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山東省青島市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情況報告
發布時間:2012-10-08 11:13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08

去年以來,青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按照文化部統一部署,積極推進組織領導、服務供給、資金保障、制度設計四個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年3月份文化部對我市創建工作進行了督查,在全部25項督查指標中,24項達到中期優秀標准,1項達到中期良好標准。總體評分為優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

(一)建立和完善示范區創建工作體系

一是加強領導。在今年召開的青島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工作報告和去年出台的《中共青島市委、青島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文化青島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意見》中,都把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列入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重要工作目標。今年年初,新上任的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主持召開了市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對創建示范區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對我市創建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並對市文化中心建設項目和啟動全市100萬平方米公共文化設施項目進行了部署。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長為組長的全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各區、市也相應成立了工作機構。

二是制定規劃。青島市政府和12個區、市政府分別制定印發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規劃》,明確了創建工作目標、任務、保障措施和實施步驟。根據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市把創建任務共分為6個方面、27項內容、67個指標其中定量指標43個,定性指標24)、青島特色項目12項。在創建過程中,堅持創建活動與長遠發展相結合,全面達標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打造創建工作亮點和特色。

三是明確責任。去年年底,召開了全市創建工作動員大會,會上青島市政府與十二區、市政府簽訂了《創建責任書》,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明確全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領導小組的職責分工的通知》,明確了創建單位部門的具體職責。制定了《示范區創建責任分解表》,圍繞規劃,對創建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四是完善制度。根據文化部關於加強示范區創建過程管理的有關規定,我市分別建立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工作《定期例會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聯絡員制度》《資金管理制度》《信息報送制度》《信息宣傳工作評分制度》等6項制度。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強化考核。建立了人大監督、效能監察、第三方測評、輿論監督和群眾評議相結合的綜合監督體系,制定了《青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考核實施細則》,對考核目標、考核程序、考核結果應用作了明確規定。今年以來,市人大、市政協先後四次督查、調研示范區創建工作,市統計局連續兩年通過城調隊採用現場電話隨機抽查方式對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進行測評。在今年上半年測評中,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滿意度名列全市公共服務領域第一名。

六是加強宣傳。編發了《青島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簡報》,邀請了《中國文化報》、《大眾日報》、《青島日報》等國家和省、市級媒體廣泛宣傳創建工作,對我市創建工作持續跟蹤報道,在主要公益文化場所張貼懸挂創建標語口號,擴大社會面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

(二)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

一是著力推進文化設施建設。近年來,青島市財政投入30多億元新建改擴建了青島大劇院、市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群眾藝術館、人民會堂音樂廳、青島音樂廳、四方劇院、樓山劇院等一大批重點文化設施。12個區市全部新建和改擴建了圖書館和文化館。目前全市13個公共圖書館,國家一級館12個,國家二級館1個﹔13個文化(藝術)館,全部為國家一級館。投入10億多元,對全部166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3600個行政村文化活動室等基層文化設施進行了改擴建,建設了功能齊全的圖書室、文娛活動室、電影放映室等,配備了圖書、電腦、文化共享機、投影儀及各類文體活動器材。建設農家書屋6040家,建設1萬平方米以上文化廣場65處。全市已建成覆蓋城鄉的市、區(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形成了“十五分鐘文化圈”。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創建,為我市新一輪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 2011年以來,全市新啟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1139個,總投資92.084億元,總建筑面積128.57萬平方米,2012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資7.875億元。特別是三區五市規劃建設的8個市民文化中心項目,將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益文化設施整合成一體,強化了服務功能,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引擎,極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已成為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

二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在2008年首批公共文化場館實行免費開放之後,相繼免費開放了青島市美術館、駱駝祥子博物館、康有為故居紀念館、青島職教技術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目前,青島市共有47處公共文化場館免費向社會開放,其中包括21處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26處公共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和文化館。各街道、鎮綜合文化站和社區、村文化活動室也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同時,編印了《全市公益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手冊》,設立了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有力保障了免費開放的順利推進。自2008年開始,市財政每年設立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專項經費400萬元,用於保障免費開放後正常運轉並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2011年,根據文化部關於推進“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的統一部署,青島市財政局和文廣新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島市美術館 公共圖書館 文化館(站)免費開放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落實了市級圖書館、文化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經費補助標准為每館每年50萬元,美術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50萬元﹔區(市)級圖書館、文化館項目經費補助標准為每館每年20萬元,街道(鎮)綜合文化站項目經費補助標准為每站每年5萬元。2011年到文化場館參與各類文化活動的人次達到450萬人次,較前增加了4倍。

三是著力實施文化普及工程。積極推進陣地服務、自助服務和流動服務的公益化、均等化。對全市各級各類公益文化機構和公共文化場館等服務陣地提出基本服務目標﹔依托文化科技創新提升群眾自助服務水平,開展了圖書24小時自助借還、電子讀報器試點,加強了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網站建設﹔加強了流動服務,13個公共圖書館全部配置了流動服務車,深入基層開展圖書流動服務﹔提升農民工、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在加強農民工文化建設方面,整合全社會力量,切實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聯合市委宣傳部等六個部門出台了《關於建立農民工文化服務平台的意見》,市總工會依托市工人文化宮和市第二工人文化宮,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文化工作服務站,下設“流動課堂”、“流動書箱”和“流動活動陣地”三個活動平台,每年撥出專款用於服務站的建設和活動開展,培育了62個市級“職工書屋”自建點。市婦聯依托社區文化中心建設完成了108處打工妹書屋,建立48處“巾幗新市民學校”。市文廣新局實施“3+2”益民書屋建設,在城市社區建設了20家新市民書屋,分別開展了“外來務工人員藝術節”和“新市民藝術節”等以農民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圖書館等公益文化場館開展了“手拉手情系新市民兒童贈書活動”。目前,我市已把農民工文化建設作為制度設計研究課題,即將出台新的《關於加強農民工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四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在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上不斷創新。舉辦了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開展了以百場講座、千場演出、萬場電影為內容的“文化走基層百千萬系列活動”,城陽區實施了“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在公共文化服務方式上不斷創新,市圖書館通過流動服務車進社區、進廣場、進工地等形式,方便市民和農民工借閱圖書。市群眾藝術館將群眾文藝創作匯演搬進青島大劇院,讓群眾文化精品登上高雅藝術殿堂。市南區在《青島日報》等媒體公開征詢市民文化需求和建議﹔在長效機制建設上創新,城陽區出台了建設幸福社區的實施意見,規定新建小區公共文化設施必須移交政府,並由文化部門管理使用,從政策上解決了社區文化活動室產權使用權歸屬問題。

(三)建立和完善經費、人員保障體系

一是大幅度增加文化建設財政投入。2011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投入文化建設資金總計14.82億元,同比增長47.3%,其中青島市本級財政投入資金9.09億元,同比增長14%。市財政專門設立了2000萬元創建獎勵資金,用於對十二區市創建工作進行獎補,有效調動了各區市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全市十二個區市也分別設立了600-2000萬元不等的創建工作獎補配套資金。同時,十二區市全部將示范區創建列入了政府工作目標,將創建項目列入了政府為民辦實事。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社會資本在我市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活動開展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是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加強干部隊伍培訓,提升公共文化干部和業務骨干素質,今年以來全市累計舉辦培訓班130期次,培訓文化骨干1.2萬人。今年7月份邀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的專家舉辦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題講座。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市北區12個街道全部設立了專職文化站站長職位,配備1-2名文化助理﹔膠州市、城陽區、嶗山區等區市全面實施了財政補貼的社區專職文化管理員選拔管理使用工作,為社區配齊了專職文化管理員

(四)建立和完善制度設計研究體系

近年來,我市圍繞文化建設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了一系列的制度設計研究工作,形成了宣傳部、市委政研室、發展和改革委、財政局、文廣新局、市委黨校、社科院、駐青高校共同推進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一批具有指導價值的調研報告和政策性文件,推動了青島文化的發展。如市委政研室、文廣新局開展了農村文化建設現狀的調研,以《決策參考》形式上報市委市政府,推動市政府出台《關於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文廣新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在對社區文化中心調研的基礎上,出台了《關於社區文化中心標准化建設的意見》及《青島市社區文化中心標准化建設補助標准》。宣傳部、社科聯依托“雙百調研工程”立足我市文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研究,形成了《青島市歷史文化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研究》、《關於塑造歷史名城形象 推進“文化青島”建設的研究報告》、《加快我市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的對策研究》等一系列有分量的調研報告。自2010年以來,文廣新局牽頭組建了“文化青島”建設戰略研究課題組和“文化青島”建設對策研究課題組,形成了《關於“文化青島”建設的戰略思考》和《“文化青島”建設的對策研究》,編輯出版了《文化青島建設文集2011》。2011年市委宣傳部牽頭開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文化體制改革和城市文化特質四個課題研究,奔赴全國各地開展調研,直接促成了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文化青島建設打造文化強市的實施意見》的出台。去年以來,我市按照文化部統一部署,採取積極措施,大力推進制度設計研究工作。

一是成立了青島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專家庫和專家組。建立了由100多名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理論研究、組織管理和一線服務人員組成的專家庫,在此基礎上成立了青島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專家組和課題研究組。

二是制定了制度設計研究工作方案。確定了“公共文化服務目標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和“農民工文化需求制度設計研究”兩個課題。分別與青島大學文學院和青島市委黨校文史教研室簽訂了研究委托書,青島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市文聯副主席周海波教授牽頭負責“農民工文化需求制度設計研究”課題,青島市委黨校文史教研室主任趙立波教授牽頭負責“公共文化服務目標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

三是突出實踐特色。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研究實踐基地的作用,積極配合文化廳課題組制度研究工作,為課題組提供基礎材料並做好實地調研工作。結合青島實際積極開展制度設計研究工作,目前已形成了《青島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調研報告》、《青島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考核指標體系》及《考核實施細則》等制度設計研究成果。同時積極把制度設計研究成果應用到具體實踐中,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考核指標納入了青島市政府對12區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中,在考核中不斷完善指標體系,推進了考核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五是提供經費保障。設立專項資金30多萬元,用於制度設計研究工作,確保制度設計研究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下步主要打算

一是繼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以“啟動100萬平方米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為抓手,以鎮辦整合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為契機,提高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標准,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二是加強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培訓工作。邀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專家來我市舉辦培訓班和專題講座,開拓視野,全面提升創建工作水平。

三是加強對示范區創建工作的宣傳。繼續辦好《創建簡報》,邀請中央、省、市媒體開展系列報道,舉辦示范區創建廣場演出系列宣傳活動,營造更加濃厚的創建氛圍。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在全市范圍內宣傳、推廣膠州、市北、城陽、嶗山等區市配置社區文化管理員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充實基層文化工作隊伍。

五是加強檢查督導。定期通報全市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定期召開創建現場會、推進會和協調會,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研究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各項創建工作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