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公共服務司
公共服務司
“‘春雨工程’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見證中國扶貧路上的奮斗故事與國家溫度
發布時間:2020-12-29 10:12 來源: 編輯:公共服務司
信息來源: 2020-12-29

  “11月17日,涼山彝族自治州的7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了!”在12月5日舉辦的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志願服務項目交流展示活動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文化館音樂干部阿鐵說日作為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貧困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推介活動的文旅志願者代表,激動地感謝黨和政府,以及那些為脫貧事業奮斗的人。

  歷時70天,足跡涉及貴州、廣西、雲南、甘肅、四川、新疆、寧夏7省區,開展8場大型直播,行程累計1.5萬公裡,全網觀看人數達4700萬……作為“春雨工程”全國示范性志願服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策劃,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主辦的“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貧困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推介活動,以“火車火車哪裡開”為題,自2020年8月23日啟動,推出大型融媒體系列直播,同時以十大國家藝術院團惠民演出結合嘉賓訪談的方式,推介當時尚未摘帽的5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文化旅游資源和特色農產品、非遺產品等,助力其脫貧摘帽,引發社會各界與廣大網友關注與好評。

  扶貧成效:文旅直播見證52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關鍵詞:奮斗 

  截至11月23日,剩余52個貧困縣集中的新疆、雲南、四川、寧夏、廣西、甘肅、貴州7省區已先後宣布貧困縣清零。這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充滿幸福感的消息。廣大干部群眾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奮斗的畫面,在“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大型融媒體直播中得以展現。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展示扶貧成就,講述扶貧故事,弘揚扶貧精神,讓更多人可以近距離了解美麗鄉村的文化,還可通過高鐵車廂中設置的二維碼查詢和購買貧困縣的特色農產品、非遺產品,令更多貧困地區的特色產品“被看到”並“走出去”。

  直播中,文旅體驗官帶人們領略貴州省從江縣、榕江縣、威寧縣等地多彩的文化風貌、民俗風物、旅游景觀。網友驚嘆於威寧縣火把節、花山節的盛大和彝族古老戲劇形態“撮泰吉”的韻味,點贊這裡的扶貧成效。過去的威寧,漫山遍野的土豆一度折射著當地產業結構單一的無奈。在脫貧攻堅戰中,威寧百姓改變種植習慣、調整產業結構,才有了威寧土地上的“一抹紅”——引領當地人致富、開啟幸福生活的紅蘋果。這種在低緯度、高海拔、大溫差環境中長出的蘋果汁多味美,每畝年產值1.5萬元,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金蘋果”。如今,從洋溢在威寧人臉上的笑容,便能知曉他們的生活狀態和脫貧攻堅戰的成效。

  “將文旅與扶貧相結合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劉洋是一位北京創業多年後又回到家鄉榕江縣創業的苗族非遺設計師。2018年,榕江縣政府聯手劉洋成立榕江縣月亮故鄉非遺文創中心,嘗試探索“非遺傳承+文創扶貧+振興鄉村”的新模式,致力於打造“銷售展示中心+設計研發工作室+手藝扶貧車間+村寨母親手工坊”的非遺手工藝全產業鏈條。如今,該中心已成為當地實現脫貧與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因惡劣的自然環境、特殊的歷史背景、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交織,長期處於深度貧困之中。如今,通過黨和政府的部署、支持及百姓的接續奮斗,當地打贏了脫貧攻堅戰。例如,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文旅資源。從直播中可以看到,喜德縣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彝族漆器髹飾技藝引來眾多網友“刷屏”稱贊﹔喜德縣的大紅袍花椒,作為川菜重要的調味品打響了品牌,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

  談及這一個個巨變的實現,百姓給出兩個字的答案:奮斗。直播中,專注於技藝的非遺傳承人、耕作於田間的村民、為扶貧事業東奔西走的扶貧干部……他們的身影溫暖而有力,展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阿鐵說日幸福地彈起彝族月琴唱起歌,講述著在精准扶貧的好政策下,他的家鄉變了樣,羊腸小道變柏油路,夜晚路燈亮又多,高樓大廈村村寨寨起,集中安置的親戚朋友越走越近,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唱起歌兒跳起舞,樂呀樂開懷”。

  創新模式:“文化內容+大咖直播”雲游美麗鄉村   

  關鍵詞:融合 

  此次貧困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推介活動是深厚文化底蘊與數字化交互手段交融碰撞的有益嘗試,標志著文化和旅游服務方式和載體創新升級進入“2.0時代”。活動在送演出、送展覽等“送進去”基礎上,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和技術,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致力於將貧困地區的文旅資源“推出來”。8場直播以“文化內容+大咖直播”的形式,從手工藝、美食、建筑、音樂、風景等維度,挖掘52個貧困縣的優勢資源和別樣魅力,用“移動直播+短視頻”帶人們看綠水青山、品家鄉美食、享地域民俗、揚非遺文化。

  線上與線下,文藝展演、美食推介、技藝展示、知識普及與互動答題……文化內容豐富、風格繁多、精彩獨特﹔十大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家以及地方民俗文化專家、文旅行業從業者、非遺手藝人、當紅明星大咖等志願者,或為知識擔當,或為歌唱擔當,或為扶貧擔當,或為流量擔當,再加上全國性活動及中央媒體央視的傳播平台等因素,讓此次大型活動擁有較高的品質保證和較大的網絡關注度,全網總觀看量超過4700萬人次,“火車火車哪裡開”和“央視頻號”雙話題微博閱讀總量超1.5億次。

  文旅體驗官個個身懷絕技,帶給網友一場場“行走式的直播體驗”。新疆大漠胡楊的美麗景致、絢麗的絲綢艾德萊斯、精致的和田地毯,還有烤包子、玫瑰馕等特色美食﹔貴州榕江攔門酒、侗族大歌等民俗風情,酸湯魚、絲娃娃等扶貧特產﹔四川涼山火把節、朵洛荷和金陽青花椒、昭覺懸崖村橄欖油等﹔雲南文山的花糯米飯、米線、汽鍋雞、玫瑰米涼蝦、丘北荷花宴等﹔甘肅官鵝溝、陽壩、萬象洞等自然生態,禮縣蘋果、紅軍鍋盔等特色美食,影子腔、皮影戲等民俗風情……這一切都讓網友心馳神往,紛紛表示要去這些美麗鄉村走走看看,賞風景、品美食、享民俗。

  作為文旅志願者,第一次進入直播間的中國煤礦文工團歌唱演員王聆燕感覺很新鮮:“這次以直播形式推介貧困地區的文旅資源,接地氣、有新意,打破了時空限制,觀看量大大增加,且直播間的互動、反饋也即時、有趣。”

  “這個志願服務項目內容、形式都非常有創意,把文旅志願服務與互聯網直播相結合,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相結合,是我國文旅志願服務創新實踐的新樣本。”中國文化館協會副理事長、文化館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王全吉說。

  公益集結:以志願服務開創美好生活   

  關鍵詞:奉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志願服務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委為志願服務搭建平台,要求志願服務制度化、常態化。近年來,文化和旅游部與中央文明辦共同推出的志願服務項目“春雨工程”“陽光工程”“圓夢工程”深入人心,各地文化和旅游志願服務項目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元、覆蓋面更廣、參與度更高。

  此次貧困地區文化旅游資源推介活動充分發揮國家京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煤礦文工團十大國家藝術院團的人才資源優勢,“濟公爺爺”游本昌、女高音歌唱家麼紅、琵琶演奏家趙聰等老中青藝術家通過歌曲、舞蹈、魔術、口技等,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文藝的溫度與力量。

  “走過了山,走過了水/山水之間留下你的足跡……你日夜兼程地奔走/為貧瘠土地種下希望種子/是你帶著燦爛的陽光/為我們播撒春雨花香四季……”朴實無華的訴說,感動人心的奉獻,王聆燕近期演唱的新歌《春雨潤萬家》,展現了志願者、基層扶貧干部為人民服務的使命和擔當。

  佟麗婭、毛曉彤、王晰、楊迪、李權哲、劉宇寧、艾福杰尼等知名藝人也加入志願服務隊伍,為貧困地區“打call”。作為說唱歌手,艾福杰尼在現場以即興說唱的方式推薦自己的家鄉:“歡迎大家來到新疆,不隻有美食還有新鮮的烤馕,火車火車哪裡開,一定要往和田闖,這裡有美玉、絲綢、美麗的姑娘,希望你能有個充實的假期,滿足你對新疆的憧憬。”

  “精美絕倫”“天籟之音”“神仙手藝”……各類非遺項目傳承人在直播中頻獲網友稱贊,有力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63歲的植物染色傳承人黃榮華從5歲開始堅持保護、傳承技藝,近年來復原了《紅樓夢》中近60種顏色,制作出相關服飾、家居和文創產品。國家級非遺項目環縣皮影雕刻技藝傳承人張治文帶病在鏡頭前堅持坐了近6個小時,一邊雕刻甘肅敦煌壁畫飛天、“央視頻志願者號專列”的皮影形象,一邊為網友講解皮影雕刻的工具、步驟、特點,獲贊無數。

  貴州省榕江縣大利侗寨民宿經營者張十八此次第一次參與行走式直播。從得知自己要擔任文旅體驗官起,他就開始翻閱書籍、請教前輩,積極增加知識儲備,做足功課,最終與演員王晰合作,帶領網友體驗大利侗寨的建筑、民俗、音樂。

  作為全國數百萬文化和旅游志願者的代表,他們懷著“回饋社會、服務他人”之心,用自己的專業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為志願服務注入著新的力量和色彩。春風化雨正當時——行進在新時代的小康路上,文化和旅游志願者奮斗著、快樂著……

(轉自文旅之聲,作者:張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