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重慶市關於推進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創建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12-10-15 10:26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2-10-15

一、創建工作情況

我市渝中區作為國家首批示范區,我們既十分珍惜,更注重創新實干。創建工作呈現出三大創新特點:一是創新基層文化管理體制。渝中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所屬的12個街道綜合文化站實行人、財、物直管,並委托渝中區文化館負責日常管理,統一了服務標准,統一了服務規范,確保了街道綜合文化站的順暢運轉。二是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產品供給模式。結合渝中區農民工達30多萬人,尤其是“白領”居多的實際,在農民工集中的南紀門勞務市場開辦了面積達220多平方米的農民工圖書館,並在“白領”較集中的地區安裝圖書自主借還機。與此同時,長期堅持在重慶解放碑舉辦CBD周末音樂會,目前演出達328場,累計受益人數達百萬余人次。三是創新招聘社區文化志願者。為了加強對渝中區76個社區文化室的管理和使用,招聘了政府補助的社區文化志願者,年齡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體,學歷全部為大專以上,要求他們既熱愛文化工作,更講自願、奉獻、利他,又給予適當補助。首批從符合報名條件的48人中招聘27名,已全部培訓上崗,政府每月每人補助1200元。目前,渝中區已經完成示范區創建任務80%的指標,但還存在硬件建設和課題研究、制度設計滯後的狀況。渝中區示范區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統籌協調。一是納入總體規劃。文化部、財政部開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示范帶動全市公共文化服務整體水平上新台階的重要舉措來抓。把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作為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大舉措,寫進了《中共重慶市委關於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決定》,納入了《重慶市文化文物廣播影視“十二五”發展規劃》、《重慶市“十二五”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規劃》等。二是及時研究部署。2011年6月國家正式確定渝中區例如創建名單後,同年7月,重慶市政府召開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動員大會,市政府副市長譚棲偉出席會議,代表市政府與示范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簽訂了責任目標書並作重要講話。三是建立組織機構。成立以市文化廣電局、市財政局兩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在重慶市文化廣電局社圖處。重點幫助研究規劃,解決創工作中的急難問題,支持創建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優先配置渝中區的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室的設備配置,目前街道綜合文化站設備配置率50%,社區設備配置率達100%。為創建工作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加強業務指導。我市明確了創建工作主體在當地人民政府,市文化廣電局重在加強業務指導,合力推進創建工作。一是完善修訂規劃。2011年9月,我市召開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規劃專家論證會。邀請了文化部社文司副司長張永新,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江蘇省文化館副館長、研究館員戴珩,中國文化報編委陳彬斌等4名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成員參與論證。同時,多次深入渝中區開展專題講座,進行業務知識培訓。二是定期召開會議。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雙月例會制度,先後召開了3次專題會議,通過實地檢查督促,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問題。三是指導課題研究。我局結合渝中區的實際,確定了渝中區重點在社區文化建設與管理、進城務工農民公共文化權益保障、區域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開展研究﹔在課題研究上,強調出台一批政策文件,不就理論研究理論,重在指導實踐。目前,渝中區已出台了10個政策文件,制度指導實踐的效果初顯。

(三)加強督查督辦。一是專題督導。堅持把示范區創建作為宣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標,納入了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渝中區黨政一把手年度考核,納入到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渝中區的重大督查事項。二是開展調研。重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多次帶隊赴渝中區開展公共文化服務調研,重點督導示范區的創建工作。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何事忠,市政府副市長譚棲偉多次赴渝中區就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指導督促,有力地推動了示范區創建。

(四)加強宣傳報道。我市建立了創建工作周報、月報制度,要求渝中區每周向重慶市創建辦、每月向國家創建辦上報有關信息。渝中區精心印制了體現示范區創建理念、措施、亮點的3500張宣傳海報和3000份宣傳手冊,撰寫示范區創建工作簡報55期,舉辦專題圖片展板25塊,開設專題網頁《公共文化在線》,並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重慶日報》等全國、重慶市、區級近25家新聞媒體宣傳報道200余篇次。有力地宣傳了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