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項兆倫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18-09-11 09:07 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編輯:易碩
信息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門戶網站 2018-09-11

(2018年6月8日)

同志們:  
    這兩天,我們深入分享了各地在非遺分類保護、研培工作和調查記錄等方面的經驗和案例。大家對非遺工作和提交會議討論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稿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這裡我講幾點意見。  
    一、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形成新的氣象和格局  
    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新的成效。非遺實踐日漸活躍,傳承人的精神風貌和很多非遺項目的存續狀態發生了積極變化。在不斷深入的實踐中,非遺保護工作的認識得到深化,任務更加明確,政策措施更加系統,也更加富有成效。活力再現的非遺對於弘揚優秀道德價值、培厚社區文化積澱、培育良好民風習俗、助力鄉村振興和精准扶貧,發揮著重要作用。非遺實踐成為國家和地方很多重大發展戰略的助推力量。非遺保護工作進入鞏固搶救保護成果、增強傳承實踐活力的新階段。  
    一是指導思想更加明確,理念得到深化。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於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作為非遺保護工作的根本遵循。對非遺本質特征、保護規律的認識更加清晰,“見人見物見生活”“活態傳承活力再現”“保護非遺實踐、傳承能力和傳承環境”等,不僅成為共識,也成為廣泛的實踐。
    二是非遺保護政策法規體系逐步健全。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施行。文化和旅游部頒布一系列部門規章和政策文件。全國已有26個省(區、市)頒布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隨著對非遺本質和非遺保護工作認識的深化,研究修訂《非遺法》已提上議事日程。
    三是工作機制已經建立,名錄體系逐步完備。非遺保護工作機構、隊伍、經費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工作基礎逐步夯實。2006年以來,國務院批准公布了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各省(區、市)公布了15550項省級代表性項目。文化和旅游部認定了五批3068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區、市)認定了14928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四是非遺記錄工作由普查登記、建立名錄向形成更全面、更系統的記錄體系拓展。在民族民間文藝現象調查、非遺資源普查和《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編輯出版的基礎上,深入實施搶救性記錄,啟動實施非遺記錄工程。
    五是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對非遺及其得以孕育、滋養的人文環境實行整體性保護。文化和旅游部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並明確了“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與住建部等部門共同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傳統村落保護與非遺傳承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正在形成新的趨勢。
    六是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深入實施,大學成為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持力量。作為提高傳承實踐能力、確保非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研培計劃正在日益顯現其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  
    七是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得到行業、傳承人群和消費者的積極響應。傳統工藝工作站和很多代表性傳承人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振興計劃的實施,不僅改變了傳統工藝的生存狀況,帶動了脫貧就業,也升華了人們對傳統工藝的認識,有傳統的品質生活正在成為新的大眾時尚。
    八是覆蓋非遺各門類的政策體系架構在實踐中加快積累形成。我們著眼於全面提高非遺傳承實踐能力,積極探索並支持各地豐富實踐,積累經驗,凝煉政策,力求對非遺各門類都能形成有針對性的專門政策體系。在制定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同時,全面開展了支持傳統表演藝術的探索實踐。圍繞提高編導水平、表演水平和整體表現力、豐富表演實踐、增強院團活力等關鍵環節,組織演職人員參加研培計劃,支持定點培養後備力量,扶持新劇目創作,組織開展全國性、區域性會演,探索傳統戲曲的駐場演出,鼓勵基層院團和戲班參加跨地區演出和演出交易會,提高實踐頻次,提高商演能力,培養和擴大受眾。目前,在支持傳統表演藝術方面,已經形成一系列比較成熟的做法,可以總結上升為政策文件。其中支持傳統戲曲方面的政策措施,已納入《戲曲振興工程實施方案》。
    在其他非遺門類,支持舉辦多種形式的民間文學講唱活動,鼓勵民間文學進校園、進教材,支持動漫、影視、網絡游戲等創意、創作從非遺中汲取營養。鼓勵發揮村規民約和節慶、儀式等民俗活動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九是傳承與傳播實踐活躍,傳承人群積極性和活躍度明顯提高,非遺的活力明顯增強。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鮮明、豐富多彩,成為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的重要節日。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已連續舉辦6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已連續舉辦4屆,今年將在山東舉辦第5屆。其他重要時間節點、傳統節日的非遺主題活動日益豐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踴躍加入非遺傳播。文藝創作和文創設計越來越注重從傳統文化汲取營養。面向青少年的非遺普及教育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優秀非遺項目進入校園、課堂和鄉土教材。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傳承實踐非遺的熱情明顯提高,非遺實踐的社會基礎日益厚實。認真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有中國特點的非遺保護新經驗和新途徑正在形成。
    二、非遺保護工作仍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研究  
    非遺保護工作是新興事業,取得諸多成績,但仍有不少不足,認識和政策及具體工作措施仍有諸多盲點。  
    一是對認識和理念仍待進一步深化和厘清。非遺不是文物,也不是什麼活態的文物,已有廣泛共識。但把非遺簡單地理解為一個物件、一個對象,把因材料、技術所限形成的生產方式簡單地等同於傳統,仍相當普遍﹔在申遺問題上,搶注、搶奪、文化遺產他國化等不科學的提法時有出現。非遺文化、非遺產業等概念混亂現象也不少。  
    二是對保護工作規律的把握還需深化。既存在將傳承活動與文化生態割裂、不注重保護非遺實踐環境的問題,也存在對傳承人群主體地位和創造性表達權利尊重、保障不夠的問題。  
    三是法律需要完善。主要涉及非遺的科學定義和准確分類、制度類社會實踐遺產的地位、法定保護措施的全面性、對遺產持有者的權利保障等方面。  
    四是代表性項目名錄和評定代表性傳承人的制度設計需要深化。
    從項目名錄來說:入選名錄的標准需要科學審視,這裡涉及對非遺本質特征、項目當代價值的把握,對相關內容及呈現方式合法合規性的評估﹔對已經失傳、失去再創造能力、不具有當代價值、不符合法律法規的項目,是否可以認定或繼續認定為非遺的代表性項目,如何建立退出機制,也需要深入研究。  
    從代表性傳承人評定來說:有些文化傳統屬於大眾愛好、群體性實踐,其延續對個人技藝依賴程度不高,這樣的遺產項目有沒有必要評定代表性傳承人﹔有些項目原來傳承困難,現在逐漸恢復生機,實現了大眾傳承,是否繼續評定代表性傳承人﹔有些遺產與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環境相連,現在已經失去實踐環境,比如勞動號子,還有沒有必要評定代表性傳承人。  
    五是分門類的保護政策措施雖有突破性進展,但尚未完整形成既覆蓋所有門類、又很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保護政策體系。  
    六是工作方針與工作重點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作出必要調整和明確。前些年制定政策框架的背景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和人口大規模流動引起非遺傳承和實踐環境急劇變化,很多文化遺產不僅傳承困難,而且本身的存續都成了問題﹔一些文化傳統及其傳承環境遭到人為破壞﹔非遺及非遺保護尚未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在這種情況下,遺產的存亡是第一位的,引起重視和關注是第一位的。因此,政策指向是搶救第一。但搶救工作進行到一個階段,就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對政策目標作出必要的調整。
    七是正在展開的重點工作需要及時評估績效,發現和研究解決實施中的問題,提高工作水平和成效。比如:研培計劃的針對性,傳承人參加研培後的獲得感,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實施路徑的清晰度,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可持續性,相關支持政策如何評估和調整。記錄工程的實施目標和具體路徑,如何保障其學術性和專業性。關於搶救性記錄,怎樣才算實現了搶救﹔把技藝搶救性地記錄了下來,但這個項目本身的存續狀況如何,如何對待?  
    八是績效評估工作如何實現制度化,提高科學性。不僅要建制度,還要考慮用什麼眼光、什麼標准去評估。對各地包括社區、群體的非遺傳承實踐如何評判。現在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用對非遺的錯誤或一知半解的認知和觀念,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帽子,去評判和指責生動的實踐。  
    三、進一步深化認識,明確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關於深化對非遺的認識  
    一是全面看待非遺的本質特征。這方面,有幾個觀念需要進一步厘清。
    第一,非遺是一個文化現象的整體。非遺不隻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產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非遺也不僅僅是某種文化傳統的表現形式,還包括其內容本身。
    第二,非遺是實踐的。非遺傳承是知識、技藝持有者和相關群體共同參與、密切互動的實踐。不能離開大眾實踐、離開受眾,孤立地就傳承說傳承。沒有人看,沒有人用,是不能構成完整的文化傳統的。很多非遺項目本身就是大眾持有、大眾習俗、大眾愛好,其延續主要不是依靠技藝傳授,而是大眾參與和大眾實踐。有些傳統對個人知識和技藝的依賴程度較高,但其存在和延續也需要有受眾的欣賞、分享。對於需要從事生產的文化傳統來說,生產實踐本身就是傳統,從事生產就是在延續傳統,而不是為了保護才去生產。生產、創新和進入市場開展得越好,受眾越多,這項遺產的實踐就越活躍,遺產本身就越富有活力。制定和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是這方面認識深化、理念澄清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三,非遺是發展的,文化傳承是歷史積澱和大眾選擇的實踐過程。傳統是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既源流分明,又不斷融入新的泉源,生出新的生命。文化傳統在發展中延續。隻要傳統還在發展,就不能人為規定哪個時點的形態是傳統的終點。所謂的原汁原味傳承,如果強調過頭,就不僅不符合文化傳承的歷史實際,也會把鮮活的文化傳統變成僵化的木乃伊。所謂的傳承人群的研培隻能在本地區開展而不能跨地區學習,更是對文化發展和交流史缺乏起碼的了解。知識和技藝從來就是在長期實踐中從單一到豐富,逐步積累成長的。這個過程沒有止境。一代代傳承群體和個人或潛心鑽研體悟,或與人切磋互鑒,或外出游歷取經,在學習、交流和實踐中參悟要領,取長補短,推陳出新。一種知識或技藝從甲地流傳到乙地,被乙地消化吸收並增加新的元素,再流傳到其他地方甚或回到甲地,在這過程中新的技藝、作品、風格、流派和門類不斷涌現。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能領略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欣賞到人類文化多樣性之樹的日益枝繁葉茂。手工制瓷中使用的柴火窯或電窯,是特定資源、技術條件下形成的生產工具。柴火窯不是手工制瓷的本質。凝聚著手工藝人智慧、才藝和經驗的精湛手工技藝對生產過程的介入,才是手工制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所在。
    第四,非遺工作保護的對象,是《公約》和《非遺法》定義范圍內的文化遺產,不是什麼文化遺產都是非遺工作保護的對象。列為保護對象的非遺,除了需要符合相應的條件,還要符合當代價值。不具有當代價值、違反法律法規的傳統,不能被認定為需要保護的非遺。
    第五,政府在非遺保護方面的主要職責,是保護和培育非遺傳承發展的文化生態,支持開展非遺的傳承實踐,使其在當代生活中得到延續和發展,使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成為社會自覺。  
    二是全面看待非遺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國的非遺保護工作是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開展的,其本質是文化傳承如何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變化的挑戰。在現代化進程中,非遺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前些年的發展中,不少地方確實存在為了經濟指標而忽視遺產價值、輕視社區文化傳統、不尊重遺產、不注重保護遺產、隨意改變人文生態環境,導致遺產遭到損失和破壞的現象。這方面有大量的教訓需要總結汲取,有很多損失已不可挽回。  
    另一方面,非遺還面臨一系列客觀上的挑戰:
    一是環境變化、人口快速流動,一些社區和村落原本擁有的文化傳統面臨傳承後繼乏人和受眾減少的雙重問題。  
    二是信息和獲取信息的渠道極大豐富,非遺承擔的教化和娛樂等功能減弱。比如,傳統戲曲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新的創作,如果一年到頭總是那麼幾出戲,觀眾又總是當地的鄉裡鄉親,受眾自然就會越來越少。  
    三是大眾生活品質和審美觀念提升,不少傳統工藝產品不能適應當代需要。精致的不大眾、大眾的不精致,這種格局既制約了傳統工藝本身的發展水平,也影響了普通從業者提高收入,妨礙了優秀人才進入和傳承人群擴大,最終制約了傳承後勁。  
    四是部分非遺得以生成的特殊條件發生根本改變,導致這類非遺或自然消亡,或被新的形式替代。比如大部分勞動號子已失去產生和存在的環境。通信條件的改善,還改變了通過隔山對唱傳情達意的山歌表現形態。還有一些跟特定的社會發展條件有關的傳統,如主要由盲人說唱的瞽書,其形成與過去醫療保健條件差、致盲因素多有關。這類非遺要傳承,需要有新的實現途徑。  
    五是有的非遺與當代價值不符合,缺乏發展的可持續性。如象牙雕刻商業項目,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要求不符,其傳承發展的可持續性就存在問題。
    從機遇來說。從中外文化關系史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視野看,在社會生活變化較小、人員流動較少的時代,傳統的變化相對緩慢﹔在社會變遷較大、文化交流深入、貿易活動頻繁的時代,傳統的變化相對明顯。開歷史先河的重大文化發展創新,往往出現在變化的時代。
    當今時代,有兩個根本性的變化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是經濟和科學的進步,包括信息、材料、技術的極大豐富﹔二是政治和社會文化的進步,國內外交流日益便利,平等觀念深入人心,再也不是封建專制社會的生活方式不共享,而是社會普通大眾都可以過上有品質的美好生活。時代的偉大進步給文化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極大便利,給擴大非遺參與、豐富非遺實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機遇。我國非遺保護的當代實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過程。
    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非遺,不是把文化傳統跟現代生活隔絕開來。文化傳統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不尊重遺產、不注重保護遺產、歪曲遺產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的做法,會導致遺產遭到損失和破壞﹔禁錮和扼制遺產持有者的創造性表達權利,也會窒息文化傳統的生命力,錯失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寶貴機遇。在傳統工藝的發展振興問題上,一些對非遺的誤讀曾給遺產持有者和傳承人們帶來很大困擾,哪怕沒有受眾,哪怕生計無從解決,哪怕眼看著年輕一代與非遺日益疏離,也不能談發展,更不能談創新﹔不能談變化,更不能談市場。
    正確應對挑戰,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文化自覺,尊重文化傳統,謹慎處理經濟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努力維護和改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條件和實踐環境,保護和培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生態﹔一方面採取綜合措施,幫助傳承人群抓住歷史機遇,用好時代創造的條件,提高當代實踐能力,促進文化傳統適應環境變化,融入現實生活,成為當下的生活方式。  
    (二)關於進一步明確非遺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主體地位、成效衡量等
    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於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論述,是做好非遺保護工作的根本遵循。 
    基本原則。1.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基本理念。2.注重實踐。實踐是非遺傳承延續的核心,是非遺活力的基本體現。3.尊重傳承人群的主體地位和權利。
    主要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非遺保護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科學保護,提高能力,弘揚價值,發展振興。要切實加強認定、記錄、建檔、研究等基礎工作,著力保護傳承實踐、傳承能力和傳承環境,促進非遺在當代生活中延續、發展和振興,促進非遺傳承實踐成為廣泛的社會自覺。  
    非遺是人民大眾的生活和實踐,很多非遺項目已深刻融入所在區域、社區民眾的社會生活和情感表達。生動豐富的實踐,是非遺保持活力的基本標志。對本地區、本民族文化傳統的認識深度、對所持非遺項目知識和技藝的掌握程度、以及在部分與民生關系密切的項目中獲得必要收益的能力,構成了傳承人群的傳承能力。保護和提高這些能力,直接關系非遺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社區性和民間性是非遺流布的基本特點,保護非遺得以孕育和滋養的人文和自然環境,對非遺的存續至關重要。  
    主體地位。持有非遺的相關社區、群體或個人,是認定和保護、傳承、弘揚、振興非遺的主體。要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學習掌握新知識、開展創造性實踐的權利,保障他們通過傳承實踐獲得合法收益的權利。 
成效衡量。衡量非遺保護的成效,主要看以下六個方面:  
    實踐活動是否持續並富有活力﹔  
    基本實踐方式是否得到保持,如手工技藝之於某些傳統工藝項目﹔  
    基本文化內涵是否得到尊重﹔  
    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揚﹔  
    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的實踐、傳承及再創造權利是否得到尊重﹔  
    傳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擴大。
    四、持之以恆推進工作,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  
    (一)立足於讓傳承人群學有所悟、學有所得,著力提高研培質量和成效。從三年實踐看,深入實施研培計劃並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必須准確把握傳承人群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緊扣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的基本目標,著力幫助傳承人群提高傳承實踐能力,增強發展後勁﹔緊扣教師傅所不教、教師傅所不能教的教學安排要領,著力幫助傳承人群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不足然後補不足。不知所以然,不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即使有想法有創意也實現不了。做到這一點,研培教師首先要知其所以然,知傳承人優勢所在、不足所在。哪些所以然?
    第一,文化傳統的所以然,就是當地人要知當地事,當地人要知當地文化,當地人要能發現當地之美。這兩個“知”一個“發現”,直接關系能否形成地域、民族特色和獨特風格,地方手工藝品和其他文化形態能否擺脫樣式雷同。
    第二,造型藝術的所以然。與造型有關門類的培訓,素描、色彩、構圖,都可以學,以提高對材料、色彩和圖案、結構的把握和運用能力。至少要懂一些基本原理,至少要讓學員知道如果想多學一點,多掌握一點,可以往哪些方面去努力,有什麼路徑。素描和線描都是工具,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練習素描,可以培養細致觀察事物、准確表現細節的能力和習慣。
    第三,需求變化的所以然。一些遺產項目遇到的挑戰,不僅在於傳承後繼乏人,還在於受眾急劇減少。如果沒有人看,沒有人用,沒有人參與和欣賞,不管怎麼保護,這樣的傳承都是沒有出路的。隻有了解現實生活中人們欣賞習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才談得上找到傳統與現實融合的切入點。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民族的不是被獵奇的。管理者和研究者不能用獵奇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文化傳統。
    第四,更進一步的,材料、功能和整體表現力的所以然。這個所以然,對很多學校來說是難題,因為受學科、專業的知識結構限制﹔對很多非遺項目來說,則是發展和創新的瓶頸。因為材料的精細處理、功能的改進與拓展,都需要用到更加專業的科學技術﹔傳統表演藝術提高整體表現力,則需要很多表演和編劇以外的能力。  
    在研培覆蓋面上,要讓更多的傳承人得到學習深造的機會。招不到人,是假象。隻要走到傳承人群中間,就可以發現接受過培訓的還隻是滄海一粟。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報名,很多人壓根兒不知道有參加研培的機會。有些優秀的傳承人,多參加了幾個班,隻要他們確實是傳承人中的出類拔萃者,確實是領軍人物,應該允許甚至鼓勵。一個研培班上,有幾位參加過研培的優秀學員,對整個教學的組織和進行,對深化學員之間、學員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是有利的。在研培這件事上,也要接地氣,懂民生。  
    具體到研培高校的工作上:
    第一,堅持回訪制度。要利用假期,深入學員來源地,深入研究遺產特性,了解學員變化,更清晰地把握遺產存續狀況和發展前景,把握傳承人群的優勢與不足,有針對性地改進研培教學。
    第二,發揮高校的多學科優勢,加強原理和專門技術研究。有些瓶頸問題,在藝術院系是個難題,放到理工科院系就不是問題,關鍵要有人去把這個橋梁架起來。
    第三,做好學員的深度培訓。要鼓勵學校辦一些回爐班,讓以前參加過學習的傳承人再次深造,得到新的提高,促進實現創意和技藝的飛躍。
    第四,注重積累經驗。對傳承人群從了解到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需要一個相當的過程。辦研培班,也需要經過辦幾次的積累,才能形成比較自覺而有效的教學。在這過程中,注意總結,加強交流,非常重要。
    (二)更加可持續地推進傳統工藝振興。從工作來說,要著眼於進入現代生活、提升大眾生活品質,著眼於促進就業、改善從業人群生活。從工藝本身來說,要用字引領,不僅有用,還要好用﹔不僅是現在的功用,還要開發新的功用。
有用是能進入生活,用於生活,而不隻是陳設把玩﹔好用是講求功能設計,材料和細節處理不僅美觀,還要科學,用著順手﹔有新的功用是拓展開發出新的用途,更廣泛多樣地進入生活。
    用字引領的具體要求是:改進設計,改良制作,提高品質,改善功能,拓展用途,適應市場的多層次需求。 
要繼續探索可持續的具體措施,形成穩定的政策體系。從履行政府職能的角度看,推動振興傳統工藝,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發布計劃和目錄,給社會發出明確信號,提出鮮明導向。  
    2.組織大范圍和多層次的培訓,幫助傳統工藝從業者提高傳承實踐能力。  
    3.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幫助傳承人群開拓眼界、擴大活動空間,提高精湛技藝和產品、作品的可見度。  
    4.採取優惠政策,扶持設立生產、銷售和展示場所。
    5.支持科研和技術攻關,解決發展振興中的瓶頸問題。  
    6.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高校和機構,到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設立工作站,給社會提供示范和借鑒。    
    關於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可持續性,關鍵是參與各方的獲得感。這種獲得感表現在:對企業來說,能夠促進企業的產品開發,提升企業和產品形象,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對高校和機構來說,能夠密切與當地及社區、民眾的聯系,汲取多方營養,增強文化傳統的傳承和創新能力﹔對當地政府來說,能夠看到工作站給當地帶來的變化﹔對當地手工藝人和民眾來說,能夠給他們提供與外界接觸交流的更多機會和更好平台,提高本地傳統工藝的可見度,產品有更好的市場,就業門路拓寬,收入增加。
    實現工作站的可持續發展,至少需要做到三條:
    一是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要聚焦出產品、擴就業、增收入,聚焦培育和形成品牌,讓當地的傳統工藝有看得見的變化。
    二是要有恰當的定位:工作站應當是傳統工藝的培訓、幫扶和產品研發基地﹔傳統工藝的交流、展示、公共教育和科學技術研究平台﹔振興傳統工藝、促進擴大就業、實現精准扶貧的有效抓手﹔形成和強化當地文化優勢的推動力量。
    三是地方政府與建站單位要密切合作,共同發力,共建平台。對地方政府來說,要目標明確,思路清楚,支持有力,發動充分﹔對建站單位來說,要目標明確,思路清楚,措施得法,善於合作。
    下一步工作站的深化建設。要特別強調三件事:一是工作站既要做設計和培訓,也要做研究,工作站要研究原理。二是要幫助當地引入現代生產和技術標准,引入新的材料和工具,促進體現精湛手工藝的傳統工藝產品穩定質量,有些產品還能實現規模生產。三是要在積極的實踐中深化對傳統工藝的認識。尤其是在工業化條件下如何理解和看待手工制作和手工技藝,也有不少問題和理念需要厘清。比如,材料和工具,都是特定資源約束和一定階段科學技術水平的反映,傳統手工藝並不排斥工具的改進。再比如,對需要多環節協同完成的產品而言,手工制作的本質是:個人持有的獨到手工技藝對生產過程的重要介入。而不是所有環節都隻能用手工,這不客觀,實際也做不到,做不好。
    (三)科學實施非遺記錄工程。科學實施的基本要求是,學術、專業、規范、連續、致用。  
    學術,是要有學術支撐,記錄過程和成果有學術水准。  
    專業,是記錄者要懂行,專業人士記錄專業的事。  
    規范,是明確記錄邊界和記錄標准,杜絕隨意性,記必須記的,不能把記錄變成人物傳記,把訪談變成漫談。  
    連續,是尊重歷史,尊重社會勞動,承前啟後,充分銜接社會各界已有記錄成果,減少重復記錄。  
    致用,是成果不僅可以保存,還要方便轉化利用。  
    因此,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充分依靠社會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充分建立學術支撐,科學確定記錄標准,對各保護單位與專業單位的記錄成果和社會各方面的記錄成果加以統計匯總,形成記錄成果目錄。在此基礎上,確定下一步工作路徑。  
    (四)積極開展非遺各門類的振興工作,在生動的實踐中探索形成覆蓋非遺各門類,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系統政策體系。怎樣形成系統的政策體系?關鍵是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可操作、可持續的振興辦法和路徑。沒有具體的實踐,什麼傳承都是沒有根基的,什麼保護措施都是難以持續見效的。對實踐中一些具體的做法和探索,要多看一看,不要急於下結論。一些遺產項目的商業表演,做得好可以提高遺產的可見度,擴大社會認知。隻要不是歪曲遺產的文化內涵,不是違背持有者的意志,就不要輕易去指責干預。創新能否成為今後的傳統,需要實踐和時間的長期積澱。對傳承實踐中的各種創意創新,同樣不要動輒就扣上走樣、變樣的帽子。  
    (五)著手完善非遺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和管理制度。要緊扣非遺的本質特征,研究和完善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和管理辦法。對現有的國家級代表性項目進行系統梳理,對代表性不夠、不符合法律規定、不符合環境和生態保護規定的項目,建立退出機制。修訂完善非遺代表性項目分類方法和標准,建立全面反映非遺項目特點和內涵的分類體系。制定代表性項目保護工作基本規范,科學確定保護責任單位的工作職責。探索開展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情況評估。  
    (六)做好非遺現代傳播和其它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各種新媒體,豐富傳播形式和傳播途徑,提高非遺的可見度和影響力。辦好第五屆山東非遺博覽會。在積極做好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的同時,注意引導社會和媒體客觀看待申遺。用更加生動、可見、可參與的方式,支持非遺進校園,推動非遺的普及教育。
    (七)對各項已開展的工作,不論大小,都要經常性跟進評估,及時完善政策措施,鞏固和提高工作成效。  
    一要透徹了解和掌握真實情況。不能人雲亦雲,不能憑印象說話,憑印象制定政策。這是科學決策以及決策經得起實踐檢驗最基本的基礎。  
    二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能蜻蜓點水,雨過地皮濕,看似很熱鬧,實則沒深入。不能做一個扔一個,看似做了不少,實則沒有一件落到實處。  
    三要有正確的績效評估標准。不能用對非遺的錯誤認知或一知半解來評判生動的實踐。  
    四要把績效評估跟及時完善政策、改進工作緊密挂鉤,讓評估的結果為工作服務。不能兩張皮,問題都看到了,也說了,甚至多次議了,就是沒人去解決。
    五要加強求真務實的非遺研究。非遺是系統的文化現象。研究非遺需要有寬厚的知識面和學術素養,需要做扎實的田野調查。在非遺研究領域,特別要提倡求真務實、邏輯嚴謹,提倡學術性、實踐性。非遺研究是與人民大眾打交道,與日常生活打交道,與廣大傳承人群的文化表達權利打交道,尤其要尊重科學,尊重常識,尊重實踐,尊重權利,切忌動輒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帽子唬人。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不僅要深入研究公約,還要深入研究兩個相關文件,一是操作指南,二是倫理原則。
    非遺實踐的歷史很悠久,非遺保護的事業還很年輕。很多事應該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好,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實踐。我們要加強學習和研究,在實踐中准確了解和把握非遺工作規律,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