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一带一路”国际雕塑作品大赛启动
发布时间:2018-11-08 16:14 来源:新华社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18-11-08

  10月28日,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阿拉善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的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作品征集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前面向全球公开征集60件主题性优秀雕塑作品。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向新华网记者介绍了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的创建缘起,以及本次大赛的开展情况。 

  雕塑公园的创建 

  2017年9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和阿拉善盟盟委提出了共建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的倡议。在此期间,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秉承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宗旨,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时代主题,组织国内外艺术家开展不同的文化主题创作、学术研讨等活动,为不同民族、地域、城市搭建了一座平等互信、包容互鉴、人文互通的交流平台。

  说起最初创建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的初衷,吴为山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那就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是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实现的”。

  “我们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谈及丝路文明,吴为山娓娓道来,“我们今天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用文化、艺术去沟通,丝绸之路是极其具有深刻内涵的象征物。像是丝绸之路上最了不起的艺术圣地——敦煌,它就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成果。”

  阿拉善,便正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北道和古草原丝绸之路的关键要道。阿拉善的蒙古语意为五色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是贯通欧亚、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吴为山介绍说:“阿拉善的地理位置特殊,人文环境、自然风景独特,是生发出文化绿洲的地方。”

  “中国与世界交流,要找到一个特定的具有独特历史意义和地理位置的地区,来进行艺术的创作。在此背景下,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学术组织,为落实好‘一带一路’倡议,便与阿拉善盟共同打造了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吴为山说。

  作品征集活动开启 

  2017年12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员会、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与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就共同建设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和举办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大赛在北京举办签约仪式,正式签署《关于共同建设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的合作协议》。吴为山作为学术总主持开展工作。

  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作品征集大赛于2018年10月28日正式开启。本次征集活动要求参赛者的作品具有原创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围绕“漫漫丝路”、“大漠胡杨”和“追梦时代”三个主题展开创作。

  “第一个篇章‘漫漫丝路’,要求作品体现整个‘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我们从古到今在丝绸之路上展开的文化交流,宏观地展示对丝路的认识及艺术的表达。这部分的作品可以是具象的,表现丝绸之路上的人和事,也可以是抽象的、意象的,表现丝绸之路的文化理念。”吴为山逐一介绍道。

  “第二个篇章是‘大漠胡杨’。‘大漠胡杨’本身就有着一个画面存在:在丰厚、广袤的沙漠上,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胡杨挺立着。这是对阿拉善人精神的赞美。这部分是有针对性地表现阿拉善的历史风貌、文化遗迹和理想追求,体现胡杨精神。作为城市雕塑建设,这非常重要。”吴为山特别指出,“目前中国不少城市的雕塑缺少个性,很多地区的雕塑常常存在创作概念化、形式单一化、内容趋同化的现象。我们想通过阿拉善,做一个榜样,通过独特的地域特色来展示中华民族大文化中的地区个性,用个性体现共性,这是我们在城市雕塑发展找到一个创新点。”

  “第三个是‘追梦时代’。这个部分的作品要聚焦于中国当代,重点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我认为,有这样一种新时代的精神、新时代的气象、新时代的图像、新时代的追求和理想的表达,我们的雕塑公园,就能对话于历史、对话于传统,也能对话于世界、对话于未来。”吴为山满怀期望地说。

 

    10月28日,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阿拉善盟行政公署联合主办的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作品征集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 

  创作引领时代导向 

  提到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创建的意义,及对本次大赛的预期影响力,吴为山说:“我们在内蒙古大地上深耕、开发,使之最终结出丰硕的文化成果。通过这样一个雕塑公园的文化建设,来实现、来引领时代创作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所讲的新时代的文化创作、文艺创作,我们所践行的新时代的文艺思想,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文化创新要落实在这个具体的项目上。阿拉善地区党委、盟政府和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共同打造这样一个公园,我觉得可以成为基层地方文化和国家学术群体之间的一个合作范例。”

  “这一次大赛,很特别的是,有很多‘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艺术家参与。他们的作品会留在中国的大地上、留在‘一带一路’上,也就是把他们的心留在中国的大地上、留在‘一带一路’上。”吴为山强调道,“作品就是人,作品就是国家,作品就是时代,作品也就是今天。我们用艺术的创作成果,来建立永久性的公园,把它落在大地上,这是具有文化远见、文化包容、文化理想、人类共同体担当的行为。”

  据悉,为充分发挥本次大赛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鼓励优秀艺术创作,经大赛组委会和艺委会审定后,确定参展作品70件(包括10件特邀作品),其中40件作品将作为阿拉善的永久收藏。

  雕塑公园是一个创作的整体 

  采访的最后,记者向吴为山提问:“您最期望在本次大赛上看到什么类型的作品?”

  对此,吴为山这样说:“‘漫漫丝路’、‘ 大漠胡杨’和‘追梦时代’三个主题分别体现了丝路的历史、阿拉善的地域特色和我们时代的追求与梦想。从空间讲,既有大也有小;从时间讲,既有古也有今;从精神追求上讲,既有传统博大的民族精神,也有今天追梦时代的创新理念。所以,它是一个整体。尽管它集中表现的是‘丝路’,但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创造的,也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历史的追问、对文化的反思、对传统价值的新思考。”

  “我并不会特别看重哪一件作品。因为,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作品——就是阿拉善盟‘一带一路’国际雕塑公园。”(文/伊媛 邢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