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即將在川渝兩地舉辦
發布時間:2020-10-28 11:35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0-10-28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作家協會、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詩歌節,將於2020年11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11月7日在重慶市閉幕。

  中國詩歌節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作家協會聯合省級地方人民政府主辦的國家級文化活動,是目前國內最高規格的詩歌藝術盛會。中國詩歌節每3年一屆,自2005年以來,先後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陝西省西安市、福建省廈門市、四川省綿陽市、湖北省宜昌市成功舉辦了五屆。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和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詩歌藝術的盛會 人民群眾的節日”為宗旨,體現中國精神、時代風採、地方特色和詩歌品格,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用詩歌凝聚奮進力量,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鼓舞全社會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奮斗,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是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進入常態化下,首次在線下開展的國家級文化活動。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需要在室內舉辦的國家級藝術活動,都推遲到明年舉行。如期舉辦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說明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充分展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

  巴蜀地區歷史文化底蘊豐富,具有悠久的詩歌文化傳統,享有“自古詩人皆入蜀”的美譽,一大批詩歌巨匠都在巴蜀大地留下了不朽的名篇。當前,四川省、重慶市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四川、重慶舉辦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部署的具體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展示豐富的文化傳統、人文風貌和城市形象,助推兩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期間將舉辦三大類十余個子項目活動,主要內容有:

  一是舉辦開、閉幕式及文藝演出。2020年11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辦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開幕式及文藝演出,11月7日,在重慶市舉辦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及文藝演出。開、閉幕式演出分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並首次採取線上直播的方式與廣大群眾見面。

  二是開展詩歌主題活動。邀請著名詩人、詩評家、學者及部分詩歌刊物主編,就“世界格局與本土寫作的美學轉化”“抗疫詩歌的時代擔當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巴蜀文化、傳統資源與新時代創造”等主題在成渝兩地開展學術交流和研討,成果結集編印《詩刊》特刊。組織詩人、藝術家、詩歌節嘉賓和詩歌愛好者深入歷史、革命文化遺跡,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現代科技和鄉村振興、城市發展現場等開展採風、交流活動,創作推出一批賡續傳統文脈,反映時代巨變的詩歌作品。推動詩歌進學校、進社區、進景區、進商區、進書店等,充分利用互聯網,舉辦“全民詩歌”影像征集活動、詩歌大講堂、經典詩歌吟誦、詩歌藝術賞析、詩歌沙龍、詩歌快閃、詩歌研學等群眾性詩歌文化活動,推動成渝兩地社區互動,全民讀詩頌詩,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社會營造“誦詩、愛詩、樂詩”的良好氛圍。

  三是開展文化和旅游融合活動。在成都舉辦“詩與遠方”民族管弦樂詩歌音樂朗誦會,在重慶舉辦“詩夢千年﹒兩江吟詠”活動、“山水有詩畫”音舞詩畫品鑒會等詩歌專場活動,邀請詩人、朗誦藝術家與當地群眾一起朗誦經典詩篇,歌詠新時代建設成就。四川、重慶向社會發布“詩歌之旅”系列精品旅游線路,助推巴蜀文化和旅游走廊建設,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由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公共服務司,《詩刊》社,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四川省作家協會,重慶市作家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北碚區人民政府、江津區人民政府、奉節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