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各地活动
各地活动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巡礼
发布时间:2020-06-17 10: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6-17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

  在神话故事中触摸民族精神源头
  传承人向社区居民传讲武汉大禹治水传说
  (图片由项目保护单位提供)
  项目介绍: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是反映大禹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治水的独特而典型的神话故事,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禹及其儿子的治水故事,如龟蛇锁大江、灵龟镇怪化龟山、大禹治水收赑屃等;一类是由核心故事逐渐衍生的后人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如忽必烈正名禹功矶、总督寻宝镇水怪等。
  武汉因水而兴,亦因水而忧。数千年来,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以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突出的地域特色,鼓励和指导着武汉人民与洪水不断抗争,从而使得该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年来,特别是在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湖北省及武汉市非遗部门持续加大对该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成效显著。
  连接民族精神源头 彰显武汉地域特色
  大江大河皆有源头,民族精神亦如此。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讲述的是尧舜禹部落联盟时代,长江、汉江流域特别是武汉段水患成灾,民不聊生,大禹率众在武汉疏江导汉,驯服了洪魔,使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大禹爱民忧民、坚忍不拔、尊重自然、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精神。
  源于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呈现的不仅是一种与其个体相关的历史功绩,而且给后世华夏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其他大禹治水传说相通,但在故事内容上,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山川地物相融合,呈现出地域性强的特点。如功臣“龟”“蛇”二将最后化作武汉的龟山与蛇山;“禹青扔纱帽堵洪水”,纱帽化作武汉的纱帽山;“大禹贮粮米粮山”,其中用于囤粮的山被称为米粮山,沿用至今。
  后来,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又由核心故事逐渐衍生出后人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如“忽必烈正名禹功矶”,讲述元世祖忽必烈南巡时来到武昌蛇山,命令将长江对岸龟山突入江中的一块石矶复名为禹功矶,并命在矶上建禹庙,“以寄禹功之思”;“总督寻宝镇水怪”,讲述了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寻宝时与被大禹镇在水底的水怪之间发生的斗争。
  传承载体不断丰富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走在晴川阁,一步一景,都与大禹治水有关。
  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作为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保护单位,现有众多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人文景观和风物遗址,包括晴川阁(明嘉靖年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兴建)、禹稷行宫(南宋绍兴年间创建,本名大禹庙)、禹功矶(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处),以及禹碑亭、赑屃碑、朝宗亭等。
  近年来,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拨专款对禹稷行宫、禹碑亭等建筑进行了维修,将晴川阁、禹稷行宫等古建筑群先后建设为汉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武汉市还修建了大禹神话园等现代人文景观。
  在收集和整理大禹治水相关文献资料上,湖北省及武汉市非遗部门指导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字记载、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记录和整理,还派员赴全国各大禹纪念地征集大禹相关资料。
  年近七十的程涛平是武汉大禹治水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每年都去居住地附近的中小学宣讲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每月都在社区讲解大禹治水故事。
  还有黄国华、张引娣等代表性传承人,经常向全国各地来晴川阁参观访问大禹治水遗址、遗迹的游客宣传和介绍武汉大禹治水传说,受到各地游客的欢迎。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
  重返全国第一方阵再出发
  2019年大型原创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少年孔丘》参加第五届中国木偶皮影艺术节展演,囊括5项大奖。 (图片由项目保护单位提供)
  项目介绍: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是一种源于荆楚民间傀儡戏的传统戏剧,其基本内容包括木偶表演艺术、木偶制作技艺和配音配唱艺术。
  一根木杖,两根铁签,人偶合一,演绎世间百态。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历史悠久,极具荆楚特色,经历了从清道光年间的孕育期到民国时期的成型期,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期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繁盛期。其以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夸张写意的表现、随心所欲的创作力以及所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加上独具匠心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的奇思妙想,为无数老百姓所喜爱。
  1992年以后,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由于诸多因素,曾有一段沉寂期,但近年来通过各方不遗余力的保护传承,重返全国木偶皮影行业的第一方阵。
  融汇荆楚审美 不断推陈出新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发源于武汉,1850年已有艺人在汉口后湖一带进行演出,剧目有《王小二打老虎》等。其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与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地方剧种、曲艺文化紧密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在木偶制作上,神韵天然、追求极致,充分体现出轻便、细腻、灵巧、传神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古典人物造型,融汇荆楚文化审美,装饰风格以戏曲服装为主,大量融入武汉地域刺绣“汉绣”的特点。
  在配音配唱上,推陈出新,南北杂糅,又与武汉的戏剧、曲艺紧密融合,音乐多以楚剧小调为主,借鉴、融合了汉剧的唱段、唱腔。
  在剧目题材上,大都根据地方民间故事改编,如根据武汉归元寺十八罗汉改编的《罗汉传奇》,根据黄鹤楼传说改编的《少年与黄鹤》,讲述湖北民间故事的《蜜桔娃》《假人》等。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艺术也在不断创新。第四代传承人郭小川在全国开创了杖头木偶表演长水袖的先河。沈应春、曹继宗、张威铭等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创了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纸浆新工艺,使制作的木偶变得轻便灵活,方便表演。
  2013年以后,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的保护单位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新杖头木偶剧目,编排多部新剧,如卡通剧《卡卡的可爱车牌》、默剧《亲》等。
  屡获全国大奖 打造一流非遗
  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的精品剧目,屡屡在全国获奖。2019年8月12日晚,在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中,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木偶戏《少年孔丘》斩获包括最佳剧目奖在内的5项大奖。
  2019年10月,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舞蹈《千年礼颂》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演出中绚丽夺目,重塑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辉煌。
  此外,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加强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的传播工作,努力恢复传统经典剧目,送戏进校园、进社区,大力传播和推广木偶艺术,平均每年演出近百场,观众数万人,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演出。
  目前,武汉市多所中小学校建立了武汉木偶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并举行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传承人拜师仪式,培养的木偶戏学员已成为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全国木偶技艺大赛上获得多个奖项。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将继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推动武汉杖头木偶艺术创新发展;同时,继续坚持周末亲子、惠民以及进校园、下农村、进景区等演出活动,大力发展和旅游相关联的演出项目,让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信在保护与传承的良性循环中,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必将被打造成一流非遗项目,这张荆楚文化名片也将被擦得更亮。(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