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2020全国两会 > 代表委员话文旅
代表委员话文旅
“战疫战贫都要赢!”
——文旅系统代表委员聚焦战疫战贫“双胜利”
发布时间:2020-06-02 14: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0-06-02

  “我们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面对战疫战贫的双重重任,如何兑现承诺打赢打好这场硬仗,来自文旅系统的代表委员们正用实际行动啃下“硬骨头”,为取得胜利做最后的冲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未来应注重通过艺术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抗疫故事,消除误解,增进理解,共同发展,“艺术没有鸿沟,没有距离,加强线上线下的展览,是全世界艺术家和人民共同战疫的一种需求,也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表示:“在这场战疫中,有许多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支持、鼓励英雄,抚慰他们疲惫的身心,用艺术作品鼓舞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为打赢这场抗疫战助力。随着疫情逐步控制,有信心也有决心和全国人民一起,把防控工作做好,把专业工作做好,把中国篆刻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田沁鑫看来,经历本次空前的疫情危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文艺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文艺工作的紧迫任务。”

  “战疫战贫,两不能误,而且都要赢!”这是广大代表委员们的普遍心声。在战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战贫的“大动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针对乡村地区文化建设在如今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的一些突出问题,吴为山提出了一些想法:深度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牢牢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有利契机;创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举措,着力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内涵,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大力弘扬农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树牢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互促共进;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农民群众文化自主性。

  经过一年多的创作采风和筹备,民族歌舞剧《扶贫路上》已完成剧本、作曲、舞美创作,进入排演阶段。该剧刻画了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浓缩呈现全国扶贫战线工作者的面貌。“感谢她闪光的人格,赋予了创作无限灵感与精神内涵,无时无刻不打动着我。”作为该剧的总编剧、总导演,田沁鑫表示,“这里还有她未竟的事业,我们要把这份坚定的信念传递下去。”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已成为做好扶贫工作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徐里说,“在国家大力气改善贫困地区物质条件的同时,当地文化和精神层面的缺乏仍比较突出,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和规划,以更好地服务于整体扶贫工作全局。”

  徐里认为,相关宣传文化部门应积极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戏曲、山歌、相声、小品、美术、书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大力度宣传在防疫抗疫和恢复生产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真抓实干的“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等先进典型人物,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的宣传引导,并运用好新媒体、新媒介,以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穷自在”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落后思想,调动他们主动脱贫、艰苦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围绕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如何制定精准到位且切实可行的文化扶贫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提出,要用文化扶贫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要用具有鲜明针对性的国内外经济的新资讯、新观念、新常识、新理性,大力引领和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李掖平表示,应有序推进文化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形成一支具有广博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队伍。

  “移民搬迁使我走出大山,互联网使我实现了梦想。知识就是力量,文化改变人生。脱贫要注重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提升。”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农民作家马慧娟的心声。

  “加强村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马慧娟认为,基层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已普遍到位,但仍缺少“文化专员”。因此,她建议在乡村设置专人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村文化协管员首先要懂互联网,能向村民普及互联网知识,同时还要有充分的文艺知识储备,带动村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马慧娟说。(薛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