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不僅“火起來”,更要“活起來”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談春節“博物館熱”現象
發布時間:2019-03-01 09:2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03-01
  當下,博物館可謂“火起來”了,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空前提升。今年春節前後,全國數千家博物館推出上萬場精彩活動。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統計,游客在春節期間參觀博物館的比例高達40.5%。參觀博物館緣何成為老百姓過年的新年俗、新風尚?博物館應當如何抓住機遇,順勢而上,真正實現由“火起來”向“活起來”轉變?記者日前對此採訪了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相關負責人。
  “博物館裡過大年”成為新年俗
  今年春節期間,北京多家博物館舉辦新春民俗文物展,營造首都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吉林110家博物館舉辦159項己亥豬年文化題材展覽,開展各項活動1337場次﹔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面向廣大青少年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策劃“薦福文化大廟會”﹔成都武侯祠博物館7天接待觀眾83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30%……
  該負責人表示,“博物館裡過大年”成為老百姓歡度新春的重要選擇——這既反映了廣大群眾節日休閑理念和方式的轉變,也體現出博物館日益走入日常,成為公眾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態﹔既體現了大家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也得益於博物館展覽教育水平和管理服務意識的不斷提升。“今年大年初一,原本計劃閉館的成都博物館,鑒於觀眾空前熱情決定臨時開館,工作人員迅速集結到崗,重新開館並延時至晚上8點。”該負責人舉例。
  理性推動“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博物館體系建設更加完備,全國博物館總數已達5136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深入推進,公共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博物館界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和期待,努力優化和拓展服務新模式,如啟動網上預約,簡化入館程序,嘗試錯峰甚至夜間開放,由公眾“下訂單”決定博物館舉辦的部分展覽,通過流動展覽、數字化展覽擴大服務覆蓋范圍,積極參與文化扶貧、鄉村振興等惠民工程。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2萬多個展覽,從2015年起每年新增1億入館人次,2018年參觀人數超過10億人次,觀眾結構日益多元,未成年人、低收入群體、農民工、鄉鎮居民參觀博物館熱情高漲。每年舉辦20余萬次教育活動,青少年利用博物館學習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
  該負責人表示,要理性推動“博物館熱”升溫。在開放管理方面,觀眾超出博物館承載能力影響文物、觀眾安全的問題,各級文物部門要根據博物館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施策、加強管理和指導,要深刻吸取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事故教訓,把文物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紅線和生命線。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方面,要認識到這既是博物館積極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更是博物館研究、收藏、保護、展覽、教育和文化傳播功能的延伸。博物館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和舉辦大型活動,要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圍繞博物館的基本職能,結合博物館的藏品資源,堅守博物館的邊界和底線,避免過度商業化、泛娛樂化傾向。
  真正實現“活起來”
  該負責人表示,文物“活起來”,就要讓文物的價值內涵活起來,成為國與國相通、民與民相親的“通用語”﹔讓文物的思想文化活起來,成為世界認知中國、中國交往世界的“解碼器”﹔讓文物的多元之美活起來,成為文化再創造、藝術再發展的“營養源”﹔讓文物的精神品格活起來,成為構筑中國精神,增強中國力量的“動力泵”。對於博物館來說,真正實現由“火起來”向“活起來”的轉變,必須緊扣機構定位和功能,在提供高質量的文化供給上下功夫,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要強化保護職能。博物館首先是文化遺產的保存機構,保護是利用的基礎和前提,絕對不能弱化或淡化文物保護之責。尤其是遺址類、古建類博物館,本身是文保單位,在組織重大活動或搭建臨時性設施設備時,應符合文物保護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要樹立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制定應急安全預案,在確保文物安全的基礎上做好開放服務工作。
  要夯實研究基礎。文物是連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博物館要加強對文物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價值的詮釋與解讀,以物證史、讓文物說話,通過文物來傳遞核心價值觀、弘揚正能量,通過創意來挖掘和展示文物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透過價值來回歸初心,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美好生活時代相融相通。
  要優化服務供給。博物館是重要的文化傳播機構和社會教育機構,觀眾參觀博物館的目的,不單純是文化休閑娛樂,更重要的是獲取知識、了解歷史、實現自我增值。展覽和教育活動是博物館文化供給的主要方式,博物館應當積極探索用文物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劃讓老百姓願意看、看得懂的展覽項目,同時針對不同年齡、不同群體,舉辦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更多的公眾獲益。
  要拓展傳播渠道。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博物館網上展覽、網絡課堂建設,擴大博物館文化供給的輻射范圍﹔加強媒體合作,推出更多像《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博物館之夜》等優秀節目,增強博物館文化影響力。(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