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0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文旅
代表委员话文旅
全国人大代表杨飞云:守正创新敢担当
发布时间:2020-05-26 11: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5-26

  “真正能够起到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文化事业,能关注现实,传承经典,弘扬正能量,提升人性道德,点亮人心中的光明,产生匹配大国发展的新时代优秀艺术的高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成长潜能,在这方面我们大有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说。

  在这位艺术家的眼里,艺术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是艺术家获取创作灵感和精神体验的源泉。

  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体验和创作,表现生活中的人民,是一个画家应该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表现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2019年,杨飞云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曼仑村小寨,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写生创作。杨飞云和他的同道多年来坚持到基层体验生活,通过写生创作将劳动人民纯真、善良、质朴的美留在油画作品里,留在永恒的记忆里。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地触动与影响了每一个人的内心与生活。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杨飞云也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进展,心系武汉、心系疫区,第一时间肩负起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责任,用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记录时代。他创作了一组油画作品,包括画作《钟南山》、书法作品《天佑中华》《爱国为民》,致敬钟南山院士和所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致敬时代最美逆行者,鼓舞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为抗击疫情加油。

  杨飞云说:“在全世界抗疫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展现出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与伟大的民族精神,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厚重与韧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患难中见真情,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最强的社会动力。”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杨飞云一直关注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在经过深入思考和调研的基础上,他今年提出了设立国家最高文化艺术奖项目的建议。他说:“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伟大的时代一定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迫切需要杰出人才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迫切需要各领域和行业的大师承担起特别的历史使命,引领当下各行业的发展,站在高点指点建设,引导我们前行的方向。以此回报人民与民族的期望。”他就此提出建议:“尽快设立国家最高文化艺术奖项目;奖项设定为国家级最高奖及终身成就奖;奖项不应区分文化艺术门类,只评估艺术家所取得的成就和社会时代贡献;奖项每两年至三年评选一次,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空缺,以此确立最高标准;最高奖应由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确定,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予以颁发。”

  在杨飞云看来,今天这个时代对文化艺术杰出人才的迫切需求是从未有过的,应当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正确的社会推动力,培育和造就属于这个时代的精英人才,来承担历史使命,引领时代风尚,弘扬经典文化,以榜样带动社会,为创造物质发展丰盛、精神生活高尚的伟大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