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以精神扶貧助推精准扶貧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發揮積極作用
發布時間:2017-08-24 10:28 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 2017-08-24

  2017年是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深化之年。國家藝術基金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屆全會精神,落實“深入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要求,積極發揮文藝的引領作用,2014至2017年共立項資助貧困地區項目97項,資助資金總額約9951萬元,為在文化和精神層面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原動力”,增強文化自信,促進脫貧致富奔小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舞台藝術創作方面,國家藝術基金鼓勵藝術機構、單位和藝術創作者結合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區域文化資源、特色藝術資源進行藝術創作,三年多來共資助全國貧困地區藝術機構創作生產的23個大型舞台劇和作品,資助資金6383萬元。其中,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的音樂劇《彝紅》、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合奇縣文工團的舞劇《英雄﹒瑪納斯》,獲得了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銀獎”﹔陝西省商洛劇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商洛花鼓戲《帶燈》,獲得了第十五屆“文華表演獎”﹔重慶市三峽川劇團的川劇《白露為霜》、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的雲南花燈戲《山村小河月亮》參加了2016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山西省左權縣開花調藝術團的歌劇《太行奶娘》在2015年獲得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後,又於2017年獲得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資助小型劇(節)目和作品33個,資助資金550萬元。如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烏蘭牧騎的歌曲《割莜麥》、湖北省秭歸縣屈原藝術團的歌曲《敲起琴鼓勁逮逮》、雲南省永善縣溪洛渡文化演藝有限公司的群舞《苦苦的蕎麥甜甜的心》等,這些作品全都是貼近生活、體現時代精神、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有利於滿足貧困地區群眾的文化需求,提升思想素質,推動區域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面,國家藝術基金共資助貧困地區藝術人才培養項目7項,資助資金577萬元﹔資助貧困地區21位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開展創作活動,資助資金約286萬元。如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族傳統編織挑花刺繡協會的《藏羌織繡藝術專業人才培養項目》﹔青海省同仁縣熱貢龍樹畫苑的《熱貢唐卡藝術技能人才培養項目》等,這些項目有助於加強貧困地區優秀藝術人才的培育與引進,充分發揮貧困地區、扶貧對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開啟文化脫貧攻堅的一把金鑰匙。

  在傳播交流推廣方面,《國家藝術基金“十三五”時期資助規劃》中明確指出,藝術基金重點資助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為區域空間策劃開展的,和以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區域文化、特色藝術的流布空間策劃開展的傳播交流推廣項目。近年來共資助貧困地區13個舞台藝術項目和美術、工藝美術項目在國內(外)演出和展覽活動,資助資金2155萬元。如西藏自治區藏劇團的藏劇《六弦情緣》,獲得了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西藏拉薩市城關區雪民間藏戲藝術團的藏戲《卓娃桑姆》參加了2016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青海湟中縣塔爾寺管委會的“塔爾寺藏藝三絕”巡展,是塔爾寺宗教藝術第一次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台,向歐洲展示了佛教文化的藝術魅力。另外,全國各省區市共有29個資助項目將陝甘寧、贛閩粵、左右江、大別山、川陝等重點革命老區,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涼山、怒江、臨夏等民族地區等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作為舞台演出和藝術作品展示推廣路線的重要區域,將話劇、歌劇、舞劇、兒童劇、地方戲等優秀藝術作品真正送到貧困地區群眾面前,有效推動文化惠民,服務群眾,促進藝術精品力作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交流共享。

  國家藝術基金對貧困地區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的資助,尊重扶貧地區的主體地位,注重項目申報輔導培訓,引導其挖掘區域和民族的文化藝術特色、革命文化資源,傳導現代觀念和先進文化,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有力調動了貧困地區開展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的積極性,培育了優秀藝術人才,提高了其文化管理水平和藝術發展能力,為實現以精神扶貧帶動精准扶貧發揮了積極作用。(來源: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