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直屬單位 >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非遺學術成果亮相成都國際非遺節
發布時間:2017-06-21 09:03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7-06-21

  6月10日上午,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暨中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活動(以下簡稱“非遺節”)在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拉開帷幕,系列活動持續到18日結束。

 

  本屆非遺節以“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遵循“走進生活、活態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風、中國節、中國戲、中國藝”為主線,主體活動包含“一帶一路”國家手工藝展、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劃成果展、非遺項目競技展、非遺學術成果展,並舉辦國際論壇等系列活動。其中,非遺學術成果展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承辦。

 

  非遺學術成果展以多種方式,生動地展現了近年來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重要成果。該展區包括“文化長城”“非遺地圖”和“中國記憶”三個版塊。

 

  “文化長城”版塊,展出被譽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長城”的“十部文藝集成志書”。“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經過全國數十萬文藝工作者近30年的努力,編輯出版298卷、450冊、約4.5億字,為二十一世紀初開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非遺地圖”和“中國記憶”兩個版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成果,集中體現了文化與科技的融合,表達了信息化時代非遺資源應用與傳播的新方式。“非遺地圖”通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信息平台,將非遺文化資源和地理空間信息整合開發,生動、直觀地展現了我國1372項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和1986名代表性傳承人在我國地理空間上的分布情況。“中國記憶”展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礎資源數據庫,展現了以“十部文藝集成志書”為核心資源、兼及中國節日、史詩等資源的“文化大數據”。通過該數據庫的查詢和瀏覽功能,參展觀眾可以了解到自己家鄉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民歌、戲曲、音樂等資源。(來源: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