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年聚焦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专题_131 > 委员谈文旅
委员谈文旅
代表委员:这是殷切期待,我们奋进
发布时间:2022-03-04 17: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03-04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了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用贺信的方式对100年来我国几代考古人取得的成就、作出的贡献、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广大考古工作者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出了殷切期望,为全国考古工作者、文博工作者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行方向。”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表示,未来他将思路更加清晰地做好相关工作,重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以人民为中心,力争在文物研究和公众服务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上,魏学峰将继续聚焦博物馆法的推进工作。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他就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中国博物馆法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积极回应,国家文物局组织了相关专家正在研究。据了解,我国的博物馆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00多家,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家,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博物馆年度参观人数也在逐年大幅度增长。“博物馆热”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强烈需求。但目前,我国博物馆的管理还只有行业条例,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在他看来,必须加快推进博物馆法的立法进程,为博物馆的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四川率先出台《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这不仅对三星堆,对全国的大遗址保护都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魏学峰表示,文物从发掘到保护再到利用,每个层面都需要法律的界定,这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也感叹,“这是对我们考古人、文博人最知心的肯定。”

  “文博界与文艺界其实有着共通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抓手。”在贺云翱看来,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还是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休戚相关,精神一脉相承。

  “经过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而建设起来的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等,再通过公共考古、文旅融合传播到社会,既创造了一种新知识,也发现了一种新文化或者新艺术。”贺云翱举例,所有的考古发现同时包含了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如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瓷器、壁画等,本身就是艺术品。通过考古学者的科学劳动,去揭示未知探寻本源,反映历史文化的辉煌,把这样的发现交给社会、交给人民,就是在践行总书记所讲的展示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我们不仅要把珍贵的文化资源发掘、展现出来,实现其当代价值,同时,也要讲好文物故事、讲好考古故事、讲好非遗故事。这与总书记强调的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是一致的。”贺云翱坦言,每一次文化发现都是讲故事的过程,“如果不把它的内涵、来龙去脉和各种价值搞清楚、讲出来,社会大众就无法完全享用它,从业者也没有实现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因此,所有的考古发掘、遗产发现都应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建设成果,都要以繁荣当代文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