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文化部檢查組完成對重慶市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實地檢查工作
發布時間:2013-07-11 14:23 來源: 編輯:信息中心
信息來源: 2013-07-11

      

  2013年6月19至21日,文化部檢查組重慶市渝中區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了實地檢查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溫俊華主持主持匯報會,渝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何積光代表渝中區進行了匯報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局長汪俊渝中區委書記唐英瑜區長扈萬泰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巡視員趙明全、渝中區副區長蔚傳忠、渝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曾君岳、渝中區政協副主席戴啟常參加了實地檢查工作。檢查組查閱了創建工作資料,隨機選取並實地考察了渝中區文圖大廈、渝中區農民工圖書館、菜園壩街道渝鐵村社區、菜園壩文化中心、大坪文化中心、大溪溝文化中心、大溪溝街道華福巷社區、大溪溝街道人和街社區、上清寺街道嘉西村社區、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化龍橋文化中心等文化場所,現場了解了渝中區創建情況 

  渝中區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過程中,堅持普遍達標、重點突破與凸顯特色相結合,堅持將創建工作與區域公共文化體系整體水平提升緊密結合的原則。在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方面,政府投入巨資,新建了文圖大廈、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6個街區文圖分館以及一批街道和社區文化設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面,加大了對社區居民和農民工的公共文化供給,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新機制,文化館、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全部實現免費開放,推動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在公共文化組織支撐方面,注重頂層設計,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政策和制度在資金、人才和技術保障方面,加大了財政對公共文化的投入,為轄區每個街區文化中心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6名,建立了社區文化指導員隊伍和文化志願者隊伍。在公共文化服務評估方面,建立公共文化指標評估體系及多方綜合評價機制,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績效考核,有效地推動了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此外,還有效整合和統籌利用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資源及社會文化資源,推動了公共文化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渝中區在完成創建任務,全面達標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探索並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在全國具有一定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做法和經驗。一是建立了具有西部都市主城區特色的“10分鐘文化圈層”。構建了由區域標志性文化設施、區級示范性文化設施、街區綜合性文化設施和社區保障性文化設施共同構成的“10分鐘文化圈層”。二是社區文化室標准化建設。按照功能定位、形象標識、設備資源“三統一”,管理制度、內容供給、工作流程“三規范”,人員、經費“兩保障”的要求,對社區文化室在人員、經費、場地、設備、標識、資源、管理、服務等八個方面實行標准化建設。三是農民工文化服務平台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制度設計研究,建設了由農民工專屬文化設施(在勞務市場建立的農民工圖書館),農民工網絡信息服務平台、農民工文化活動平台共同構成的農民工文化服務平台。四是免費開放服務標准化、制度化、規范化。制訂了文化館、圖書館、文化中心、文化室免費開放的服務標准,建立了免費開放公示制度,窗口接待、場所引導、資料提供規范,編印和發放《重慶市渝中區公共文化資源圖冊》、《重慶市渝中區公共文化免費開放指南》以及公共文化宣傳海報和宣傳單,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建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五是區域社會公共文化資源免費開放機制。整合區域不同權屬的16家文博機構免費開放。六是建立了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模式。按照“總館+街區分館+社區文化活動室”的模式,建設了1個總館、7個分館、76個社區文化活動室的文化館總分館體系。建設了1個總館、8個分館的圖書館總分館體系。七是建立了都市新型垂直化管理體制。突破現有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了由區文廣新局對區級公共文化設施和街區文化中心垂直化管理的機制,實行設施設備統一配備、服務統一標准、人員統一管理、績效統一考核,提高了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效能。八是文化大禮包發放機制。每年新春時發放文化大禮包。文化大禮包包含春聯、福字、窗花、利是包、電影票、圖書、共享工程光盤、培訓卡、讀者卡、U盤、電視劇DVD等十余種文化小禮品,發放對象主要為農民工、特困戶、留守兒童等。九是文化指導員隊伍建設和管理。每年拿出120萬元公開招募,擇優選聘文化指導員,對其進行崗前培訓,上崗後採取年歷化管理,街道、社區、文化部門三方對其進行考核。十是以購買為主,加快建設公共文化設施。針對主城區和老城區土地資源極為緊張的實際,以政府購買的形式,建設區文化館、圖書館和街區文化中心,使文化設施建設大大提速。    

  為鞏固提升創建成果,檢查組建議,渝中區要制定鞏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劃,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長效機制﹔要進一步完善“10分鐘文化圈層”,繼續加大文化投入,加強人才培養,加大文化資源整合、共享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要進一步完善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使其做到可持續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創新,總結創建經驗,提煉創新亮點,加強宣傳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