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黑龍江省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匯報
發布時間:2012-10-10 09:36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10

 

 

一、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情況

近年來,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八次全會精神,不斷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創新服務體制機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全省惠及全民、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主要表現在:

(一)擺上重要位置,構建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格局。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重要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推進。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在全省“十一五”和“十二五”總體規劃、文化專項規劃及每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做出安排部署。特別是09年省裡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和改善民生的大盤子中。二是深入組織實施。在推進“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過程中開展實施了“文體繁榮工程”,在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過程中,又啟動了“文化事業惠民工程”,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和標准上,有力推進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三是加強監督檢查。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對地方政府的目標考核體系,專項推進、跟蹤督辦,較好地發揮了各級政府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導作用。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完善。

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在省直,相繼完成省京劇院、省歌舞劇院等院舍改擴建,開工建設省博物館新館、東北抗聯博物館和渤海遺址博物館。其中,省博物館新館總投資5.1億元、佔地1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是我省建國以來投資新建的最大規模公共文化設施。在地市,一批大型文化設施建成投入使用,齊齊哈爾市圖書館、大慶市大劇院和博物館、伊春市恐龍館、雙鴨山市博物館、綏化市博物館等成為當地標志性設施。在縣級,全省有近三分之二的縣(市)新建和改擴建了綜合文化中心,慶安、蘭西、綏濱等縣文化中心投資達3000萬元以上,基層文化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全省共有公共圖書館107個(其中57個評為等級館,進入等級館比例由上次評估的48.5%上升到53.3%),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46個(其中79個評為等級館,進入等級館比例由上次評估的21.2%上升到54.1%),各級各類博物館116個,新型鄉鎮文化站876個,社區文化中心(文化活動室)722個,村文化室4000多個。

重點文化工程扎實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我省早於國家兩年啟動實施此項工程,十一五以來,國家和省總投入31830萬元,共開展六批876個文化站建設,建設總規模30.55萬平方米,覆蓋面達到97.4%,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57億元,建成共享工程省級分中心1個,地市級支中心13個,縣級支中心210個(含82個農墾農場),鄉鎮服務點1097個(含365個農墾管理區),我省自建社區、街道、部隊、寺廟等基層服務點69個,與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合作共建村基層服務點9054個,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縣、行政村和農墾系統的全覆蓋。整合國家資源和我省特色資源,創建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21個,總量近6TB(1TB相當於900多小時電視節目)向全省基層傳輸資源總量達90TB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爭取國家支持,獲得國家資助流動電影放映車、電影放映設備價值近五千萬元,出台支持農村電影放映政策,成立多條電影放映院線,創新“政府支持,市場運作”新模式,實現了農村數字電影的全覆蓋,完成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任務目標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開始啟動以來,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建設任務。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8.6%和98.8%。農家書屋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全省共建成農家書屋7525個,佔全省規劃建設任務的83.1%,惠及農村人口1800萬,普遍達到了國家標准,配備出版物的數量也從原來的500種增加到1200種以上。通過推進上述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全面加強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縮小了城鄉之間在文化發展上的差距,基層特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薄弱的局面得到較大改善,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電視難、獲取信息難、參與活動難等突出問題得到較大緩解。

(三)拓展和改進服務方式,公共文化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面向廣大群眾,著眼群眾需求,創新政府公共文化服務,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完善共建共享機制。 

引導公共文化品牌創建。以“城市之光﹒金色田野”主題系列文化活動為引領,全省13個地市和大部分縣逐步形成了群眾參與廣泛、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品牌,近三年,省政府對全省涌現出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實行“以獎代補”,鼓勵和支持品牌可持續發展。目前全省群眾文化活動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各類文化品牌達到300余個。圍繞紀念改革開放30年、慶祝建國60周年和建黨90周年,全省舉辦百場講座、百場展覽、千場演出和萬場電影放映,社會影響十分廣泛。每年全省各地組織的較大型群眾文化活動1.6萬多場,參加展演人員65萬余人,觀眾超2200萬人次。近幾年,是全省群眾文化活動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的一個時期,呈現出社會共建、專群結合、內容與形式不斷創新的特點,一個政府倡導、品牌帶動、群眾參與、遍布城鄉、常年不斷的群眾文化活動格局基本形成。

深化送文化下鄉活動。各級政府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從2008年起實施的“政府買單、農民看戲”藝術表演團體“送歡笑下基層”演出活動,已成為專業院團服務基層的品牌。據不完全統計,全省82個文藝院團年送戲下鄉演出3700余場,“十一五”以來,完成送戲下鄉演出1.5萬余場,觀眾近2000萬人次。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較好地滿足了城鄉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免費開放公共文化陣地。各級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針對群眾文化需求的特點和變化,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創新開展陣地服務,提供服務的總量和檔次不斷提升,群眾參與率和滿意度逐年提高。特別是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社會反響強烈,群眾評價很高。我省從2008年首批向社會免費開放了8家博物館至今,由文化部門歸口管理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已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初步統計,免費開放以來,全省博物館已接待觀眾1700余萬人次,是免費開放前同期接待觀眾數的2.8倍。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全部免費辦理借閱證,對公共讀者和青少年全部免費借閱,電子閱覽室全部對公眾免費上網,有流動圖書借閱車的開展免費流動借閱。為更好地滿足讀者需要,全省大部分公共圖書館調整延長了開館時間和圖書、期刊借閱期限。多數公共圖書館開設了18周歲以下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電子閱覽專區,為青少年免費提供電子閱覽服務。各館還各種特殊群體、弱勢群體免費提供個性化圖書借閱服務。全省圖書館年均接待讀者620萬人次以上,持證讀者達45萬人,年均流通圖書560萬冊次。各級圖書館還積極創造條件,在邊遠農村建立流動圖書館(站、室)800多個,年流通圖書150萬冊次,使數百萬群眾受益。各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依托現有設施、人才資源等優勢,積極籌劃建立與其職能、任務相適應的免費開放工作發展目標,為使現有設施在免費開放後充分發揮陣地作用,採取項目分配到部室,開放內容負責制的辦法,常設聲樂、舞蹈、美術、攝影、文學創作、器樂輔導等免費開放項目,每周免費開放時間不低於40小時。全省已建成並配備完善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全部免費開放,利用農閑、節假日組織開展了大量主題性文化活動,培育扶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10,538個,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群眾就近參加各類群眾文化活動。

(四)完善體制機制,公共文化服務保障體系初步形成。

一是經費保障。“十一五”以來,隨著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和對文化建設重要性認識的不斷增強,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安排28億元投入文化設施建設,安排13.2億元推進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安排2.3億元開展公共文化場所免費開放。設立了送歡笑到基層補助資金1005萬元和每年230萬元獎勵扶持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專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形式對近百個劇團下鄉演出和400多個文化活動品牌進行獎勵。投入村級文體活動資金近5000萬元。

二是體制機制保障目前,文化行政管理體制“三局合一”改革全面完成。13個市(地)和64個縣組建了新型文化行政管理主體,初步構建起大文化工作格局。全省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機構已全部恢復,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確保1個編制。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6月8日省裡正式出台了《關於加快全省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黑龍江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方案》。6月26日,黑龍江省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挂牌成立,標志著我省基本完成了中央提出的在6月底前完成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的任務。

三是人才保障近年來,以提高隊伍素質、提升工作能力為重點,堅持培訓與實踐並重的原則,採取集中培訓、層級培訓、深入基層開展輔導等各種形式,分層次、多渠道對文化人才進行培訓。在全省鄉鎮文化站全面恢復、重點建設階段,連續三年舉辦了鄉鎮文化站長培訓班,對700多名鄉鎮文化站長進行了培訓,提高了他們的工作能力,促進了鄉鎮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對全省各級群眾藝術館(文化館)館長輪訓了一遍。共享工程省中心每年至少進行4次集中分級培訓,共培訓16次,培訓1160人次。派出18人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培訓學習。同時,我們充分發揮省藝術職業學院培養文化人才主陣地作用,先後為全省及全國各級文化事業單位輸送8000多名優秀畢業生,今年又開辦了為各地培養專業文化人才的30人的脫產培訓班。全省文化系統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建立和實行“培養、引進、榮譽和獎勵”四項制度,很多基層文化單位都推行了競爭上崗、以崗定酬、績效挂鉤等方法,努力為優秀人才發揮才智、施展才華創造良好的成才環境。特別是省文化廳率先改革職稱評定工作,從原來的隻注重獲獎向看實績、重實效上轉變,使更多工作在一線沒有獲獎的同志得到了晉升職稱的機會。“十一五”以來,共為縣以下基層文化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評定晉升高級職稱600余人,文化隊伍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二、推進示范區和示范項目創建工作情況

在示范區(項目)創建之初,我廳即成立了由廳長宋宏偉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在2011年3月7日組織牡丹江市下轄的全部縣(市)主管領導和文廣新局局長在省廳召開示范區創建工作推動會,會上牡丹江市文廣新局馬春芳局長保證在兩年中達到示范區創建標准,各縣市主管領導也積極發言,紛紛表示努力克服當地不足和短板,確保自己不拖後退,努力爭取達到示范區創建標准。宋宏偉廳長要求牡丹江市珍惜機遇,充分調動各級政府積極性,把創建活動上升到當地政府行為,落實責任,與各縣(市)簽訂責任狀,要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和推進方案,按時間節點與各縣(市)一一對標,按時達到創建標准要求。省廳要高度重視創建工作,努力在政策和資金爭取上給予便利和支持,積極督導和檢查,確保創建工作圓滿完成。我廳高度重視示范區(項目)制度設計研究工作,先後下發《黑龍江省關於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使用的指導意見》、《黑龍江省文化廳財政廳廳推進全省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實施方案》等,同時在資金發放和設備配備上優先向牡丹江市和漠河縣傾斜,盡最大可能給予支持,積極督促創建地區按時完成階段性任務,按部裡要求做好宣傳工作並及時上報各種信息,要加強經費管理和使用,在2012年全省文化工作會議上,廳長宋宏偉專門強調示范區(項目)創建工作要力爭一次通過驗收。在全省文化工作會議期間創建領導小組召集牡丹江市和漠河縣主管領導和文廣新局局長作專題匯報,對照驗收指標逐項找出差距,在今後工作中逐步完善。韓慧峰副廳長重點強調了創建工作的重要性,目前要組織好這次督導和進京演出工作,找出自身差距,積極進行整改。同時表示省廳將盡最大限度挖掘廳裡資源支持牡丹江市和漠河縣,全力配合好牡丹江市和漠河縣爭取各方支持。要求兩地不等不靠,充分發揮市縣政府的主體作用,首先挖掘自身潛力,調動一切力量做好創建工作,確保明年通過驗收。創建領導小組多次赴牡丹江市和漠河縣指導創建工作,特別是今年國家督導組階段性督導驗收和准備進京展演期間,都先期派出專家進行指導。8月28日,牡丹江市召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動員大會,全面啟動示范區創建工作。會上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創建”責任狀,省文化廳社文處處長李遼昌到會作了指導發言。牡丹江市創建示范區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創段為創建准備階段。主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查摸底,找准了差距、制定了實施方案,進行了市、縣對接和思想發動﹔第二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時間安排為2011年9月—2012年8月。今年年底前要有形象進度,完成總任務的40%,並在年底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進行年終考核﹔第三階段為總結驗收階段。時間安排為2012年9月—12月,主要內容是對照創建標准開展自檢自糾工作,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責任單位創建情況進行全面驗收,並做好迎接國家驗收工作。截止目前,牡丹江市創建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實率達到90%以上,市城區和各縣(市)基層公共文化場所覆蓋率達到92%以上,縣級以上公共文化場所建設基本接近創建標准。漠河縣成立了專項推進領導小組,制定了中長期創建規劃,落實了具體責任,建立了聯絡員制度、經費管理制度、督導檢查制度、信息報送等制度,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調控有序、合力推進”,各部門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共同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創建機制。目前示范項目創建工作基本達到預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