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江蘇省文化廳在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12-09-28 09:08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09-28

 一、著眼發展、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公共文化建設

    在創建示范區實踐中,我們把中央的要求和江蘇的實際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路子。堅持夯實基礎設施與充分利用相統一,堅持豐富服務內容與提升服務水平相一致,堅持科學管理與制度設計相協調,堅持活動創新和文化惠民相融合,引導各級政府以國家示范區創建為龍頭,以省級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實行點面結合,上下聯動,靈活高效的方式方法,使創建示范區的實踐,在全省形成規模、形成各具特色可供學習和借鑒的樣板。

(一)明確總體目標。按照部裡的要求和我省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全力實施“八項工程”、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目標,到2015年,全省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要達到文化事業全面繁榮,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在此期間,力爭有3個市入選國家級示范區,3個市、30個縣(市、區)、300個鄉鎮建成省級示范區。

(二)建立工作機構。一是成立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及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制定《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方案》,並根據蘇南、蘇中、蘇北不同地區設計不同層級的示范區創建標准。二是所有列入創建單位的市、縣(市、區)、鎮(街道)政府都成立了創建辦公室,負責創建工作的統籌、協調和實施。三是成立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的組成為“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三分之一來自文化行政主管部門,三分之一來自長期工作於基層一線的文化工作者。專家學者、管理者和實踐者三方結合,既兼具宏觀視野和理論高度,又密切聯系了工作實際。

(三)強化責任主體。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承擔著主導責任並具有核心作用。這有利於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要素和資源的科學配置和合理流動,也有利於更好地研究解決當前制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在創建工作中各地政府的這種責任意識得到有效強化,凡列入創建示范區的各地政府、各市縣相關職能部門承擔著各自不同的責任,任務分工十分明確具體。政府作為創建示范區的責任主體,重點圍繞創建示范區的目標、任務,按照目標責任書規定的職責分工,落實相關工作機制和保障措施。各級文化部門負責統籌本市、縣(區、市)示范區創建工作,並加強對本市、縣(區、市)、鄉鎮(街道)示范區創建工作的督促指導。在示范區創建過程中,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和政策配套,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跨系統的設施、隊伍、服務等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促進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

(四)建立保障機制。一是政策推動。省委、省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實施文化建設工程的意見》、《江蘇文化建設工程實施辦法》、《江蘇省文化發展 “十二五”規劃》以及《關於繁榮藝術生產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對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實行目標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考核,有效地推動了公共文化事業發展。二是資金扶持。開展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以來,省財政不僅設有創建示范區以獎代補專項資金,還加大了農村文化建設、“三館一站”免費開放、“三送”工程、共享工程等專項資金補助。所有專項資金都制定使用管理辦法,保障專款專用。各地都將創建工作納入財政預算,並作為考核各級黨委、政府工作實績的重要指標,為全面完成創建國家和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任務提供有力的財政保障。三是人才支撐。全省各地每年組織鄉鎮、社區文化工作者、文藝骨干進行專題培訓,提高基層文化人才素質能力,吸引和鼓勵優秀年輕干部和大學畢業生到基層文化部門任職,引導退休干部、教師、文化工作者及在讀學生利用假期進行文化志願服務。現在全省各地一支以文化名人為領軍、業余團隊伍為支撐、志願者廣泛參與的基層文化“主力軍”正在形成。

(五)宣傳示范典型。為引導我省創建示范區(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們通過召開現場會、媒體通氣會、新聞發布會等多種途徑予以助推。去年將全省社文工作座談會安排在蘇州市召開,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該市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今年年初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工作會議上,重點推廣了蘇州爭創國家示范區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利用連雲港市的示范項目,召開了全省社區文化建設推進會,並重點介紹了張家港創新網格文化,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新模式的經驗﹔最近我們召開了“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同時還在《江蘇文化周訊》、《江蘇文化網》開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追蹤”欄目,及時宣傳報道推廣我省各地爭創示范區經驗。

二、豐富內涵、提升能力,關鍵環節上求新突破

 江蘇公共文化事業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形成“省有四館、市有三館、縣有兩館、鄉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級文化設施網絡體系。目前,全省有全國文化先進縣39個,國家一級圖書館63個、文化館81個、博物館5個,總數均列全國第一如何鞏固好、利用好、管理好、服務好這些公共文化設施,並在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使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既高效運行,又惠及全體百姓,這是創建示范區的著眼點和落腳點。

公共文化設施功能提檔升級。我們把提高基層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水平,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的有效覆蓋,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間,江蘇要達到萬人擁有文化設施面積達12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率達90以上,打造都市“15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裡文化圈”,我們要求這一目標首先要在示范區中能夠實現。各地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以及當地百姓對文化需求的差異和變化,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要求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服務功能。截止2011年底,蘇州市已實現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為2400平方米,無錫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為1616平方米。

(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全方位立體化。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多生產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一是推出一批具有震撼力、影響力的藝術精品。我們不僅通過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大主題美術創作工程,創作一批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作品,還充分發揮江蘇省“五星工程獎”示范作用,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深受老百姓歡迎的群眾文藝作品。二是充分發揮公共文化單位的重要作用,切實履行好公共服務職能。所有文化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不僅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而且要求在不斷完善內部功能的基礎上,延伸服務項目。三是加快公共文化資源數字化,擴大資源總量,增強各級公共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室)的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把更多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數字資源傳送到社區、城鎮和農村。

(三)文化活動更富特色和示范性。文化品牌對外具有感召力,對內具有滲透力,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推動力。我們大力倡導突出文化惠民,打造文化品牌,組織引導群眾參與文化、傳承文化、弘揚文化、享受文化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導向性、示范性、帶動性、可持續性為原則,組織開展“特色文化鄉鎮、特色文化團隊、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標兵”評比活動,以此來推動全省各地挖掘和培育各類特色文化活動。現在,除省裡組織開展“三送”、“文化進社區”和群眾文藝精品巡演展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動之外,各地區的“激情周末”、“幸福進萬家”、“精彩365、幸福每一天”,“時代潮”、“百姓劇場﹒周末戲苑”、“鎮鎮結親,文化串門”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遍及全省城鄉各地。

(四)公共文化服務格局發生新變化。我們把群眾性、廣泛性、互動性貫穿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始終。在服務對象上,始終關注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弱勢群體,凡區域內所有公民均納入公共文化服務范疇,享受普惠、均等、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在資源利用上,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實現城鄉文化資源的優勢互補。在服務方式上,公共文化服務的重心進一步下移。不斷拓寬公共文化基本服務的新途徑,逐步實行“全年無休,免費開放”、“朝九晚九”等服務模式。

(五)公共文化服務制度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創建示范區不同於一般的經濟社會活動,不能按常規的思維方式與工作方式抓,既要注重開展創建工作的實際結果,也要注重創建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示范性的經驗、做法和制度建設成果。去年江蘇省委出台了《關於實施文化建設工程的意見》,今年1月李學勇省長簽署了省人民政府第 77 號令,頒布了《江蘇省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辦法》,並於2012年3月1日起施行。這是江蘇公共文化建設管理領域出台的首部政府法規,對加快健全完善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意義重大。我們還承擔了“公共文化單位免費開放與公益性服務”、“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研究”兩項國家重點課題,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同時我省各地也都將制度設計納入創建過程,加強研究和實踐應用。如蘇州市關於公共文化財力供應研究,無錫市政府購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辦法研究,常州市武進區文化隊伍培養與引進方式研究,南通海門市藝術創作生產與激勵機制研究,昆山市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評價激勵機制等。

  三、咬住目標,堅持標准,確保示范區的帶動效應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心願。下一步,我們一定要認真按照這次會議的精神,繼續在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建設上高標准、高質量地向前推進。

(一)繼續突出抓好國家示范區(項目)創建。9月10日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決定實施戰略合作,部省雙方圍繞江蘇“2015年基本建成文化強省”目標,在推進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藝術創作與生產、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評估驗收。

(二)組織第二批省級示范區創建申報工作。對條件成熟、政府積極性高的地區,及時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論證,盡早確定創建名單。重點圍繞施網絡覆蓋體系,產品生產服務供給體系,人才、資金、技術保障體系,組織支撐體系,績效評估體系等方面,全面展開細致、扎實的工作。力求在示范區創建的實踐中,培育一批創新典型,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探索經驗、提供示范,推動全省公共文化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不斷完善示范區創建工作機制。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機制,今後要繼續堅持和完善,使示范區創建更加規范化。一是完善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省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專家組的協調、服務和指導作用,不斷完善項目建設、服務功能、人才培養、制度設計等工作機制。二是完善激勵機制。對在示范區建設中做出較大貢獻的部門要給予表彰獎勵,對成績突出的要在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多的傾斜。三是完善督查和社會評價機制,對已命名的示范區進行跟蹤調查。

(四)狠抓工作任務的落實。示范區創建重在行動,貴在落實,不是搞形式主義的表面文章,而是要實實在在地體現發展,使基層群眾受益。在開展創建活動中,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制定計劃要符合實際,開展工作不走過場,不搞轟動效應,不搞面子工程。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布局不平衡問題。重點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對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進行有效整合,並對省市縣鄉鎮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制定不同的標准,解決多頭、交叉和重復建設的問題。建立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深化“三館一站”免費開放,擴大免費開放范圍和開放項目,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