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 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6年6月30日
【工作動態】
*崔述強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新要求
*區領導調研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情況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工作
*陳雙副區長實地調研紫竹院街道紫竹社區太極站建設情況
*區文化委召開北部文化中心社會化運營對接會商會
*區文化委主任陳靜調研公共文化工作
*區領導召開北部文化中心開館工作現場會
*廣西來賓市領導到海澱區調研
【文化活動】
*端午小長假 蘇家坨太平鼓展非遺風採
*花園路地區八段錦展示活動
*花園路街道冠城園、玉蘭園社區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文藝演出
*歡樂童年 放飛夢想——2016年第二屆中關村兒童演出季拉開帷幕*西北旺鎮“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千人大合唱比賽
*八裡庄街道開展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攝影展
*上庄鎮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暨“唱支山歌給黨聽”文藝演出隆重上演
*唱響主旋律 共譜新篇章——甘家口街道召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
*開卷幸福生活,閱讀百姓人生
【工作動態】
崔述強書記就文化建設提出新要求
2016年6月1日下午,崔述強書記主持召開第195次區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文化工作。宣傳部、教工委、發改委、海澱園管委會(科委)、文化委、旅游委、金融辦、財政局、規劃分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崔述強書記指出:北京“四個中心”建設與海澱區高度契合,都能找到落腳點。目前,海澱文化建設的主要矛盾是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配套、供給不足的矛盾,文化工作在文化設施建設、文化軟實力挖掘、創新文化普及、文化遺產保護、文化資源整合等方面均存在差距。下一步,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摸准需求、找准問題、加強創新、補齊短板,推動海澱在文化中心建設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間,海澱要重點推進下述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扎實推進示范區建設。要將設施達標具體任務落實到街鎮,同時,廣泛開展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二是要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聚集度、附加值,形成海澱文化品牌。
三是要加強文化與教育的結合。發揮文化在教育人、引導人方面的作用,提高海澱居民的文化素質,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四是要宣傳好海澱創新文化。講好海澱創新創業故事,讓群眾看得見,聽得著,感受得到,要做足網絡文化的文章,傳遞好海澱正能量。
五是要推動重大文化建設項目進展。抓住西部文化帶、故宮北院等重大項目建設契機,推動海澱文化、文物、旅游發展﹔加快推進新海澱博物館等項目,建設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文化基礎設施。
崔書記指出,要抓緊謀劃好海澱區文化發展“十三五”規劃,統籌區域文化資源,扎扎實實工作,把海澱的文化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區領導調研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情況
為貫徹落實第195次區委常委會要求,加快推進基層文化設施達標,推動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2016年6月6日至7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副區長王衛明帶隊,實地調研北下關、上地、香山街道基層文化設施狀況。區文化委主要領導陳靜,區委組織部、區住建委、區社會辦、區文明辦、區財政局、區房管局、區民防局、區民政局、區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等單位主管領導參加調研。
陳名杰部長、王衛明副區長一行實地察看了北下關、上地和香山街道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和使用情況,召開現場會研究街道文化設施不達標問題的解決措施,並對達標時間、完成步驟提出了具體要求。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工作
2016年6月14日,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關成啟主持召開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57次主任會議,研究海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人大常委會各副主任、相關人大代表、副區長王衛明、文化委主任陳靜參加會議,政府辦、財政局、發改委、農委、社會辦、住建委、規劃分局和體育局主要領導列席會議。
會議聽取了海澱區文化委代表區政府所作的建設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匯報,與會領導及代表高度肯定了示范區建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並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是要廣泛深入宣傳,形成創建合力。要深入百姓、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廣泛動員,匯聚力量,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二是要統籌各方資源,創新運作模式。要進一步統籌高校、藝術院團等各方的優勢資源,形成共享銜接機制,普惠大眾。三是要加強文物保護,傳承歷史文化。要加快海澱區新建博物館論證、建設,固化非遺進校園機制。四是要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服務效能。要堅持文化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並重,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服務水平。
關成啟主任指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區域百姓提供標准化、均等化、數字化、社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有利於增強區域人民的文化歸屬,促進海澱創新發展,是海澱文化建設的大事。他表示,區人大、區人大代表將持續關注並支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工作,推動海澱在文化中心建設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陳雙副區長實地調研紫竹院街道紫竹社區太極站建設情況
2016年6月14日,海澱區陳雙副區長到紫竹院公園實地調研了紫竹院街道紫竹社區太極站建設情況,並觀看了太極拳42式培訓匯報表演。
調研過程中,陳雙副區長聽取了紫竹院街道王曼諭主任及紫竹社區太極站負責人關於太極站團隊建設發展的情況匯報,實地查看了太極站訓練場所和學員的日常訓練情況。紫竹社區太極站始建於1974年,目前有國家、市、區級體育指導員26名,常年參加訓練的會員有100多名,每年輔導教學學員近五百人,多次參加市內外及區級太極拳比賽及表演。
隨著舒緩的音樂在紫竹院公園響起,紫竹社區太極站近百名學員端正姿態,動作整齊劃一,迎著晨光開始了太極拳42式培訓匯報表演。參加匯報表演的學員中,絕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社區居民,大家的每一個動作都准確到位,柔緩自然,柔中帶剛,無形似有形的動作贏得了在場領導的贊賞。
紫竹院街道辦事處王曼諭主任向太極站各小組發放了太極鞋,對社區老人們通過練習太極拳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安享幸福晚年做了充分肯定,並表示街道辦事處將繼續做好對優秀文體團隊的扶持。 陳雙副區長對紫竹社區太極站學員的匯報演出給予了高度評價,提出加強社區文體團隊建設對居民強身健體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建議社區居民特別是社區老年人要多參加團體性的文體活動,不僅能進行有益身心的鍛煉,而且通過參加團體運動加強學員之間的學習溝通,增進團結,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陳雙副區長對紫竹社區太極隊利用早晨8點半之前的時間錯峰組織學員進行鍛煉表示贊同,並提出海澱區將加大對居民文體活動場所的整合力度,通過與公園、地區單位資源共享等方式,為社區居民開展活動尋求更多更優質的場所,為居民開展文體活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氛圍。
區文化委召開北部文化中心社會化運營對接會商會
2016年6月16日,區文化委主任陳靜主持召開北部文化中心社會化運營對接會商會,區圖書館、文化館主要領導,社會化運營中標公司艾迪訊電子科技(無錫)有限公司、無錫市全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參會。
會議通報了北部文化中心項目工作進度及時間節點安排,艾迪訊公司和全中公司項目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北部文化中心開館運營工作方案,各方就項目推進存在的問題、對接准備工作等進行研究會商。
陳靜主任指出,北部文化中心是海澱區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工程,是海澱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重要舉措。北部文化中心的運營要明確定位、突出特色、服務過硬、管理規范,要加大對海澱創新、創業故事的挖掘,為地區文化建設提供更好的平台。相關各方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緊密配合,加強交流,確保北部文化中心按時保質開館。
區文化委主任陳靜調研公共文化工作
為進一步推進海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2016年6月17日,區文化委主任陳靜帶隊到北部文化中心、上地街道及香山公園進行調研,上地街道副主任趙洪讓、香山公園主任袁長平陪同。
調研組實地察看了北部文化中心文化館、圖書館開館運營籌備情況,陳靜主任就升降電梯使用、辦公用房、場地布展、設備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有關方面進行了溝通,同時督促文圖兩館加快進度,確保按時開館。隨後,調研組聽取了趙洪讓副主任關於上地三街黨建活動中心工程建設及功能定位的匯報,結合示范區創建標准就活動中心功能拓展、區域規劃等進行了探討。
區領導召開北部文化中心開館工作現場會
陳名杰部長指示:海澱區北部文化中心開放運營是海澱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倍受市區兩級領導及媒體關注,相關各方一要從大局出發,盡快完成交接工作,為開館運營做好准備﹔二要加強溝通,開館運營前期各單位要安排負責人員駐場協調﹔三要統籌資源,豐富各階段文化演出活動,為地區百姓奉上異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廣西來賓市領導到海澱區調研
2016年6月23日,廣西來賓市招商局、宣傳部領導一行11人來到海澱區田村路街道皮卡書屋、田村山文化廣場、阜四文化小院參觀調研。海澱區文化委副調研員孫敖度和田村路街道副主任許梅及相關工作人員陪同調研。
來賓市領導首先來到田村路街道皮卡書屋進行參觀,皮卡書屋的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書屋的建立、運營和管理模式,以及對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之後,參觀了田村山文化廣場。
最後,來賓市領導參觀了阜四文化小院,聽取了小院負責人關於悅讀館、國學館、議事館、咖啡館等“一院八館”開放運營情況的隨行匯報,詢問了小院日常活動舉辦情況。同時與田村路街道、文教科負責人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小院運營、理念及產生的社會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交流溝通,並對小院運營模式的可推廣、可借鑒性進行了探討。
【文化活動】
端午小長假 蘇家坨太平鼓展非遺風採
端午小長假期間,蘇家坨太平鼓表演隊作為海澱區參演的兩支代表隊之一於6月10日、6月11日分別參加了第八屆北京端午文化節暨北京市第三屆“非遺大觀園”端午游園會和北京市2016年“文化遺產日”主會場活動。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映襯下,敲起清脆的太平鼓,展現了這一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引得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和喝彩。
花園路地區八段錦展示活動
2016年6月15日,花園路街道在元大都遺址公園舉行了“創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引領花園路地區全民健身新風尚---2016年花園路地區八段錦健身項目展示”活動。
為積極配合海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豐富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不斷推進全地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順利開展,自今年3月份街道組織社區文體骨干舉辦“花園路街道健身八段錦小教員培訓班”以後,各社區充分發揮小教員的作用並相繼成立了社區八段錦學習班。在社區小教員的帶領下,大家反復練習,眼、神、手、腳出神入化,整體動作整齊劃一。展示活動中大家隊形整齊,儀態端庄,動作優美,充分展現了花園路地區居民積極向上、和諧共進的精神風貌。參加本次展示活動的居民達450余人。
花園路街道冠城園、玉蘭園社區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文藝演出
6月16日,花園路街道冠城園和玉蘭園社區黨委共同組織了一場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文藝演出。
歌聲深情,唱出了人民對黨的熱愛﹔舞蹈優美,舞出了黨和人民的魚水情,聲情並茂的詩朗誦《風雲九十五載》道出了中國共產黨歷經曲折與坎坷,以鋼鐵般的意志鑄就了今日的輝煌,還有木蘭扇,瑜伽,模特等一列精彩的節目,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的風採。
台下坐著的觀眾中不乏有耄耋之年的老黨員,他們是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經歷了種種磨難與艱辛,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的信念,將黨的事業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重,他們認真的觀看建黨95周年文藝演出,演出勾起了他們深深的回憶。
讓我們時刻銘記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做出的偉大貢獻,祝願中國共產黨青春永駐,帶領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歡樂童年 放飛夢想
——2016年第二屆中關村兒童演出季拉開帷幕
在孩子們期盼已久的暑期即將來臨之際,由海澱區文化委、海澱演出聯盟主辦的“歡樂童年 放飛夢想—2016年第二屆中關村兒童演出季”啟動儀式於2016年6月18日在海澱區中間藝術區舉行,海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名杰、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海澱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陳靜出席啟動儀式,並與在場的海澱區少年兒童代表一起在第二屆兒童演出季背景板上按下手印,共同拉開第二屆中關村兒童演出季的大幕。
儀式上海澱區文化委主任陳靜首先介紹了第二屆中關村兒童演出季相關情況。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在致辭中表示:要讓孩子們通過走進劇場觀看一部部高水平兒童劇,提高他們的審美情操,中國兒藝也將繼續為小觀眾們奉獻出更多的兒童劇作品。
陳名杰部長在致辭中寄語少年兒童,希望他們成為對國家有忠心,對父母有孝心,對社會有愛心,對他人有誠心,對自己有信心的“五心”少年。
活動現場還有來自海澱區第四實驗小學的同學們帶來的精彩舞蹈及自編自演的課本劇。
本屆兒童演出季自六月起持續至八月,屆時將有來自海內外的數十家藝術團體在海澱區的8家劇場帶來200余場精彩劇目,在為期三個月的時間裡為海澱區的小朋友們打造一場充滿童真的戲劇嘉年華。
本屆兒童演出季有如下幾個特點:
特點一:演出形式豐富,演出規模擴大
為使海澱區的小觀眾在家門口欣賞到更多精彩演出,海澱演出聯盟充分發揮平台優勢,擴大參演項目規模。本屆演出季項目較首屆增長70%,達到47個,演出場次達到230余場,同時還有雜技、多媒體舞台劇等演出類型亮相本屆演出季。
特點二:惠民渠道拓展,惠民力度增強
本屆兒童演出季著力突出惠民特色,讓更多家庭走進劇場感受兒童戲劇的歡樂。一是加大惠民補貼的資金力度。在首屆演出季開展惠民補貼的基礎上,本屆兒童演出季補貼資金110余萬元,較上屆增加近40%,預計惠及觀眾數量將增加近六成﹔二是積極拓展購買惠民票途徑。在兩大演出季成熟的樞紐單位購票模式基礎上,根據兒童演出季受眾人群的特殊性,增加區內中小學及幼兒園作為樞紐單位直接購票,受到家長和老師的一致歡迎﹔三是拓寬演出信息發布渠道。突出演出季整體宣傳的模式,充分利用“海澱公共文化”微信公眾賬號,及時推送演出信息,提升了宣傳效果。
特點三:帶動地區文化消費的作用逐步顯現
本屆演出季採取提高惠民補貼資金總額,降低惠民票單張補貼額度的方式,將每張補貼70%調整至每張最高補貼60%。調整後惠民補貼票依舊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反映出在首屆兒童演出季的市場培育下,兒童劇市場需求正在穩步提升,文化消費習慣被激發,文化消費氛圍逐步形成。
另據統計,2015年海澱區兒童劇市場活躍度顯著增強,呈現了跳躍式發展的態勢,項目數量較2014年上漲121%。下一步,海澱區文化委也將繼續支持並鼓勵兒童劇演出市場發展,推動區域演出市場活力的提升。
歡樂童年,放飛夢想。這個暑假,讓我們一起用藝術照亮前行道路,用快樂助力揚帆遠航,願孩子們的夢想在這裡萌芽,願孩子們的未來茁壯成長!
西北旺鎮“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
千人大合唱比賽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6月24日,西北旺鎮以“凝心聚力西北旺 共同唱響中國夢”為主題,舉辦2016年第六屆“青春的海”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唱響西北旺”千人大合唱比賽。
區委第三督導組日常工作負責人鮑曉戈、鎮黨委書記趙小雲、鎮紀委書記張燕明等領導班子成員以及63996部隊領導蒞臨比賽現場,與近2000余名居民群眾和部隊官兵一同觀看比賽。
比賽共吸引全鎮各村、社區、鎮屬企業以及學校和部隊等27支代表隊參加,比賽曲目突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主題,以催人振奮的革命歌曲、團結奮發向上的精神和火紅時代記憶的歌曲為主,並包括部分原創歌曲。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一個個精神抖擻,神採飛揚,一首首鏗鏘有力飽含深情的歌曲不時將大家帶入了那個艱難困苦的歲月,不時又讓觀眾感受到勝利的激動與喜悅,台下響起陣陣掌聲,將比賽一次次推向高潮。
比賽特邀專業評委老師為參賽隊伍打分,最終評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0名、最佳創作獎7名和最佳團隊演唱獎3名。區、鎮領導分別為獲獎代表隊頒獎,並鼓勵大家再接再厲,用歌聲抒發情懷,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推動西北旺鎮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此次千人大合唱比賽的開展,為鎮域內合唱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才華的平台。同時彰顯出團結、奮進、凝聚和諧的鎮域風採,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為推動海澱區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八裡庄街道開展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攝影展
通過前期的作品收集,共上交書畫、篆刻作品135幅,攝影作品100余張,於5月27日至7月10日在瑞新裡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展出,供地區居民、作者參觀、品評。同時,所有的居民、作者都可以對自己喜歡的作品進行投票,投票結果將於展覽結束後公布。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攝影展隻是八裡庄街道建設“書香八裡”系列活動中的其中一項,街道將繼續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背景,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開展系列文化體育活動,豐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的滿意度。
上庄鎮紀念建黨九十五周年長征勝利八十周年暨“唱支山歌給黨聽”文藝演出隆重上演
近日,上庄鎮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唱支山歌給黨聽”在上庄鎮李家墳村的文化活動中心拉開大幕。作為“中關村國際青年藝術季文化活動”的組成部分,在建黨九十五周年,紀念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的大背景下,活動吸引了全鎮黨員和大批群眾的觀看。
上庄鎮黨委書記劉涵、鎮長杜陳生、人大主席李志剛及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出席活動,並與黨員群眾一起同台歌唱慶祝。演員們更是載歌載舞,用歌聲,緬懷先輩的無私付出﹔用舞姿,展示現在的美好生活﹔用詩篇,暢想未來的發展飛躍。節目內容豐富多彩,有耳熟能詳的紅色經典——《唱支山歌給黨聽》﹔有節奏明快的音樂快板——《憶黨史﹒頌黨恩》﹔有扣人心弦的雜技表演——《肩上芭蕾》。有戲曲,有舞蹈,還有配樂的詩歌朗誦——《黨旗下的上庄》。
歷史和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傳承基礎,文化基礎深厚的上庄有扎實的歷史根基,有良好的文化傳承,更有大批的文化骨干和文藝人才。本次重大紀念活動,通過群眾的積極參與,熱情演出,展示了上庄的文化魅力﹔通過對黨和黨的發展歷程的回顧,增強了上庄的文化凝聚力﹔通過自創、自排、自演的群眾文化形式,豐富了上庄 文化的創新力。
唱響主旋律 共譜新篇章 ——甘家口街道召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
暨七一表彰大會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總結工作,表彰先進,激勵士氣,鼓舞干勁,同時展示甘家口地區精神風貌,推進甘家口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2016年6月29日,甘家口街道在首都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禮堂召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海澱區社會辦副主任范永忠、海澱區文化委員會副調研員尹國祥、甘家口街道辦事處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地區大工委委員單位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地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地區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地區基層黨員代表,共近400人參加了大會。
表彰大會後,慶祝演出拉開帷幕,演出內容豐富,涵蓋了合唱、舞蹈、交響樂、民樂等多種形式。節目在全體大合唱《東方紅》、《走進新時代》中開始,用激昂的音樂將觀眾帶回到過去的崢嶸歲月﹔來自國管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表演的《共產兒童團歌》等紅歌聯唱,是革命精神代代相傳的最好呈現﹔《十送紅軍》、《游擊隊之歌》、《北京喜訊到邊寨》、《為祖國干杯》、《新一代革命軍人》等耳熟能詳的經典,展現出黨從建立到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反映了黨在民族復興、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軍隊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最後,來自甘家口地區老百姓唱響《江山》《歌唱祖國》,將演出氛圍推向高潮。
值此建黨95周年之際,甘家口地區黨員用五年工作的豐碩成果向黨的生日獻禮。未來甘家口地區共產黨人一定能夠肩負歷史重任,不負人民重托,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搶抓機遇,創新克難,把地區各項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推進海澱區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及甘家口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開卷幸福生活,閱讀百姓人生
2016年6月30日,由永定路街道工作委員會、永定路街道辦事處主辦的“祖國高於一切﹒航天之戀”永定路街道精品文化沙龍在永定路文化中心舉行。
活動特別邀請到了永定路街道轄區內的老專家、老教授、老功勛、老革命為轄區青年群眾和學生講述他們伴隨共和國一同走過的風雨歷程和感人故事,講述中國航天為共和國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老一輩航天人的愛國精神。活動通過生動的訪談形式進行,配合多媒體設備展現了嘉賓們辛勤的奮斗之路,和對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航天人精神。
本次活動是由海澱區文委支持的2016年“閱讀照我中國夢,無盡書香進萬家”書香海澱,全民閱讀系列活動之一。這已經是永定路街道兩個月內開展的第二期精品文化沙龍活動。
永定路街道辦事處表示,要將文化沙龍活動繼續進行下去,力求豐富轄區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營造地區文化氣氛,提升居民文化素質,搭建地區公共文化平台。
6月27日上午,八裡庄街道瑞新裡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來觀看展覽的人絡繹不絕。這是八裡庄街道在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海澱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以及八裡庄街道建設“書香八裡”公共文化系列活動之際開展的一次主題書畫攝影展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均是在八裡庄地區生活的社區居民。 陳名杰部長和王衛明副區長首先檢查了北部文化中心通史展布展情況,圖書館、文化館功能設施配備情況及整體施工進度。聽取區文化委關於北部文化中心圖書館、文化館運營、籌備進度及亟待解決問題的匯報。與會各單位就用房、用電、安全、網絡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了討論。 為統籌推進北部文化中心開放事宜,2016年6月20日,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名杰,副區長王衛明在北部文化中心召開現場會。區文化委、北部辦、機關事務管理處、經信辦、財政局、質監局、溫泉鎮、威凱公司參加會議。 調研組在香山公園察看了香山慈幼院址2處民國時期的文物建筑,聽取了袁長平主任對於香山文物的介紹。陳靜主任表示,香山地區文化文物資源豐富,是西山歷史文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委對於香山的文物修繕將大力支持,鼓勵合理使用。 陳名杰同志指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十三五期間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各街鎮要高度重視,多方式、多途徑挖掘潛力、整合資源,確保街鎮、社區(村)兩級文化設施達標﹔要摸清區域居民文化需求,組織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保障基本文化供給﹔要深刻研究、展示和宣傳本地區文化特點,形成地區文化品牌﹔要在文化設施整合、社會化運營等方面大膽創新,力爭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中形成海澱特色,推動海澱在文化中心建設方面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