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國家圖書館攜手閱文集團共建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
百部網文佳作典藏入館
發布時間:2020-09-07 14:10 來源:國家圖書館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國家圖書館 2020-09-07

  8月31日,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共同召開“珍藏時代經典 悅享網絡文學”發布會,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胡邦勝,國家圖書館館長、黨委副書記饒權,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魏大威,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關司局、中國作家協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國家圖書館、閱文集團相關負責同志、專家,入藏作品作家代表等出席發布會。會上,閱文集團挂牌成為國家圖書館第二家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同時,來自閱文平台的百部網文佳作被典藏入館。


  揭牌儀式現場

  張旭指出,此次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合作,共建第二家“國家圖書館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使優秀原創網絡文學作品入藏國家圖書館,是在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與服務領域的積極探索,有利於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供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培育網絡文學這一新型文化業態,激勵更多新生力量創作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為文化事業的繁榮注入新鮮血液,促進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張旭強調,國家圖書館要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圖老專家的回信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領域的社會合作,為群眾提供具有時代特點的優質閱讀產品和服務,更好地發揮在文獻收藏、知識傳播、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圖書館和閱文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胡邦勝表示,網絡文學是文創產業發展的主要內容源頭,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繁榮發展,並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亮麗名片。此次國家圖書館和閱文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第二家國家圖書館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落戶閱文集團,必將促進網絡文學經典化,必將提升網絡文學的品質和影響,必將對推動網絡文學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閱文集團這次與國家圖書館進行戰略合作,主動承擔起國家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的職責,體現了一個網絡文學龍頭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饒權表示,此次以網絡文學為代表的新型文學內容資源入駐國家圖書館,將有助於不斷豐富國家圖書館的立體化館藏資源內容,完善互聯網信息資源採集與保存體系,並在服務社會公眾閱讀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助於優質網絡文學作品得到妥善的長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推動這些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在傳播中華文明、弘揚正能量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更大空間。同時希望將來能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和信息服務機構,主動參與到互聯網記憶的保存中,與國家圖書館共同致力於構建新時代的人類數字記憶庫,凝聚起推動國家、民族文明成果和時代記憶永續傳承的磅礡力量。

  程武表示,網絡文學充滿著年輕朝氣,它不僅題材豐富,有著蓬勃的想象力和創作活力,更是一面鏡子,折射當下現實和社會心理。閱文成為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基地,通過精彩的網文內容,及時、有效地記錄當下的思想風貌,記錄時代的發展脈絡,這是閱文作為內容平台義不容辭的責任。文化的蓬勃生命力來源於流動,來源於創新,背靠“歷史”、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用數字文化延續宏大的歷史傳承,用鮮活的原創留存時代記憶,文化之光才能一直閃耀。此次與國家圖書館的牽手,我們將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通過與國家圖書館的合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饒權、魏大威向到場作家代表頒發感謝狀

  發布會上,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黨委書記魏大威向到場作家代表頒發感謝狀,閱文集團白金作家“會說話的肘子”表示,這次百部網文佳作入館典藏,是對網文作品和創作者的充分肯定。作為閱文平台的一名作家,這樣的肯定讓他備受鼓舞,未來會更加努力潛心創作,為讀者講述更加精彩的故事,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此次合作是國家圖書館聯合社會力量,共同布局分級分布式互聯網信息戰略保存體系的又一個新進展。此次將網絡文學納入國家文獻信息資源保存體系,表明中國傳統閱讀文化和當代網絡流行文化的深度交融,網絡文學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記錄著時代表達,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活力也正在被進一步激活。

  下一步,國家圖書館與閱文集團將圍繞原創文學推廣、資源保存保護、新技術應用、閱讀服務創新、文化創意開發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助力新時代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