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文化和旅游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班綜述
發布時間:2019-11-29 08:3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1-29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根據中央要求與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安排,11月6日至23日,文化和旅游部機關黨委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連續舉辦5期文化和旅游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班,每期3天。學習班設置個人自學、分組討論和大會交流等環節。每期學習班都由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作開班動員和主持大會交流、作學習小結。

  學習期間,廣大學員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的要求,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緊密聯系單位工作實際、黨的建設實際和個人思想實際,邊學習邊思考,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決定》起草情況向全會所作的說明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學習了《決定》以及輔導讀本的有關內容,圍繞“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這一命題,分組進行深入討論。

  通過深入學習討論,學員們對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對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有了更加高度的自覺。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與部機關各司局正處長以上領導干部和二級調研員以上職級公務員,部直屬單位正處級以上干部﹔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局機關副司長以上領導干部,直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部業務主管社會組織黨組織或行政負責人,黨建工作指導員,共計97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學習,45名學員代表作大會交流。

  學員們表示,第一時間組織集中學習,非常及時,意義重大。如今,學習班雖然已經結束,大家的學習勁頭仍分毫不減,交流分享正在持續進行。

  “在黨的歷史上,召開中央全會專門研究黨和國家的制度體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是第一次。”學員們普遍表示,《決定》明確了“堅持和鞏固什麼”“完善和發展什麼”,從根本上解決了制度自信的問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是一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典教科書,是堅定制度自信、推進新時代制度建設的政治宣言書。

  “在5000多字的《決定》中,‘制度’一詞出現了77次。”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蘭靜表示,《決定》系統提出了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為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所長章宏偉認為,全會正是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各方面建設和發展架好制度的“四梁八柱”,既堅持和鞏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證道路方向的正確性,使得發展過程中有制度的保障和依靠,又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不僵化、不封閉,提供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性和科學性。

  “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任重而道遠﹔將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要守正創新。”中國旅游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張潤生說,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遵從制度要求、維護制度權威,堅決反對在執行制度中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文化制度建設對於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至關重要,文旅融合有助於講好中國故事,從‘一家獨唱’到‘二人重唱’,再到和諧悅耳的文旅大合唱,制度建設是我們融合發展之路的根本保障。”

  學員們普遍認為,通過系統學習全會精神,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理解更深入了,提升文化和旅游領域治理能力的緊迫感更強了。

  “文化和旅游工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提供了思想文化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和旅游部財務司副司長王明亮看來,文化和旅游領域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陣地,要勇於承擔歷史責任、努力工作,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政府該管到哪裡、如何管,還是要堅持以‘人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標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堅持‘人民群眾的滿意才是最大的政治’。”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認為,推進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真融合、深融合和廣融合,需要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和分類指導,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此,我們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需要動員系統和社會的綜合力量,加強文化領域的安全、創新、發展、改革等方面的制度建設。”

  從國到家,從集體到個人,都是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全會對整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作出戰略和全局部署。作為構成國家的細小分子,各單位要在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個人要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燕東升說,在實際工作中,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既要加強調查研究,在充分了解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加強協同性、系統性、整體性溝通協調,形成具有可行性、接地氣的制度體系,並確保這些制度的貫徹落實,又要拓展思路,開放國際視野,勇於“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兼容吸納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為我所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全會強調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我深有體會。”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袁慧琴介紹,要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要堅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為培養“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優秀藝術人才而不懈努力。

  “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讓我對所從事的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有了新感悟。”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朱渤看來,落實好全會精神要求,要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要以制度保障公共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資源配置機制和供需對接制度。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文化報社編輯中心主任王連文學習後表示,新聞採訪過程中,廣大基層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向記者表達著對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的期待。作為文化工作者與新聞工作者,要深刻踐行“四力”,以敏銳視角、生動筆觸、鮮活鏡頭深度報道聚焦這一主題,將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成效轉化為具體實踐成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