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山東省文化廳主辦,中央民族樂團、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的首屆全國優秀民族樂團展演,將於201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在濟南市舉辦。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國民族音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弘揚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促進民族音樂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視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2010年起開始實施“中國民族音樂發展和扶持工程”,2016年起擴展為“中國民族音樂舞蹈雜技扶持發展工程”,並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工程實施以來,對於民族音樂的傳承保護、曲目創作、人才培養、普及推廣、理論研究、交流傳播等發揮了積極作用,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的優秀曲目,培養了一批潛心民樂藝術、德藝雙馨的專門人才,培育了一批熱愛民樂藝術的忠實觀眾。比如,先後在山東、海南舉辦了兩屆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上百個民間組合參加演出,涉及地方樂種60余個。又比如,完成了10卷本的《中國工尺譜集成》編撰出版工作。該書被學界視為繼《中國民族民間器樂集成》、《琴曲集成》後的又一項浩大的考察中國民間音樂傳承、見證民間音樂生態體系的重要工程。此外,還支持中央民族樂團舉辦了三屆全國民樂人才培訓班﹔積極推進“民族音樂數據庫”的建設工作,並著手開展全國傳統樂種普查試點工作。
本次展演是在改革開放40周年和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四周年之際舉辦的一次全國性民族音樂藝術活動,也是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次舉辦的以民族樂團為主體的展演活動。展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集中展示民族樂團近年來民族音樂創作特別是現實題材創作取得的優秀成果,力爭辦成“民族音樂的盛會,人民群眾的節日”。全國各地共有47個民樂團體報名參加展演,經專家遴選,最終確定了10個民樂團體參演。這些樂團中,既有國家藝術院團,也有地方藝術院團和音樂院校民樂團體,既有職業民族樂團,也有綜合劇院所屬民族樂團。展演將以中央民族樂團的民族器樂劇《玄奘西行》開幕,以山東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民族音樂會《大道天籟》閉幕,期間共舉辦10場民樂演出,同時開展一團一評、民樂藝術講座、下基層演出等一系列活動。
據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負責同志介紹,本次展演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於推動民族音樂的創作,挖掘和推出一批“旋律優美、意境深遠、耳熟能詳、百聽不厭”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二是有利於展示我國民族樂團的整體形象和藝術水平,加強各民族樂團之間的學習、交流和幫扶。三是有利於促進民族音樂的普及和傳播。通過優秀民族音樂作品的集中展示,讓更多觀眾近距離欣賞高水准的中國民族音樂,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民族音樂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四是有利於加強民族音樂理論建設。通過在展演期間舉辦“一團一評”等研討活動,不斷促進民族音樂理論體系構建和民族樂團建設。
上一篇: 老藝術家民族音樂會紀念改革開放40年 |
下一篇: 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啟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