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寧夏
寧夏
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台階
發布時間:2017-06-09 10:17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6-09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2003年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以來,通過制定政策法規、全面調查建檔、建立名錄體系、建立傳承基地、開展傳承傳播、探索保護方式等措施,不斷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力度,基本形成了科學管理、規范保護、有效傳承的保護體系。截至目前,先後制定出台《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等政策法規9個,普查登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2968項,其中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公布自治區級代表性項目名錄99項﹔申報認定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9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176名﹔設立國家級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1個,自治區級保護傳承基地(點)62個﹔成立區、市、縣非遺保護工作機構26個,現有保護專干74人。

  一、增強社會公眾非遺保護意識。將學習貫徹非遺政策法規納入全區文化隊伍年度培訓計劃的重要內容,每年組織舉辦全區文化局長、文化館長、非遺保護工作人員培訓班,邀請專家解讀非遺法主要內容。加強“文化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舉辦普法講座、知識解讀、成果展示、印發資料、現場表演等活動,面向社會公眾普及非遺知識。編輯出版《非遺保護與研究系列叢書》27套,起到了匯集保護成果和宣傳推介作用。拍攝非遺專題片、採寫傳習現場、錄制非遺音樂,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報道,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寧夏電視台、寧夏廣播電台、《寧夏日報》等先後開設多個專欄和專題節目,對寧夏非遺保護工作和特色非遺項目進行宣傳報道及推介,產生良好社會效應。建立寧夏非遺網、寧夏花兒網和寧夏非遺微信公眾號,拓寬了群眾獲取非遺信息、了解非遺知識的渠道。

  二、完善非遺保護政策法規體系。2005年7月在全國較早制定了《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實施方案》,2006年9月1日,由自治區人大頒布實施《寧夏回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此後,又相繼制定下發了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命名管理辦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管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及規定辦法,為非遺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加強非遺保護規劃與財政保障。一是規劃引領保護。將非遺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結合寧夏“十二五”“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實施工作,將貫徹非遺法、非遺保護利用設施建設、名錄體系建設、生產性保護等納入各項規劃統籌安排部署。2016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編制完成了《寧夏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寧夏“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制定了《自治區貫徹落實“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明確了非遺保護工作的具體任務和措施。自治區文化廳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將傳統醫藥、傳統體育競技等保護納入全區中醫藥、體育事業等發展規劃,實現非遺保護與各專項規劃的有效銜接。二是強化財政保障。各級政府建立多元投入機制,保障全區非遺保護順利實施。自治區設立非遺保護專項資金並逐年增長,由2005年的50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400萬元,近幾年一直維持這一標准。同時,各市、縣(區)政府也相應設立了一定專項保護資金。自治區每年對優秀傳承保護基地給予2-3萬元資助,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給予1萬元補助,對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給予3000元補助,對60歲以上國家級傳承人購買養老保險給予60%補貼,支持各市、縣編輯出版《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系列叢書》等。

  四、非遺交流展示成果豐碩。連續舉辦14屆中國西部民歌(花兒)歌會,西部12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0多個民族的2000多位民間歌手參與,成為全國非遺保護的成功案例和特色品牌﹔連續舉辦13屆“新春樂”全區社火大賽,形成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傳播常態化機制,2017年在銀川市舉辦元宵節主場巡演活動,引發10萬人圍觀,社會反響熱烈﹔承辦第四屆國際剪紙藝術展、西北秦腔藝術節、上海世博會寧夏文化活動周等重大活動,擴大了非遺保護的交流合作﹔組織回族樂器、回族剪紙等特色項目,參加文化部“歡樂春節”、海峽兩岸(寧夏)經貿文化活動周、外交部省區推介、莫斯科 “絲路意匠﹒寧夏非遺作品展”等活動,先後在貝寧、阿聯酋、老撾、俄羅斯等國家和台灣等地區進行技藝展示,獲得廣泛贊譽。

  五、非遺教育傳承廣泛深入。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與教育廳聯合下發《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規劃綱要》,啟動實施非遺項目學校傳承計劃,支持非遺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實施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舉辦回族剪紙、山花兒、賀蘭硯雕刻等專項培訓班4期。銀川市回民一小回族山花兒傳承基地,平羅回民一小回族民間器樂傳承基地,銀川二中回族剪紙傳承基地,涇源縣三小回族踏腳、花兒、剪紙傳承基地將非遺項目教學設為校本課,編纂《綻放的花兒》《泥哇嗚演奏入門教材》《剪紙應用教程》等校本教材進課堂﹔回族楊氏拳、南營武術雜技、舞龍舞獅等非遺項目在當地學校建立傳承基地,聘請代表性傳承人為輔導員,豐富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銀川市回民一小在“花兒”傳統曲調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將傳統花兒變成適合小學生傳唱的“校園花兒”,舉辦“校園花兒合唱節”等活動。

  六、非遺多元化保護效果顯著。先後對4名國家級傳承人、20名自治區級傳承人進行了搶救性保護記錄。加強保護利用設施建設,申報國家發改委下達固原磚雕、二毛皮鞣制等保護利用設施項目5個,投資3200萬元。支持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打造“北方民俗小鎮”,引入剪紙、刺繡、皮影等30多項民間文化藝術項目,保護了一批散落民間的傳統藝人,為瀕危民間手工技藝提供了展示平台。支持中華回鄉文化園利用回族博物館、回族風情一條街集中展示回族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組建阿伊莎回族藝術團,招募花兒歌手、演員,常年在景區演出花兒、回族舞蹈、回族婚俗宴席曲等節目,極大緩解了“花兒”的瀕危狀況。支持具有一定市場前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進企業,搭建非遺技藝展示和非遺產品展銷平台,回族服飾、回族器樂、楊氏泥塑、回醫正骨、賀蘭硯雕刻、回族剪紙、二毛皮制作等國家級項目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品開發進一步豐富,發展後勁有效增強。海原縣建立集設計研發、加工培訓、展覽展銷等功能為一體的剪紙刺繡非遺孵化基地,吸引8家剪紙刺繡合作社進駐,並與上海牡丹緣非遺文化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立生產基地,帶動當地非遺產品走出去。寧夏尕妹子回鄉文化傳媒公司、吳忠巧兒刺繡坊、隆德魏氏磚雕有限公司、青銅峽雄鷹皮草集團、鹽池恆納手工地毯公司、海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孵化基地等將傳承培訓和生產性保護相結合,採取“非遺+企業”“基地+合作社”等形式,不僅使非遺項目得到廣泛傳播、發展,而且形成了開拓市場、增收富民的新途徑,成為開展自治區級項目生產性保護的典型。(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