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文化和旅游部主题教育 > 部系统学习动态
部系统学习动态
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部党支部举办
第一期“读好书、强‘四力’、创新局”读书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9-07-25 16:01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 2019-07-2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支部党员牢记初心使命、提升能力修养,缩微文献部党支部面向全体支部党员开展了“读好书、强‘四力’、创新局”读书分享系列活动,活动得到支部全体党员的积极参与,大家纷纷结合自己兴趣和业务工作实际,认认真真选好书、读好书、分享好书、推荐好书。7月25日,缩微文献部党支部举办第一期“读好书、强‘四力’、创新局”读书分享会。会上,大家就所推荐好书的内容、价值、创作背景、个人心得等内容作了精彩的分享交流,有的娓娓道来、有的侃侃而谈,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思。


  本期的分享书目分别是: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的《起源:万物大历史》、世界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

  “起源:大历史”讲述的是一种宏观历史,它将人类历史置于地球乃至宇宙演化的弘大背景之下,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气势,俯瞰人类历史发展全貌。与传统世界史不同,“大历史”不再是局限于民族、地区、国家的历史,而是将人类史视为宇宙历史的一个章节,重新定位人类在宇宙演化进程中的历史坐标。

  ——樊亚宁荐书:《起源:万物大历史》

  很多年没有一本书如此吸引我,从第一章节开始,就让我欲罢不能。一个勇敢的外国记者,踏上了红色之旅。他遇到很多很多人,毋庸置疑这些人都拥有高级的精神快乐。他们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知识分子,农民,红小鬼。每一个人都坚定而有信念。作者很有生活气息的描述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记录了自己所思所想,再现了峥嵘岁月的中国苏区社会风貌和精神风貌。

  ——谢思静荐书:《红星照耀中国》

  “十三经”即《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 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随着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定于一尊,历代学者纷纷为诸经作注解。其中,汉朝及稍后的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人们称之为注或笺。唐宋时期,由于时代久远,人们对汉代的注释也难于理解了。于是一些学者不仅注解经传的正文,而且对前人的旧注也进行解释和阐发,习惯上就称之为“疏”或“正义”。南宋以前,注和疏本来都是单独成书的。 南宋时期始合刻在一起。南宋绍熙年间始有汇集唐宋之前最具权威性的“十三经”注、疏的合刊本,形成一整套经书及其注文,称为《十三经注疏》。清嘉庆时期,著名学者阮元主持重刻《十三经注疏》,撰《校勘记》附于诸经卷末,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本子。屡屡为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影印、重印,流传至今,嘉惠无数。

  ——张超亚荐书:《十三经注疏》

  通过对好书的阅读、分享、推荐,督促激励支部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大家读书、学习、思考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切实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能力,增强了党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图书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