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讓黃河文化在新時代大放異彩
發布時間:2020-01-13 09:10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01-13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會議強調,要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開展黃河文化宣傳,大力弘揚黃河文化。

  “此次會議具有劃時代意義,為黃河文化遺產保護指明了方向。”中央民族大學旅游管理中心主任張瑛說,黃河空間跨度巨大,且不同時期和形態的文化遺產資源疊加交錯、復雜多樣,黃河文化和遺產保護有相當的難度。多年來,黃河沿岸地區各級政府和人民為黃河文化傳承、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黃河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區,最後流入渤海。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生態廊道,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黃河流域自然景觀壯麗秀美,壺口瀑布更是氣勢恢宏。

  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把多勛認為,這次會議標志著我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進入實質性推進和實施階段,相應地,符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產業也被推到了發展前沿。“文化和生態旅游由於其天然的‘綠色’屬性,是黃河流域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黃河流域豐富且重要的文化特征和優勢,為其文化旅游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是形成中國黃河文化旅游帶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青海是黃河發源地,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寧看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是青海義不容辭的重大責任使命,也是青海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

  目前,相關省份紛紛表示將認真開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工作,努力將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資源與旅游業態有機融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宋麗萍介紹,河南正在加快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編制,啟動黃河文化資源梳理、黃河文化藝術創作、沿黃大遺址保護利用、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等工作。“下一步,我們將整合優勢資源、凝聚全省之力,規劃建設一批黃河主題博物館,講好黃河故事﹔謀劃沿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走廊,展示黃河文明﹔弘揚黃河優秀傳統文化,延續黃河文脈﹔打造黃河黃金文化旅游帶,推介黃河旅游,通過中華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風光體驗之旅、治黃水利水工研學之旅,讓黃河文化在新時代大放異彩。”

  張寧表示,青海將編制出台《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打造河湟文化品牌。以國家公園旅游名地、世界第三極旅游高地、自駕車旅游勝地、江河源頭文化旅游勝地為依托,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動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質量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加快文化和旅游名省建設,展現“一江清水向東流”的上游風貌。

  “今年初,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濟南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城市。其中,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是重要內容。”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郅良表示,要著力從四個維度把濟南打造成為新時期黃河文化國家中心城市。

  一是依托黃河、泰山、孔子“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二是依托黃河流域九省區資源,打造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三是依托省內沿黃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黃河下游文化和旅游發展的龍頭城市﹔四是整合全市與黃河有關的文化和旅游資源,打造國內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

  近年來,寧夏銀川市重點對東線沿黃河文化旅游帶進行規劃開發和建設,確立打造東線黃河金岸生態度假文化旅游帶,大力推進沿黃河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但黃河銀川段仍存在整體空間結構優化不足、段落特色與品牌塑造不夠、整體聯合營銷與品牌整合不夠等問題。”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局長張少志表示,黃河文化旅游開發要以打造黃河金岸塞上江南風情走廊為發展目標,讓黃河文化“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推進文物保護、文化展示與生態旅游融合功能。“一是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二是大力推進文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是加快完善沿黃文化旅游發展規劃﹔四是打造黃河文化特色文旅項目﹔五是創新實施黃河文化全域旅游實驗清單。”

  把多勛建議,要從建構中華民族文化標識、建立文化自信和保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高度認識黃河文化弘揚和宣傳的意義。通過構建“幾”字形全流域黃河文化旅游帶,在空間意義上形成可觀覽、可體驗和可學習的文化旅游景觀長廊。根據黃河流域不同區段自然生態和文化類型融合,形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黃河文化主題園、展示帶和特色點,用3至5年時間,促成中國黃河流域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初步形成。

  張瑛認為,各地要抓住機遇,積極推進黃河文化的有序、科學、全面保護,將橫跨九省區的黃河流域當作一個整體系統來看待,作為一個統一的IP來打造,各有關省市和部門要有力進行統籌規劃和協調配合﹔加強頂層設計和協同開發,推進文化資源整合與旅游協作,積極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高質量黃河文化整體和系列旅游產品,積極推動沿黃區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大力開展黃河文化宣傳,堅定文化自信,讓黃河文化煥發更強大的生命力。(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