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焦点图
焦点图
非遗公开课,现在开讲!
发布时间:2020-06-11 16: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6-11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公开课”
正式开讲啦!

 
  非遗课代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作为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非遗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是需要回答的新时代之问。
  这堂公开课上,我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从非遗与五个维度的内在关系“破题”,为大家解惑释疑。
  一大波非遗知识和东方智慧正在袭来。开课咯!
  嘉  宾
  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杨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
  非遗与经济建设
  非遗课代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非遗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小朋友体验缂丝技艺
  宋俊华:
  非遗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开展的非遗扶贫、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旅游体验、乡村振兴等项目,都是对非遗传统智慧、技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统非遗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活用、巧用。
  杨红:
  经济贫困并不代表文化资源的贫乏,当贫困地区的非遗资源被重新发现和有效利用,改变便随之发生。“非遗+扶贫”既是文化传承,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真正造福了人民。
  奔小康故事
  讲述人:杨红
  2017年和2019年,我曾两次去湖南湘西州花垣县石栏镇调研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绣娘培训的情况。两年时间,石栏镇借助非遗扶贫项目“让妈妈回家”,当地贫困妇女通过参加绣娘培训和工坊生产,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和致富。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推动,边远乡村培植了“七秀坊”“山谷居民”等本土企业,3000多位妈妈不用再去外地打工,更多家庭实现了团圆。
  非遗与政治建设
  非遗课代表: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过程中,呈现出哪些时代内涵?
  林继富:
  非遗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体系和价值体系,凝聚着在国家共同体意识作用下多民族价值体系中的和谐、和睦、友爱、向善向美、家园、平等意识,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之源和精神之力。在培养多民族国家团结向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非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的舞狮表演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歌舞团演员表演的《英雄玛纳斯》
  奔小康故事
  讲述人:苏培兰
  (江苏省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
  依托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我们策划开发昆曲研学旅游路线,今年启动了“带着非遗去旅游系列”活动;通过开展经典昆曲剧目巡演、昆台文化交流等非遗交流活动,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区域性文化建设;制定《昆山昆曲发展规划(2018—2022)》,开展“亭林精神”进企业、进学校宣讲等各类活动培育城市文化品牌,对传统技艺和传统医药类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以提升传承能力建设水平为主线,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派”,注重对传承人和从业者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着力培育非遗后继人才和高质量管理人才。
  非遗与文化建设
  非遗课代表:
  非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想必各位老师也有深刻体会。

  2008年,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9年,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传统技艺”的一个子项目,被联合国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游客在体验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林继富:
  代代相传的非遗蕴含着真善美的情感,涵养着人的道德,塑造着人的灵魂,汇聚着人的思想,充分显示着中华文化的伟力、魅力和自信。同时,它也是不同时代文化创造、创新发展的源泉。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符合当代特点的新的文化业态,可为广大民众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乔晓光:
  在互联网时代的语境下,非遗成为年轻一代的时尚文化兴趣新热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文化传承主体参与其中,受众也在参与文化创新与创造。

非遗进校园,孩子体验面塑等非遗项目。
  奔小康故事
  讲述人:乔晓光
  2018年8月至今,我在陕西陇县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群众从当地自古而来的年节游演活动——社火中看到了商机,自发组织起社火队伍外出表演,社火开始走出原生民俗文化社区向外流动,成为带动旅游发展的地方文化品牌。同时,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效应影响下,当地青少年燃起了对社火表演的热情。“扶志”“扶智”精准扶贫理念的推进,带动乡村发展变革。
  非遗与社会建设
  非遗课代表: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在这方面,非遗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宋俊华:
  非遗的重要价值之一就体现在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上。非遗世代传承,让非遗所在社区、群体建立了以非遗项目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从而为社区、群体的经济活动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杨红:
  非遗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非遗保护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
  林继富:
  如今的中国非遗正以鲜明的中国特色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它蕴含的中国人宽广包容的生活情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爱国爱家的和谐理念,正在影响世界,彰显着中华文化的亮丽多彩和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演出
  奔小康故事
  讲述人:纪伟石
  (山西灌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6年,我们在文化部的牵头下,帮助新疆哈密市研发刺绣耳机、笔记本、冰箱贴等300余款非遗刺绣文创产品,广受业界和消费者的好评与喜爱。2017年,恭王府博物馆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我们作为深度参与建站工作的文创团队,开展了挖掘和梳理静乐传统剪纸纹样、推动民间艺人再创作等工作。
  为让非遗更具“潮流感”,我们创立了非遗文创品牌“锦有”,探索打造非遗领域IP。

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中的皮影表演
  非遗与生态文明建设
  非遗课代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迁,文化生态也在不断流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非遗保护工作又有哪些启示?
  宋俊华:
  非遗保护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非遗的世代传承与环境密不可分,非遗与人文、自然环境是共生共存的关系。非遗保护不仅要保护好非遗项目自身,还要保护好与其相关的人文、自然环境。我国2007年启动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就是对非遗实施整体性保护的一个创举。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批准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7个已经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奔小康故事

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场演出中,埃及人之夜歌舞团演出《西奈之风》。
  讲述人:田彦兰
  (剪纸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我的家乡同心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核心贫困县。受生活习俗、就业结构等方面制约,回族妇女不能外出务工创收。
  为了帮助身边姊妹,我们“尕妹子”践行“精准扶贫,非遗先行”,带头发展妇女的“指尖经济”。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探索出“精准扶贫、技能就业”非遗帮扶模式,通过非遗扶贫培训、举办手工艺品比赛、手拉手结对帮扶建档立卡户等,帮助贫困户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我们的扶贫模式推广后,一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相继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