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把德艺双馨作为不懈的追求,落实在每一次创作、每一场演出中。
追求、践行崇高艺德,与剧目、技艺等一样,是艺术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一名传统艺术的从业者,从学艺起,老师就教导我们‘做艺先做人’。几十年来,我也都是遵守着这样的规矩,实践着、追求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舞台上,演员塑造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扮演着各种英模人物;舞台下,更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做人,用那些角色的事迹不断鞭策自己。”
王芳回忆起率队携苏剧《国鼎魂》赴上海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情景。在演出前一天的对光、对景和彩排环节中,演职人员从早上9点工作到深夜12点,导演杨小青当时牙龈肿痛,吃不下东西,依旧坚守剧场;作曲、唱腔设计、音乐配器周友良坐在水泥地上,全程盯着乐队试音,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灯光设计周正平、舞美设计胡佐严格把控灯光、舞美,卡准时间线、演员走位……主创们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种精神与行动就是追求德艺双馨的生动写照。
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挥洒汗水、为国争光的画面时常令刘莉沙泪流满面。“我们要学习戏曲前辈常香玉戏比天大、忠心报国的精神,磨炼自己的品格和情怀,像中国运动健儿那样,在自己的领域、用自己的专业报效祖国。”刘莉沙说。
上一篇: 注重倾听,发挥文艺评论“镜子”作用 |
下一篇: 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创作演出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