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新闻聚焦
新闻聚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发布时间:2019-06-06 10: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06-06

  自2006年始,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372个项目入选。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地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经评审,共遴选了50个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我们从中摘编了部分典型案例,以飨读者。

  粤剧:筑起保护堤坝 老戏重获新生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是广东最大的艺术剧种。曾与京剧联袂打造了“南有薛马争雄,北有梅程争辉”的黄金时代。2009年,粤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年来,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大批粤剧新创剧目、传统剧目立上舞台,海内外粤剧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粤剧事业的生动局面。

  政策引领,筑起粤剧保护的堤坝。广东省以省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实施了《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为此,广州还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规格高、协调力度大。同时,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作为行业组织,积极发动民间力量配合领导小组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粤剧保护事业在文化空间建设、保护记录、传承传播、传徒授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此外,广州还制定了新一轮《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规划了粤剧发展的七大工程和15项重点工作。

  场馆建设,夯实粤剧保护的基石。为填补广东无粤剧专业博物馆的空白,当地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2015年建成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粤剧文化空间,保存展示了大量的影音珍品、经典剧本、精美的戏服头饰。广州粤剧院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计划2021年完成整体建设。

  机构协作,形成粤剧保护多元格局。建立形成了以粤剧中国保护中心为聚力点、多个专业部门为发展点的格局。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担负粤剧保护、抢救、整理、研究、传承综合性工作,主办的中国粤剧网成为全球最大的粤剧电子资源库。该中心在整理古本的基础上,得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复排公演传统戏《审死官》《武将马超》。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艺发展中心等多个单位,立足自身资源开展保护工作,编辑发行《南国红豆》《红线女艺术研究》等粤剧期刊。广州市还设立了45所粤剧特色学校、2个粤剧高校教学实习基地。

  培育名角,建立粤剧保护的人才队伍。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实施“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等,成功培养了一支高水准、老中青三代传承有序的粤剧队伍,仅广州粤剧院就有10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2003年,广州市确定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粤剧日”,举办羊城国际粤剧节、粤剧私伙局大赛等品牌文化活动,连续10年举办“粤剧华光师傅宝诞巡游庆典活动”,最大限度地让人群、社区广泛参与到传承、创造和延续粤剧中。

  普及推广,推动粤剧的全球传播。从2009年至今,广州市打造了近60部粤剧剧目,如《刑场上的婚礼》《碉楼》等,通过全国巡演,让大家认识了粤剧。仅2016年至2018年,广州就组织粤剧出境演出236场,粤剧的国际传播进一步延续并强化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当地政府认为,粤剧保护传承工作就是要让粤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步浸润市民的生活,让粤剧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比如,为了改变年轻人对粤剧的传统印象,他们起用青年艺术家排演“青春版粤剧”,举办“大学生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和“红豆杯”大学生粤剧粤曲网络大赛,让粤剧在年轻人中火起来。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粤剧推广,运用4K技术,拍摄制作10部经典粤剧电影、纪录片《一代天骄——红线女》及同名电影。

  热贡艺术:实施整体性保护 助推精准扶贫

  热贡艺术是以青海省同仁县为核心区域,以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为表现形式,以藏传佛教、神话故事、史诗以及传统知识为内容的造型艺术,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2009年,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热贡艺术在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人才培养、宣传推介、脱贫致富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热贡艺术传承群体以同仁县为核心,辐射发展到尖扎、泽库、河南三县。热贡艺术项目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共命名热贡艺术保护传承基地5家,建成热贡艺术传习中心30个,认定热贡艺术传承示范户100多个。热贡画院、热贡龙树画苑、热贡民族文化宫、仁俊热贡泥塑院等10多家热贡艺术传习中心已经成为黄南藏族自治州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游客达30余万人次。

  为保护传承热贡艺术,当地成立了相关协会,规范行业管理,相继成立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青海热贡艺术协会、同仁县唐卡商会等组织和机构,提供业务咨询、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开展技艺培训、学术交流、宣传展示等活动,加强与国内相关行业协会的交流、协调和合作。

  自2008年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当地以整体性保护为抓手,逐步提升项目品质。在资金保障方面,青海省财政厅近年来对黄南藏族自治州投入非遗保护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对热贡艺术等非遗项目从保护传承、培养人才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从2011年起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专项基金2000万元,用于非遗保护、宣传交流等。经统计,近年来州、县政府已累计投资逾3.7亿元。其中,投资1.8亿元新建州、县博物馆3个;州财政投资300余万元用于开展热贡唐卡绘制大赛、雅顿藏戏艺术节;同仁县投资1.6余亿元用于新建热贡艺术传承展示基地、吾屯村博物馆等。

  为保证热贡艺术的健康发展,当地制定颁布了《热贡唐卡青海省地方标准》《热贡唐卡矿物颜料——绿松石》等6种矿物颜料企业联合标准和《唐卡中矿物颜料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能谱法)》,并开展了唐卡矿物质颜料检验、唐卡二维码身份识别信息设置工作,初步建立唐卡质量追溯体系。

  当地注重传承人培养,不断发展壮大非遗从业者队伍。打破了热贡艺术传承“传内不传外、传僧不传俗、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观念,从家族封闭式传承走向开放式传承,形成了寺院、村落、家庭、传习中心、协会、学校多渠道传承的发展格局。引导和支持传承人兴办各类传习馆所,通过免除学费、食宿费,发放补助的形式招收学徒进行传承,建成集教学培训、设计制作、展示收藏、宣传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热贡艺术传习中心30家。热贡艺术项目每年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热贡艺人已从5年前的8000余名增加到现在的1.3万余名,传承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通过非遗助推精准扶贫,不断探索文化致富路子。传习基地、综合传习中心和民间艺人在招收徒弟时,首先考虑困难家庭、残疾家庭等贫困户的子女;唐卡、堆绣、泥塑、石刻产品销售已成为同仁县吾屯、年都乎、加查玛、郭麻日、尕萨日村群众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经统计,同仁县吾屯村从事热贡艺术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98%,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5000余元增长到目前的3万余元。年都乎村从事热贡艺术的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70%以上,人均收入从5年前的3000余元增长到1.5万元。在吾屯和年都乎村,随手推开一家农户门,即可看到“家家作画、人人从艺”的繁荣景象,这里已经发展成为闻名全省的文化致富先进村。

  当地通过打造文化品牌,使热贡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政府的主导宣传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热贡艺术走出青海、走向世界,已成为对外传播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金名片。青海省政府连续举办了5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黄南藏族自治州连续举办4届“中国·热贡唐卡绘画大赛”,同仁县政府举办了两届热贡艺术节活动。除在北京、天津等地举办全国热贡艺术巡回展、热贡艺术精品展等,热贡唐卡相继在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泰国、蒙古国等国亮相。此外,还相继出版了《神秘的热贡文化》《热贡艺术》《热贡唐卡》等学术著作,注册了热贡、安多唐卡、尕藏牌唐卡、仁俊泥塑等系列商标,为生产性保护保驾护航。

  玛纳斯:多角度挖掘 全方位记录

  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中国三大史诗之一,演唱异文繁多,篇幅宏大,其中最有名的是主人公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长达23.6万行,反映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传统生活,是柯尔克孜人的杰出创造和口承“百科全书”。玛纳斯主要流传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2006年,玛纳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规范玛纳斯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新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牵头,编制完成《玛纳斯保护规划(2016—2025)》,推动项目科学保护。截至目前,中央先后投入玛纳斯专项保护经费1271万元,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所属4县(市)政府先后投入玛纳斯专项保护经费710万元,确保玛纳斯各项保护传承工作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州非遗(玛纳斯)保护研究中心,阿合奇县、乌恰县分别成立玛纳斯研究中心、非遗(玛纳斯)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设玛纳斯研究室等,用于开展玛纳斯演唱活动。

  调查研究工作持续推进。自2014年以来,当地启动“玛纳斯在新疆现状调查”,普查、采录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4县(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等地玛纳斯多种异文及相关资料;记录州内20多位玛纳斯传承人的史诗演唱异文,采集近百位州级玛纳斯传承人的史诗演唱录音、视频和口述材料;开展玛纳斯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工作,采集并上传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中心数据库玛纳斯项目音频90条、视频105条、图片115条、文字52条。此外,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还启动了《玛纳斯》史诗汉译出版工作。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府及其他玛纳斯保护传承单位,举办了玛纳斯国际研讨会、玛纳斯国际演唱会暨保护论坛,并召开中国·新疆·克孜勒苏玛纳斯论坛、玛纳斯国际演唱会暨保护论坛等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阿克陶县还组建了玛纳斯保护专家组,有力推进当地玛纳斯保护研究。此外,当地还注重引入各方力量参与到玛纳斯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中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阿合奇县挂牌成立“国情调研基地”,参与玛纳斯代表性异文的整理、翻译;新疆师范大学成立“玛纳斯研究中心”,与当地合作开展玛纳斯调查研究;新疆艺术学院多年参与当地以玛纳斯为主题的大型群众性活动。

  目前,当地政府认定、命名、造册登记并建立联系的玛纳斯传承人有100多名,建立了老、中、青结合的传承人队伍,成为促进玛纳斯传承下去的中坚力量。同时,当地政府每年利用寒暑假期在文化馆、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所举办文化传承培训班,共培训3200多人次。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玛纳斯的宣传展示力度不断加大。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连续5年举办“玛纳斯国际旅游节”,开展群众性玛纳斯演唱活动、演唱比赛,组织万人演唱玛纳斯、千人弹唱库姆孜、百人弹奏奥孜库姆孜(口弦)大型活动。阿合奇县打造非遗小镇,筹建柯尔克孜非遗工场、玛纳斯剧院等。乌恰县建立玛纳斯生态保护园,在县博物馆修建玛纳斯40勇士雕像和主题浮雕。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还启动了玛纳斯进课堂计划,在州直及各县(市)中小学语文课本(柯尔克孜文)中,列入了《玛纳斯》史诗内容。阿合奇县与无锡市联合创作排演舞剧《英雄玛纳斯》,已先后在无锡、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演出30多场。新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制作完成专题纪录片《玛纳斯》等,并积极组织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各级非遗节、会、展等活动,利用“中国文化周”和国际旅游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进行展示交流,在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

  南音:录存古曲 擦亮明珠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自晋唐以来由中原移民带入福建泉州,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5年,泉州市政府印发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6年,将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地政府年均投入700多万元用于保护,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工作。

  泉州有南音专业表演团队——泉州南音传承中心,专门保护机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南音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泉州艺术学校南音专业班、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院3个研究机构。近5年,共认定36名代表性传承人。此外,当地支持民间开展传习活动,目前有南音社团200多个,社区活动点约300个。其中,惠安县洛阳镇在老年协会配合下,年年举办南音交流会演,截至目前已举办24届。

  泉州市积极开展南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组织专家进行全面盘点,造册登记,出版了《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清刻本文焕堂指谱》《袖珍写本道光指谱》《弦管指谱大全》《弦管古曲选集》等20多种曲谱、指谱;实施“泉州南音记录工程”,全面系统录存古曲,组织传承人和技艺较高的演奏者,对65套极具代表性的指谱和艺术性高但唱奏难度较大的100首曲目,进行唱奏并同步录音录像;征集海内外已经去世或年事已高的名家的录音资料。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组织力量对老唱片进行清洗翻录。

  从1991年起,在当地文化和教育部门共同推动下,南音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并编辑出版《泉州南音基础教程》等教材。每年暑期,举行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培养了一大批南音新苗新秀。近年来,已建立常设性的南音社区活动平台50多个,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公益性演出、讲座、培训、展览等1100多场。泉州师范学院于2012年开办了全国首个南音研究生院。

  加强国际交流,充分发挥南音的乡情纽带作用。泉州先后举办了12届南音国际大会唱,组团参加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大会唱活动。同时加强数字传播,创办泉州南音记录网站“泉州南音网”,日均访问量7000多人次,并上传《泉州弦管指谱大全》和《泉州南音基础教程》等全本电子曲谱,开发智能曲谱,方便广大南音爱好者对古乐的学习、理解。

  此外,泉州市注重加强南音的学术研究。泉州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相继建立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部门组织出版了《泉州南音(弦管)集成》,并开展南音传承保护抢救研究、南音文化推广和国际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朝鲜族农乐舞:传承建档案 传习进校园

  朝鲜族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等为一体,在岁时仪式和节庆活动中展现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农乐舞淳朴粗犷,表现了朝鲜族人民渴望丰收、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乐舞完全融入朝鲜族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成为民族符号和象征。2006年,朝鲜族农乐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朝鲜族农乐舞在吉林省汪清县一带广为流传。汪清县将朝鲜族农乐舞列入“十一五”“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采取民间参与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乐舞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打造一个品牌,组建两支队伍。当地政府为农乐舞团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10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购置农乐舞设施、设备,建立动态保护机制,将农乐舞打造成汪清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品牌。2007年,汪清县特批了25个事业编制,组建了专业表演团队——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每年还投入一定资金供艺术团编排节目、购置道具等,促进了农乐舞的传承发展。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成立至今先后荣获“荷花奖”“金穗奖”等10余项大奖,赴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10余次。2010年,汪清县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了“老年农乐舞艺术团”。这个团队的成员虽然已是头发花白,但舞起长长的象帽彩带,仍能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

  成立保护传习中心,建设培训传承基地。2009年,汪清县成立了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中心,通过深入挖掘和研究农乐舞的起源及演变过程,组织开展农乐舞记录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项目档案。从2009年起,汪清县相继在学校、企事业单位、乡镇村屯、社区成立了32个农乐舞培训基地,并发放服装、象帽、手鼓等设备,实行传承基地辅导员业务包保的工作模式。从2015年起,汪清县开工建设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非遗传习中心,总投资3102万元,占地面积3117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2017年,汪清县文化馆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集中展示农乐舞文化和朝鲜族民俗、民风、民情。

  培养一批骨干,搭建两个平台。汪清县每年组织开展“传承人大讲堂”活动,开设公益培训班,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表演技巧,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从2010年起,汪清县每年举办“汪清县象帽舞大赛”和朝鲜族民俗活动展演,为农乐舞宣传和保护积极搭建平台。

  结合素质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自2015年起,当地政府在汪清县第一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五中学、职业高中等全县1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立了农乐舞培训基地,每年在10所农乐舞培训基地学校进行展览;定期组织农乐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面向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开展农乐舞展演活动;结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积极组织农乐舞进校园,开展传习活动,累计培训5000人次;逐步完善中小学及幼儿园农乐舞培训基地建设,让非遗进校园活动逐渐常态化,打造了普及非遗知识的新品牌。

  同时,为了让非遗扎根社区、扎根民间,汪清县精心策划“农乐舞传习大讲堂”活动,选定县内10个社区作为试点,组织农乐舞代表性传承人为社区居民定期授课,将农乐舞培训免费送到居民门口,为居民提供学习平台。

  陈氏太极拳:常态化推广 多渠道传播

 

  数百年来,陈氏太极拳世代沿袭,不断发展,深受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2006年,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文化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积极开展挖掘、整理、宣传、展示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从2005年起,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着手对陈氏太极拳的相关历史文献、珍贵史料等进行精细化挖掘、收集,对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等进行严谨的调查考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2009年,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对陈氏太极拳的传承谱系等进行查漏补缺,搜集了大量翔实的资料。目前,该中心已建立项目档案100余册,挖掘、搜集陈氏太极拳相关书籍文献500余本,实物资料近3000件,均存放于位于温县陈家沟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太极拳博物馆。2014年,该中心成立了太极拳数据库建设专项工作小组,搜集查阅文字档案1万多卷、视频材料8000多盘、图片资料3000多张,最终录入数据资源22.2G。

  焦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太极拳发展战略规划》《关于在全市推广普及太极拳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展示馆、传承基地、传习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协会的建设,推动太极拳的常态化传承。目前,陈氏太极拳有省级展示馆1个、市级展示馆1个、省级传习所4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家、市级非遗研究基地1家、市级非遗社会传承基地3家、市级传习所2家。当地成立了太极拳协会、陈氏太极拳协会、杨氏太极拳协会、和氏太极拳协会、吴氏太极拳协会等群众社团,全市习练太极拳人数已超过百万人。有关部门还多次组织开展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开办名家大讲堂,线上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量达数万人。此外,当地每年定期举办中国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交流大赛和网络视频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000多家馆校、协会和大批爱好者参与,粉丝达30万人次。

  焦作市还将陈氏太极拳作为必修课纳入温县中小学。2014年,有关部门邀请代表性传承人参与编辑出版了陈氏太极拳十九式、三十八式《太极拳普及读本》,并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发放;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对焦作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太极拳文化及陈氏太极拳十九式、三十八式的教学培训;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定期开展培训、收徒,并对偏远地区太极拳协会学员开展培训。截至目前,焦作市500余名太极拳师在海内外开办太极武术馆及加盟武馆640余家,每年赴国内外开展授拳活动达600余次,助推了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传承普及。

  焦作市构建了全方位的太极拳传播方式,例如,举办“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此项活动在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启动,沿“一带一路”,在国内165个城市和国外25个国家的30个城市开展传递演练。活动期间,太极圣火在百城连续传递,太极拳爱好者热情高涨,共有1000万人参加展演。同时,借力国际、国内各类主流媒体,全方位宣传太极拳文化,先后在《探索发现》等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中播出太极拳节目30余期。

  与此同时,焦作市注重加强理论研究,组织开展了“中国河南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焦作市太极拳文化研讨会”“中国首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等多项研讨活动;组织专家、传承人编撰了《太极拳普及读本》《太极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等,共出版了300多册图书及600多套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