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西
廣西
博物館軟實力成為鄉村“硬支撐”
發布時間:2022-07-06 09:1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7-06

  民族織繡培訓傳承文脈、培育產業﹔村史館講述歷史故事、豐富人文內涵……近年來,廣西各大博物館發揮自身優勢,在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培養鄉村人才、增加鄉村就業機會、促進鄉村產業轉型、推動文旅融合等方面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子。在“博物館力量”推動下,鄉村內生動力得到激發,老百姓精氣神足了、致富路寬了,文化軟實力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留住鄉村記憶,提振村民精氣神

  隨著跨省游恢復開放,廣西昭平縣黃姚鎮白山村開始熱鬧起來。走進白山村村史館,映入眼帘的是“白山三百年”幾個大字﹔石碑拓片、地圖、族譜、照片、各類實物,記錄著村落族群來源、人口、姓氏、祠堂等人文信息﹔展板圖文並茂、展品豐富多彩,吸引不少游客駐足參觀。

  “這個村子看上去很普通,想不到也有如此精彩的歷史和文化。”6月11日,來自廣東的游客周先生在參觀村史館時說。

  白山村曾是國家級貧困村,經濟發展滯後。2017年,作為對口幫扶單位,廣西民族博物館決定為該村興建村史館,為白山村發展注入文化力量。

  肩負建設任務的廣西民族博物館副研究員湯紹玲回憶,當時該村文化特征並不明顯,與村民交流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村什麼也沒有”。湯紹玲當時沒有氣餒,一頭扎進村庄進行地毯式“文化搜尋”。在兩年多的田野調研期間,她發現了10多塊清代、民國等不同時期的石碑,搜集到各大姓氏家譜、族譜等資料,令白山村300年的歷史有了物證。同時,挖掘當地獨有的傳統節慶、民間文化的內涵和時代價值,逐漸勾勒出白山村的文化圖景。

  2019年10月,白山村村史館正式建成開館,一撥又一撥村民前來參觀。村民們驚訝、欣喜、感動……原本黯淡的眼裡都有了光。“村史館給村民帶來了文化自信,大家的精氣神不一樣了,致富奔小康的勁兒更足了,也更關心公共事務了。”村支書李永倫說。

  村史館的誕生,為村裡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白山村以此為契機,合理利用村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建成的壁畫、休閑公園、停車場等景觀和設施,主動承接黃姚古鎮的旅游輻射,引客入村。據統計,2019年到白山村參觀的游客約2萬人次。“文化旅游帶動了白山村民宿、餐飲等行業興起,增加了就業崗位,帶動村民增收。”駐村第一書記李建勇說。

  白山村的變化是廣西民族博物館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早在2003年,廣西民族博物館與全區10個民族生態博物館同時謀劃、同步建設,並構筑起生態博物館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廣西模式”。這些民族生態博物館均位於自然與文化遺產豐富且偏遠的民族村寨,承擔著脫貧攻堅和振興民族村寨的重任。建設民族文化傳習中心,研發文創產品,提供鄉村紀錄影像、鄉村導游等技能培訓……在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專業指導下,這些民族生態博物館不僅通過開展文物保護與展示、文化記憶工程等工作有效保護傳承當地文化遺產,幫助村民留住鄉愁,還通過挖掘和保護鄉村特色文化資源、培養鄉村人才、助推鄉村產業發展、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等,全方位多角度提振村民精氣神,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傳承傳統技藝,形成特色產業

  壯錦、瑤繡和苗繡,是廣西世居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因圖案精美、工藝精湛而被譽為少數民族的“文化活化石”。2012年起,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立足國家特色產品重點項目桂繡,聯合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開展“傳承技藝﹒喚醒記憶——文化技能扶貧暨廣西少數民族傳統織繡培訓”,鼓勵農村家庭婦女參與免費技藝培訓,實現“在家織錦、居家創收”,不僅令廣西的民族刺繡工藝重煥光彩,也推動了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技藝的生產性保護與推廣性傳承。

  2016年以來,自治區博物館繼續發揮自身在少數民族刺繡技藝研究方面的優勢,在昭平縣黃姚鎮鳳立村成立了織繡培訓基地,為當地非遺傳承鋪設新路,至今已開展5期桂繡培訓班,為當地培養了50多位繡娘。“過去看別人繡花特別羨慕,如今參加了培訓,我也學會了刺繡技藝。”鳳立村繡娘唐芬貴說。

  自治區博物館還積極培育桂繡產業,大力引導鳳立村進行桂繡生產和銷售。除幫助該村進行原材料採購、創意設計指導、企業訂單對接等,還在自治區博物館開設特產專營店幫助銷售產品。如今,桂繡產品已成為聞名遐邇的“廣西禮物”,訂單源源不斷。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黨委書記蘇興周表示,近年來,博物館堅持非遺與民生相結合、文化與扶貧共促進,幫助村民從本地文化資源中受益。桂繡培訓不僅喚醒了村民對民族文化的記憶,更使農民走上致富之路,同時弘揚和傳播了民族文化。

  發揮資源優勢,激活鄉村內生動力

  6月29日,廣西土地改革歷史博物館建成開館一周年。

  該館位於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錦江村的麻子畬坡。1952年初,田漢、胡繩、艾青、安娥等組成的廣西省土改工作團第二團來到麻子畬,在左右江交匯處和邕江上游一帶協助開展土地改革工作。第二團團部舊址佔地面積約200畝,由10處20多間清末民初的建筑組成,2009年被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南區以該團部舊址為基礎,通過80余件展品、300多幅圖片,回溯了廣西乃至全國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歷史。

  廣西土地改革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時,正值建黨百年之際,很快成為廣西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不少單位到這裡開展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一些教學機構也紛紛到此開展研學活動。”錦江村黨總支書記劉朝寧說,開館至今,博物館接待游客越來越多。人氣旺了,產業發展起來,內生動力得到激活,吸引了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村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近年來,廣西各地公共博物館發揮資源優勢,賦能鄉村振興,遍地開花,碩果喜人。廣西自然博物館推出的“自然科普助力鄉村振興”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幫助提升鄉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南寧市博物館志願服務小分隊帶著精心准備的流動展覽、社教課程、互動游戲、文創產品等走進貧困山區,為留守兒童進行文物宣講等公益文化服務﹔桂林博物館推出專題講座《城與人》、“尋找狀元郎”巡展、版畫制作體驗活動等,強化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激發其愛家愛國情懷﹔梧州市博物館開展“做好紅色文章,講好紅色故事——沉浸式課堂進鄉村”系列宣講活動,助力鄉村振興……5月18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廣西民族博物館承辦、廣西博物館協會協辦的“全區博物館助力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開幕,展出了部分博物館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案例,展現了博物館在推動文化軟實力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力量。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廣西各博物館不斷拓展其與社區經濟轉型升級、鄉村振興相適應的社會職能,利用自身的資源和特色優勢,通過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方式,為博物館服務鄉村探索出一條新路。(賓陽 李志雄 楊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