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长效化 > 文化和旅游部学习动态
文化和旅游部学习动态
李元华:以所学艺术回报党的恩情
发布时间:2022-01-07 14:37 来源:文旅中国 编辑:杨倩
信息来源:文旅中国 2022-01-07

  “回想我人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的教导和培育。我12岁(1959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8年学习无需家里交一分钱学费,学文化学做人学艺术,让我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领,让我有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我怎能不感恩党,怎能不报效祖国?”

  这是李元华在入党申请书上写出的肺腑之言,而她也一直在以行动回报党、回报祖国。

  作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成就是辉煌的,在电影京剧《龙江颂》中成功塑造了团支书记阿莲的形象,她是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第二代扮演者,在《小二黑结婚》《窦娥冤》《鸣凤》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她还曾自筹经费,完成了一部宣传中国民族歌剧的电视纪录片《中国歌剧欣赏》。对于其艺术创新的动力,用她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最为准确妥帖,那就是:“我应该用所学的艺术回报党的恩情!”

  当记者采访李元华的入党介绍人方伯年时,他仅举一个生动的例子,就足以生动说明李元华对党的热爱。方伯年介绍,李元华自去年开始,就一心想着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酝酿创作一台建党百年开国元勋诗词朗诵演唱会。

  筹备一台晚会,哪怕是专业团队,都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好保障。何况是一位74岁的老艺术家,在筹措赞助经费困难的情况下,自导自演并整合组织,难度可想而知。但方伯年说李元华就是“有一股劲儿、有一种决心”来办好这台建党百年晚会。

  这台晚会于今年6月6日在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正式上演。400多名中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是这场晚会的主要演员,近200位离退休的老同志、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艺术家参与,台上台下激情澎湃,一首诗一段历史,一首诗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离场,等待和演出人员合影留念。观众反映:“上了一堂活的党史课,充分激发了我们的爱党爱国热情。”

  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然而李元华背后的艰辛只有身边的少数人才知情。方伯年了解到,李元华3月做了胆囊切除,近4个小时的手术,两天后出院,就立即投入晚会的筹备工作,顾不上术后的休养,穿梭在多所学校辅导孩子们排练,这种坚持让6月正式演出得以顺利推出。

  “这种精神充分体现了李元华对党的热爱,圆了她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梦。”方伯年由衷地说。

  哪怕付出再多,李元华都毫不犹豫,她的态度是:“我们党的领袖们个个能文能武,革命者伟大不朽的诗篇,是精神火炬,是理想的号角,是催人奋进的战鼓,策划导演这台文艺晚会就是要传承崇高不朽的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血脉永续。”

  近些年李元华一直参与乡村文化扶贫工作,几次奔赴四川宜宾高县陈凹村扶贫,用文化艺术点亮山村。捐赠了一批乐器,有古筝、扬琴、二胡、葫芦丝等,并在学校做了让艺术开启孩子心灵智慧的讲座,教孩子们学传统诗词,唱传统诗词。

  李元华退休后仍然一直忙着做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退而不休才能老而不朽”。她说:“我已步入晚年,如能实现入党的愿望,无疑是我晚年生命中最强劲的力量。”而今,她终于一朝梦圆。