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北京市推進公共文化示范區建設情況匯報
發布時間:2012-10-09 09:59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09

 

 

 當前,首都文化發展正處於黃金期。加快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發揮首都文化建設示范引領作用的重中之重。在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進首都文化大發展的實踐中,北京市文化局把大力推動公共文化發展作為第一職責,優先謀劃、優先安排、優先實施。這既是堅持文化自覺的使命,也是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重要內涵,是形成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和基石,是首善之區的重要支撐。

 在國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進入十二五時期,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有效保障,實現了“四個全覆蓋”,即實現了全市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全覆蓋、基層文化設備配備全覆蓋、基層文化活動經費全覆蓋和文化惠民服務全覆蓋。每年僅文化法定支出就達20億以上,年均增速達12%。截止今年3月份,目前已確定的市級公共文化事業經費達5.3億元。

一、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工作情況

根據創建規劃,示范區和示范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為了做好創建工作,市文化局啟動推進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專家委員會。根據文化部申報要求,成立了朝陽區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創建工作辦公室,成員包括文化局、財政局,朝陽區委、朝陽區政府等相關部門。督導組設在市文化局。專家委員會採取首席專家制度,首席專家由文化部指派,專家來自首都公共文化領域的學者和管理者。東城和大興兩個示范項目也分別成立了相應機構,開展創建工作。

二是早啟動早部署。文化部在醞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之時,我們就提前著手做好准備工作。下達正式通知後,我們立即召開了2011年全市公共文化工作會,專題部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在山東青島會議上,文化部社會文化司與市文化局、朝陽區政府三方共同簽訂了協議書。

三是抓好指定課題研究工作。根據文化部規定,示范區建設要以理論為依據,指導示范區全面建設。指定北京市的課題是《政府公共文化主體地位研究》。為了支持朝陽區做好課題研究工作,在計財處的支持下,為朝陽區文委爭取了專項課題經費。由朝陽文化館委托北京大學,實施課題研究。為了確保課題按時完成,我們制定了每月例會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定期邀請文化部首席專家蒞臨指導。目前,課題初稿已基本完成。

四是做好經費保障工作。文化部給予每個示范區400萬元扶持經費,每個示范項目50萬元。市財政決定給予朝陽示范區3000萬元支持,其中2011年已撥付1500萬元,2012年再撥付1500萬元﹔2011年已分別撥付東城區和大興區各25萬元,2012年將各撥付100萬元。總經費達3750萬元。

五是加強制度管理和任務分解。為了規范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創建工作,我們先後向三個創建單位轉發文化部關於《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過程管理幾項規定》等一系列文件,要求示范單位嚴格按照文化部規定,做好經費使用和管理工作,還制定了《北京市創建朝陽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督導檢查辦法》等文件。同時,要求創建單位對照文化部東部建設標准,對105個指標進行分類分解,逐項實施,做到項目到人,責任到人。

六是注重培訓工作。本屆創建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工作是首批,各項工作都從頭做起。為此,文化局組織派出三個創建單位的主管副區長、主任、主管主任、科長共計20人參加了培訓。朝陽區委書記陳剛同志親自參加市長培訓班,並做了主題發言,介紹朝陽作法和經驗,引起強烈反響。通過培訓,大家提高了認識,增強了緊迫感和責任感,對示范區和示范項目的理解也更為深入,為快速推進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七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為了擴大創建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我們組織專人負責新聞宣傳,制定了宣傳計劃,定期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網、宣傳信息快訊上,以新聞和信息的形式宣傳工作進展情況。同時,還要求三個創建單位制定了專項宣傳計劃,利用首都各大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擴大影響。

東城區和大興區榮獲示范項目創建資格後,兩個區政府不斷出台相關政策文件和措施,加大示范項目創建力度,各項任務穩步推進,示范項目日益完善,示范效果逐漸顯現。這兩個示范項目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示范項目公布後,東城區和大興區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落實。區文化委以此為契機,將示范項目推進工作擺在今明兩年工作的首要位置,帶動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第二是,成立領導機構,明確責任。東城區和大興區都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區主要領導或主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委辦局、各街道任成員,落實示范項目的創建工作。聘請文化部專家擔任顧問,負責指導創建工作。辦公室下設5個執行機構。做到“三明確三到位”,即明確項目目標、明確項目內容、明確第一責任人﹔進度到位、責任到位、考核到位。將工作內容層層落實到到責任單位,全力保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第三是,專項經費有保障。東城區要投入8億元,保障示范項目創建任務,鞏固加強五種公共文化資源供給方式,構建起東城區公共文化資源分類供給體系。這五種分別是政府直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設置公共機構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政府通過扶植社會機構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政府直接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政府組織文化志願者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大興區今年要投入600多萬元升級改造社區文化室,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空間拓展方式。

第四是,加強制度保障。為了保證示范項目的順利推進,東城區出台了《關於推進創建國家公共文化體系示范項目的指導意見》、《轉發區文化委區財政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項目的文件》等一系列相關文件﹔大興區下發了《大興區益民書屋檢查驗收實施方案》、《2011年大興區電影公益放映實施細則》、《大興區電影公益放映補貼使用發放登記上報制度》和《2011年共享工程考核方案》等文件,促進對公共文化設施的合理使用與規范管理。

示范項目在區政府和區文化委的大力推動下取得了成績,但還有些地方需要加強和改進。

 二、全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運營情況

全市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平均覆蓋率達到了98.78%,其中:市級文圖兩館覆蓋率100%﹔區縣覆蓋率100%,42個文化館圖書館,除兩個達到國家二級館外,其余均為國家一級館﹔街鄉文化服務中心142個、覆蓋率98.6%,鄉鎮文化站178、覆蓋率100%﹔社區文化室2465個、覆蓋率92.5%﹔行政村文化室3910個、覆蓋率99.16%,實現了農村地區文化設施全覆蓋。基層街道鄉鎮和社區行政村覆蓋率平均達到97.57%,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實現“村村通”,公共圖書館計算機信息服務網絡覆蓋全市。

為了保障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正常運營,市財政每年給每個區縣設施維護運營費100萬元﹔給每個社區行政村5000元至15000元的文化活動經費,給每個街道鄉鎮5萬至10萬元文化活動經費,全力保障基層群眾日常開展文化活動。依托硬件設施,全市已經形成了市級品牌、一區縣一藝術節、一街鄉一品牌,一社村一團隊的梯級品牌活動架構,確保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面向農村等基層的公益品牌演出,每年平均達到1萬場。為了規范服務,提升服務水平,我們先後出台了《北京市圖書館條例實施辦法》、《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准》(試行)、《北京市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規范》(試行),啟動實施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服務評價機制,推動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

三、全市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情況

截止2011年,全市四級群眾文化組織員共計12929人。其中市、區縣文化館圖書館(含國圖)3590人,街道鄉鎮和社區村9339名。319個街道鄉鎮文化站共有群眾文化組織員911名,35%所學專業與文化藝術相關,60%接受過文化專業培訓,50%為專職,93%會操作計算機。6604個社區村文化室級有8428名,22%所學專業與文化藝術相關,44%接受了文化專業培訓,31%為專職,81%操作計算機全市四級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組織員隊伍初步建立。但是,專業技能、年齡結構有待優化,專業培訓有待進一步加強。

為了加強全市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我市出台了《北京市編辦關於加強街道鄉鎮文化服務機構建設的通知》、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等6部門制定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關於加強地方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對基層文化隊伍的財政保障、編制數量、崗位責任、績效考核等進行了規定。今年,我們將著重推動兩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與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共同推動建立7000名專職群眾文化組織員隊伍﹔第二方面是,實施每年一度的基層文化隊伍千人培訓計劃,分批分年度,加強培訓力度,提高基層文化隊伍的文藝技能和政治理論素質。

四、全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情況

作為全國公共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首批試點的9個省份之一,北京市分中心根據文化部配置運行要求,積極開展公共電子閱覽室試點工作。五家試點單位為:東城、懷柔區支中心,朝陽區奧運村街道、東城區東華門社區,懷柔區渤海鎮馬道峪村電子閱覽室。主要功能有:互聯網信息瀏覽與查詢服務,電子文獻閱讀服務,信息資源導航、檢索服務,影視欣賞健康益智類游戲等休閑娛樂服務,與計算機網絡應用有關的各類學習、培訓服務等五大功能。中央、市、區縣三級財政共投入339.54萬元,配備了電腦、電視機等設備,接通了多個數字資源平台。

一是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擬定了《北京市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試點工作方案》。二是多途徑供給數字資源15TB,接通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北京農村遠程教育、農村數字電影放映等多系統,共建共享優秀數字資源。三是制定了《電子閱覽室管理規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確公益性、實行免費開放、使用方法、開放時間、實名登記等制度,加強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