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40年,從自覺到自信!非遺為民族立魂、為生活點睛
發布時間:2018-12-17 09:0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8-12-17

改革開放給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也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了難得機遇和良好條件。改革開放40年來,從以民俗、民族民間文化為重點的記錄、保護,到非遺保護體系的全面建立,再到非遺傳承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人們的生活也因為非遺而變得更加精彩。 

建章立制——非遺保護的制度化、體系化、法律化

近年來,“非遺”作為一個概念在我國已經家喻戶曉,並且隨著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展開的保護實踐及其空前的影響不斷深入人心。而在十多年前的中國,人們剛聽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名詞時,往往都說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遺產。

我國現代意義上的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大體是以2001年我國的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為開端的。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起草並建立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以此為契機,國際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始呈現積極的態勢。當年年初,我國文化部和財政部聯合國家民委和中國文聯等單位發起組織和啟動實施了旨在全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200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令我國成為最早加入該公約的國家之一﹔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召開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並部署建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體系……以這些工作為標志,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由政府行為全面上升為國家意志,開始逐步邁入全面規范管理的快車道。

為了有力推動非遺保護工作,我國逐步建立起科學的管理機制,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工作基礎。國家設立了由文化部牽頭、九個部委組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一協調解決非遺保護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批准在文化部專門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全國31個省區市均成立了省級非遺保護中心,大部分的省區市文化廳(局)成立了非遺處(室)。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第一次大規模開展了全國性的非遺普查活動,普查出非遺資源總量近87萬項,較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國非遺資源的數量、分布情況、生存和傳承狀況等。在此基礎上,我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保護體系和傳承人名錄認定制度。截至目前,國務院批准公布了四批共1372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各省區市批准公布了15550項省級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五批3068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為了強化對非遺及其孕育發展環境進行區域性整體保護,我國先後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搭建的國際合作機制,我國有40個非遺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2011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於6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文化領域的第二部法律,該法對我國的非遺保護作了整體性的規定,奠定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科學性、規范性和持久性開展的基礎,也標志著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走上依法保護階段。

回溯﹒致敬——民族民間文藝的搶救與保護 

盡管非遺這個概念是自21世紀初才逐漸走入國人視野,但自覺保護文化遺產的深厚傳統我國自古有之。中國共產黨在其成長壯大的歷史進程中,對最廣大的民眾所創造擁有或承傳享用的各種非遺也一直非常重視。

改革開放伊始,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故事學會、中國戲曲學會等學術機構相繼成立,對民俗、民族民間文化開始成體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涌現出了《中國民間故事大系》、“中國民間文化叢書”等大批學術著作,為當時的非遺保護傳承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支撐。

與此同時,自1979年開始,中國開展了對民族民間文藝現象的調查,先後動員了全國各地數萬名學者和文化工作者。他們走遍了全國各族各鄉,對千百年來各民族勞動人民創造的、流傳在民間的傳統文藝現象進行了收集、整理,加以編纂、出版。迄今已收集資料約50億字,出版了“十大民族民間文藝集成志書”298卷395冊,約5.8億字。包括:《中國民間歌曲集成》《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中國戲曲志》《中國民間故事集成》《中國歌謠集成》《中國諺語集成》《中國曲藝志》。這部志書全面反映了我國各地各民族戲曲、曲藝、音樂、舞蹈、民間文學狀況,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民族民間文藝搶救與保護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標志性成果,被譽為“中國民間文藝的萬裡長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的編纂出版工作繼續穩步推進。在文化部及香港、澳門特區政府支持下,“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港澳卷”的編纂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果,香港、澳門的20卷集成志書中,已有14卷開展編纂工作。同時,以“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的資源為核心,建設了“中國記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礎資源數據庫”,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學術研究、教育傳承、文化創造和公眾提供基礎性資源服務。

發展振興——開創非遺當代傳承的新局面 

如果說在“十部文藝集成志書”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民族民間文藝保護工作,為後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有關要求,則為新時期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非遺保護的理念認識不斷深化。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在提高中保護”“非遺走進現代生活”“見人見物見生活”三個重要理念,強調隻有不斷提高傳承水平,才能增強非遺的表現力和吸引力,維護和拓展非遺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傳承行列,實現可持續的非遺保護。通過不斷創新非遺傳播方式,加強對非遺的宣傳、傳播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非遺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之中。2013年至2017年底,全國開展非遺宣傳展示活動32萬場次,參與觀眾5.4億人次。面向青少年的非遺普及教育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優秀非遺項目進入校園、進入課堂和進入鄉土教材。非遺保護的相關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穩步壯大,人民群眾參與非遺保護的積極性日益高漲。 

保護傳承水平躍上新台階。自2013年以來,中央財政投入非遺保護經費53億元,地方財政累計投入非遺保護經費39億元。中央安排12.7億元建設175個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習補助從每年1萬元提高到2萬元。截至今年12月10日,全國110余所院校積極參與了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實施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累計舉辦研培590期,學員達2.5萬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訓,參與者達7.1萬人次,幫助傳承人群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增強了傳承人群的文化自信。

開展分類保護,振興傳統工藝。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支持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高校、企業和相關單位,在新疆哈密、貴州雷山、青海果洛等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區設立了14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幫助當地傳統工藝企業和從業者解決工藝難題,提高產品品質,培育品牌。研究探索口頭傳統和表演藝術類項目保護傳承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基層傳統戲劇表演團體的支持力度,著力提高演出實踐頻次。在對942位65周歲以上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全面記錄的基礎上,啟動實施非遺記錄工程,對非遺代表性項目進行更加全面、系統、專業的記錄。

回溯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可以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得到社會公眾的高度認同,不僅離不開各級政府、文化工作者和全社會的不懈努力,而且也彰顯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文化的認知,特別是對文化遺產的認知,越來越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