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肥西:工業強縣唱響旅游大戲
發布時間:2018-11-14 09:16 來源:安徽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編輯:郭鵬
信息來源:安徽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2018-11-14

  一片銀杏葉,介於綠和黃之間,彷佛深秋傍晚的暖陽。鏡頭向後拉伸,葉子消融在畫面裡,肥西官亭萬畝林海顯出輪廓,黃綠的葉,殷紅的果,藍白的天空,匯聚成濃烈多彩的印象派“油畫”。

  一張老照片,空蕩蕩的土地,搖搖欲墜的泥房,40年前的肥西小井庄,點燃“包產到戶”的火種,曾經貧瘠的村庄,而今正在打造4A級景區……

  在肥西縣改革開放40年的攝影展上,百幅作品拼湊出一座城的發展脈絡,從千年水鄉三河古鎮到風景秀麗的紫蓬山,從五彩官亭林海到煙波浩渺的巢湖岸邊……秀美的畫面,記錄著她的綠色發展史。

  “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投資潛力百強縣”“綠色發展百強縣”……常年佔據安徽縣域經濟第一位置,肥西也被譽為“安徽第一縣”。一路走來,不忘守護綠色底色,循序漸進闖出一條生態旅游新路。2013年至2017年,全縣累計接待海內外旅游者達18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多億元,年均增長分別為11.5%和10.7%。“旅游大縣”,已日漸成為繼“農業大縣”“工業強縣”後肥西新的代名詞。

  從荒山薄嶺到國家生態公園

  “地處江淮分水嶺,一場雨下來,一半流淮河,一半流長江,正所謂窪地洪水滾滾流 崗上滴水貴如油。”肥西縣旅游局副局長江婷婷說,曾幾何時,肥西的生態受制於水資源匱乏,經濟、旅游底子薄弱,老百姓生活水平提不起來。從改善民生出發而並非功利,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這或許是肥西旅游後來居上,異軍突起的邏輯所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當屬國家級生態公園、4A級景區——官亭林海。

  周末,身處肥西縣官亭鎮,香樟、廣玉蘭混合桂花的香氣沁人心脾,全鎮有100多種苗木,棲息著國家各類保護動物40多種。國家級生態公園內,草地婚禮熱鬧溫馨,遠處碧波蕩漾、楊柳依依。除了鎮中心矗立的“江淮分水嶺”紀念碑,很難有事物惹人聯想,這裡曾是一水三田六分崗的荒山薄嶺。

  “傳統種植的老路走不通了,隻有轉型。肥西素有種植花卉的傳統,但是零零星星,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官亭鎮黨委書記衛涌波回憶,官亭鎮地形丘陵起伏、崗沖交錯,因缺水,糧食生產先天不足。黨的十八大之後,官亭鎮逐步探索多樣化經營,引進大型苗木企業,截至2017年,累計引進社會資本100多億元投入到林業生產,其中上市企業就有3家。幾十萬畝的苗木產業在昔日的荒山薄嶺上拔地而起,“官亭林海”的說法也逐漸興起。

  後來居上的苗木產業,給江淮脊背上的小鎮鋪上了綠色外衣,也為當地生態旅游奠定了基礎。2015年,肥西縣充分利用林海豐富的森林植被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陸續投入近3億元發展創建。歷經兩年,官亭於2017年創成國家生態公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官亭獲批國家生態公園後,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國家生態公園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創新舉措。要以試點為契機,在鞏固林業生態修復成果、提升森林服務功能上下功夫,進一步拓展生態空間、增加生態產品共供給,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

  生態濕地、現代園林、花海、江淮分水嶺………各種旅游業態在官亭幾乎都能見到,漫步在林海綠道,處處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春有櫻花、海棠、紅梅、玉蘭、桃花,夏有紫薇,秋有金桂,冬有臘梅,這裡已成為安徽省著名的綠色生態旅游景區。

  隨著官廳鎮生態旅游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發展紅利。衛涌波介紹,2014年,全鎮原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1266戶。通過苗木、養殖產業帶動,輔以光伏發電、小額信貸,2016年,全鎮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子。而教育扶貧、就業脫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健康扶貧等政策,持續鞏固著官亭的旅游扶貧成果。

  從千年古鎮到誠信景區

  “每個米餃裡面都有蝦,隨便嘗。沒有找我算賬。”上午9點,肥西縣三河古鎮戴記米餃店門口排起長隊,戴世勤邊忙活邊吆喝。一小時不到,米餃銷售一空,戴師傅這才有功夫擦把汗,喝口茶。景區游客激增,他的米餃生意也越來越紅火,說著隨手掰開一個米餃,濃濃的餡料中果真有粒蝦球。“不僅我家,景區隨便哪一家都這樣,而且每個米餃隻賣1塊錢。”

  記者在古鎮逛了一圈,發現幾乎所有菜品都有明確的價格和計量標准。如三河小炒,規定肉絲、芹菜、醬干、木耳的分量均不得低於50克,洋蔥、蒜黃不得低於30克,售價最高18元﹔極品龍井每壺茶葉量不得低於20g,價格不超過68元。

  “吃、住、行、游、購、娛,凡是關系到游客的體驗,我們都有標准。”三河古鎮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魏海霞說,2015年10月三河古鎮成為合肥市第一家國家5A級景區,與此同時,景區以誠信菜單為突破口,以點帶面,全面建設誠信景區。“要求所有商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做到價格不超上限,用料不低標准,從源頭上杜絕缺斤少兩、坐地起價等現象。”

  “兩位游客在面館用餐不慎遺失錢包,店主張先勤清點發現有1萬多元現金和重要證件,在景區餐飲協會幫助下找到失主。”類似這樣的表彰在景區游客中心滾動播放。魏海霞介紹,景區制定了誠信曝光制度,對優秀商戶進行公示並全鎮通報。相應的,對嚴重失信的商戶,取消當年評先評優等榮譽資格,並根據情節嚴重情況給予經濟處罰。

  從三河古鎮到紫蓬山,從官亭林海到銘傳故裡,“誠信”二字已成肥西A級景區的標配。細到骨子裡的誠信服務,正匯聚成笑臉,不斷刷新這座城的美譽度,越來越多的點贊和好評,也吸引著更多游客前來一探究竟。

  從改革名片到旅游新寵

  “年紀大了,很久以前的事,反而記得清楚。40年前,村裡都是這樣的土房,人吶,餓得頭昏眼花,扶著牆才能走路。”吃過午飯,66歲的李祖應到肥西縣小井庄紀念館溜達,人多的時候,他便客串講解員,用一口地道肥西口音回溯當年的歲月。

  1978年,肥西縣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大旱,9月底,全縣100萬畝農田中有70%受災,中晚稻絕收,72萬人在飢餓線上掙扎。當年的小井庄生產隊,隸屬山南區山南公社館西大隊,因山崗多,圩田少,災情更重。

  “餓死不如闖一闖,即使坐牢也得給家人搞點救命糧。”1978年,李祖應等7家“強行”借了50畝水田,成為生產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改革開放後,肥西縣搭上開放發展的快車道,工業立縣效果逐漸顯露,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市面貌煥然一新。2004年,山南鎮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有著豐富改革內涵和生態基礎的小井庄,站到了旅游創A的起跑線上。

  “大家對旅游沒概念,覺得生活挺好,沒必要挪窩。群眾工作難做。”那一年,為勸鄉親們支持美麗鄉村建設,配合搬遷,村裡把已從生產隊長位置上退下來的李祖應請了出來。

  李祖應說,為作表率,當時他和幾個大戶自拆老屋,同時挨家挨戶做工作。眼瞅嶄新的還建房拔地而起,村容村貌有了直觀變化,鄉親們耳根子軟下來,紛紛加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中。

  深秋季節,小井庄依舊郁郁蔥蔥,一幢幢徽派民居整齊劃一。周末假日,紀念館人流如織,從南京趕來的游客李曉萍在一幅照片下駐足良久,很是感慨,“在村裡走了一圈,再看紀念館裡的資料,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山南鎮政府工作人員林靖介紹,現在的小井庄已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先後榮獲中央文明委“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點,安徽省歷史文化名村、特色旅游景觀名村、環境優美生態村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舉辦的農根文化節已成為本地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盛宴。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鎮政府大力發展現代鄉村旅游業,並積極將小井庄紀念館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