,在推進旅游簽證便利化、增加直航航線、提升旅游安全和品質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通過多次舉辦旅游推介活動、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增進了中非人民的情誼。9月3日,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聯合攜程旅游網、馬蜂窩旅游網、景域集團等旅游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發布《中非旅游數據報告2018》。數據顯示,過去3年中非雙邊入出境人數保持穩定。2017年全年,中非雙邊旅客互訪達142.6萬人次,其中,中國游客旅非79.78萬人次,非洲游客旅華62.83萬人次。中國公民經由主要旅行商赴非洲出境旅游人數高速增長,旅游正成為中非人文交流的排頭兵。

  如今,伴隨著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穩步發展,雙方旅游業迎來了更大機遇。

  中國旅游研究院國際所副研究員楊勁鬆博士表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承接與發展了約翰內斯堡峰會成果,為未來3年合作提出了行動綱領。“實施人文交流行動,體現出中非人文交流合作進入了新階段,文化旅游融合共振成為基本模式,中非文明互鑒有文旅內容支撐更為系統完善,優選文旅項目與‘一帶一路’對接互補並力爭成為典范。以此為依據,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中的旅游和人文合作,以及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的人文交流和旅游領域相關的交流將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推進,中非人文和旅游合作將覆蓋更多領域,邁出更穩健的步伐。”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實施人文交流行動的內容符合時代要求,旅游既承擔著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傳播使命,也承擔著民間外交的使命。”在上海春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衛紅看來,現有非洲旅游產品比較突出自然資源,人文交流內容還不夠。

  “人與人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是令人著迷的,因為旅游的重要元素是‘情’。現在我們已經在北非定制游產品中加入參觀孔子學院、和當地學生交流等內容,未來還將繼續加強。”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成功舉辦將促進中埃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旅游等多領域的合作,在旅游方面,2017年赴埃及旅游的中國游客達到了創紀錄的30萬人次,我相信今後將會有更多的中國游客到埃及感受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埃及駐華使館旅游處旅游事務參贊阿布堅信,2018年赴埃及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會繼續增長,熱情友好的埃及人民隨時歡迎中國游客的到來。

  在納米比亞旅游局大中華區代表朱政看來,這次中非論壇對納米比亞旅游局來說,是向中國游客進一步推介納米比亞旅游資源的大好契機。“峰會將讓中國和納米比亞彼此進一步增進了解,納米比亞作為成熟、安全、高端的非洲旅游目的地,將為更多的中國游客所熟知。”

  扎實合作成果豐碩

  近年來,中非旅游交流頻繁。2017年4月,在埃塞俄比亞舉辦的中國出境旅游高級別會議上,把握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機遇成為與會代表關注的焦點,來自非洲國家的21位旅游部長和數十位專家等出席會議並展開討論。2016年5月,16個非洲國家派代表來京出席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

  “中國旅游市場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市場。”阿布表示,近年來,埃及一直不遺余力地在中國宣傳埃及旅游目的地,並針對不同游客的需求,推出了很多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如埃及文明之旅、尼羅河游輪之旅、紅海休閑之旅等,受到中國游客好評。

  朱政介紹,納米比亞旅游局根據中國游客的偏好,推出了多條適合中國游客的路線,如納米比亞中部金環之旅、納米比亞北線綠意之旅、納米比亞沙漠秘境之旅等。此外,納米比亞旅游局也通過多種渠道讓納米比亞當地的地接社、酒店、景點等更充分了解中國游客的愛好和習慣。

  如今,在中非旅游部門及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旅游交往日漸密切。

  攜程出境游數據顯示,近3年中國游客赴非游客人數逐年遞增且增長趨勢明顯。2017年,通過攜程旅游平台預訂跟團游、自由行、定制游、當地玩樂等產品的赴非游客量同比增長近60%,2018年1至7月游客量與同比增長超70%。

  中青旅遨游網的數據顯示,非洲地區逐漸成為關注深度游、品質游、個性化旅游、獵奇游的中國游客首選目的地,近5年通過中青旅遨游網赴非洲游客累計超5萬人,近兩年平均增長速度在40%以上。

  攜程中東非、澳新南太區域經理胡文煜結合攜程實際情況分析,目前,客人對非洲旅游產品的認知和需求增長明顯,簽證方面也一直有利好消息傳出,比如2016年的摩洛哥免簽等。每年赴非洲游客量都有70%到80%的自然增長,目前的熱銷目的地有埃及、毛裡求斯、摩洛哥、南非、肯尼亞等。

  此外,馬蜂窩平台的搜索熱度也顯示,突尼斯、埃塞俄比亞、摩洛哥、馬達加斯加是今年上半年同比游客漲幅最快的目的地。

  優化服務未來可期

  順利完成2018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的博茲瓦納大學中文系講師馬奕男前不久回國了,但他的心卻還惦念著北京,時刻關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進展。“我是非洲人,我太太是中國人,真的感謝到中國學習、生活的那段經歷讓我遇到她。”如今,馬奕男期待中非文化旅游合作借此次峰會舉辦的契機不斷走向深入,也希望他美麗的家鄉——博茨瓦納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

  正如中國駐摩洛哥大使李立在接受採訪時所說,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成為推動中非合作的重要加速器。據了解,自2016年6月摩洛哥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政策後,中國赴摩旅游人數迅速攀升。大量中國游客的到來直接促進了摩洛哥的經濟發展,也增進了兩國人民相互了解。

  “隨著納米比亞越來越為國人所熟知,中國游客對赴納米比亞的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朱政坦言,希望兩國政府也能進一步協商簡化中國游客前往納米比亞的旅游簽證申請,同時增加航線,讓中國游客更便捷地前往納米比亞。

  中青旅遨游網首席品牌官徐曉磊表示,非洲旅游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既取決於非洲大陸本身的旅游吸引力,也取決於中非良好的合作關系和逐漸放寬的簽證政策。“當前中國公民旅游消費正面臨著升級,我們將以更加富有內涵、文化的主題類產品適應這一變化,讓消費者在非洲旅行過程中既能感受到風景的優美,更得到身心的放鬆和內涵的提升。”

  楊勁鬆建議,未來在指導思路上,將雙方文化旅游合作與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與“一帶一路”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將文化旅游合作盡可能地納入雙方成熟的合作框架中。同時,也希望中非雙方能在簽證便利化、直航航班提供和加密、語言和支付環境優化、旅游安全保障、旅游發展經驗互鑒以及旅游權利保障等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讓遠隔萬裡的中國人與非洲人同時聚焦北京,讓有著美好願景的中國夢與非洲夢在此刻相融,旅游作為人文交流的重要載體無疑將為中非合作的下一個“黃金時代”注入重要力量。(記者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